“如何在不加薪的前提下留住員工?”
“給每個員工發一只貓,離職時要還給公司。”
最近,這條段子再次在互聯網圈流行。盡管有玩笑成分,但95/00后年輕人一言不合、提桶跑路的個性,的確讓許多老板和HR開始把寵物作為留住人才的手段。
比如谷歌,一直就允許員工帶寵物上班。國內不少互聯網、設計、傳媒領域的公司,也開始向貓貓狗狗敞開大門。
公司的貓子狗子有多重要?TA們是首席招募官,首席鼓勵官,首席留人官,辦公室氣氛擔當,真正的幕后大佬。有人感嘆,辦公室養了只貓,剛入職覺得自己不會淪陷,結果打臉了。離職半個月,就開始瘋狂想它。
熟悉字母榜的朋友都知道,我司也養了一只美短,大名是“七七”。
七七
自從去年底加入公司以來,七七已經成為字母榜的門面招牌。除了在招聘廣告中占據C位外,還肩負著提供擼貓服務、激發寫稿熱情的重任。
身兼數職的七七,伙食待遇自然不能差。再加上正處于身強力壯、食欲旺盛的年齡,七七每個月要吃掉一大袋貓糧、貓條、凍干零食和營養品。再加上貓砂,起碼需要花費200~300元,一年就是三四千塊。
除此之外,還需要為七七購買毛刷、梳毛手套、貓抓板、專用沐浴露,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700元的絕育手術,以及每年200多元的疫苗,更是必不可少的費用。
不過,七七已經算是勤儉持家了。
寵物業內人士告訴字母榜,寵物狗通常需要7~10天洗一次澡,依據犬種和服務項目,每次需要40~200元;如果額外加上特色護理SPA等項目,那么花掉三四百元也屬正常。
盡管開銷不低,給貓子狗子做清潔畢竟還屬于正常范疇。另一些東西就讓人看不懂了,讓人直呼“智商稅”。
比如,今年4月,國內某公司推出一款添加了玻尿酸的寵物糧,每袋320克售價56元,約相當于普通寵物糧的3倍。
而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全自動智能貓廁所的售價動輒兩三千元,自動喂食機、自動飲水機等同樣需要數百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如果家里有礦,給萌寵的投入沒有上限。
但并不是所有的貓貓狗狗,都能像七七或者別人家的寵物那樣,過上舒適甚至奢侈的生活。
它們常年流浪在城市各個角落,從垃圾堆里翻找食物,在屋檐和車底下尋找遮風擋雨的地方,還要時刻警惕不可預知的危險。尤其是在冬季,由于食物銳減、溫度驟降,它們不得不擴大活動范圍,死亡率會大幅升高。據統計,超過6成的流浪貓狗無法撐過嚴寒。
我們希望為這些理應受到更多關愛的“毛孩子”做點事情。
9月初,字母榜牽手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發起了一起捐的活動,目標是給5000只流浪狗籌集2個月的伙食費。目前,這個一起捐的活動已經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審核上線。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救助流浪貓狗?
最簡單的回答是:它們之所以流浪,始作俑者是人類本身。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流浪動物接近5000萬只,大部分是被主人遺棄,原因包括生病、衰老、意外繁殖等,甚至是“不再喜歡”。還有一部分則是從寵物販子手中逃逸。
這些家養寵物在一代代的人工飼養中,身體機能和生存技能已經顯著退化,無法適應野外生存。許多品種的家貓,尤其一些所謂“名貴”觀賞品種,早已經不會捕鼠;小型寵物狗更是如此,基本無法離開主人生存。
從生命關懷的角度而言,拯救這些不幸的寵物具有天然道義,而人類的遺棄行為讓這種道義進一步增強。
放任貓狗流浪,也會給人類自身帶來風險。一方面,流浪貓狗的糞便會污染環境和水源,死亡后其尸體得不到妥善處理,很容易成為病菌傳染源。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動物沒有接種疫苗,攜帶各種病毒和寄生蟲的概率極高,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此外,流浪貓狗由于生存環境惡劣、食物匱乏,警惕性極高,一旦受到驚嚇就會反擊。喂食流浪寵物反遭撓傷、咬傷的事件屢見不鮮,其中不少受害者是未成年人。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于流浪貓狗的關注度持續提升,討論日益增多,吸引許多愛心人士投入到救護行動中來。
最常見的善舉,是在居民區、寫字樓、校園的合適地點,定期放置食物和飲用水,并用紙箱、塑料箱等材料,為小貓小狗們搭建簡易窩棚。
這種救助方式雖然簡單易行,但也有許多潛在問題。例如,許多人并不了解動物,常常把面包、火腿腸等放在補給點,貓狗吃了很容易生病;而專門購置寵物食品價格不菲,且容易被個別人順手牽羊。同時,這種做法并不能解決流浪貓狗的防疫難題。
進階的救助方案是,將流浪貓狗統一收容,經過診斷和治療后,給它們做絕育手術、打各種疫苗,最后在合適時機放歸野外。
與單純的提供飲食相比,這套TNR(抓捕、絕育和放歸)救助流程能夠減少“流浪二代”的數量,從而讓每只流浪動物能夠獲得更多生存資源,確實能夠極大改善流浪動物的處境。過去二十年里,它在國內外許多城市得到應用和推廣。
但這套流程也存在明顯缺陷:只要遺棄寵物的行為沒有完全禁絕,流浪動物的數量就不會減少。此外,這些寵物在回歸野外后,預期壽命也不會得到大幅延長:與家養寵物平均15年的壽命相比,流浪貓狗的生存周期通常只有2~5年。
因此,最理想的救助方式是建立一座庇護所,收養流浪動物,提供必要的生存條件,并為之尋找合適的領養家庭,最終實現以領養代替放歸,讓寵物回到家庭。
字母榜此次公益募捐的合作伙伴——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正是一家致力于流浪寵物收留與領養的公益機構。
愛之家的創辦人和負責人是陳運蓮女士。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她在成都做批發生意,一度小有所成,擁有7間門面、5輛車,雇用了20多名店員。但從1996年起,陳運蓮開始收養流浪狗,把全部身家和精力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中。
陳運蓮收養的流浪貓狗,從幾只、幾十只,很快增長至數百只、上千只。家里養不下了,她在市郊選了一處荒山,花費500萬元建立動物救助中心,這便是愛之家的前身。
愛之家上一次受到廣泛關注,是今年5月的“寵物盲盒”事件。彼時,愛之家發現160只貓狗被快遞打包,經媒體曝光后,涉事快遞公司分別被處以數萬元罰款,而陳運蓮每天都會接到幾十、上百個電話,大多是陌生人慕名而來,要求收留寵物。
但在熱度過后,陳運蓮必須面對更加冷酷的現實:錢不夠了。
截至目前,愛之家累計救助上萬只流浪貓狗,其中一部分被愛心人士領養,但目前仍有5000多只動物生活在那里。盡管已經精打細算,但幾千張嘴的口糧依舊是沉重負擔,每月需要15萬元左右。
除了食物外,每年的疫苗、驅蟲,新的冷庫、灶臺、犬舍、遮陽網等設施的修建,以及地租、工人工資等,這些巨額開支都需要陳運蓮承擔。
盡管外界愛心人士會不定時提供資助,但在二十多年里,陳運蓮已經把此前積攢的財富消耗殆盡。如今,她已經是72歲的古稀老人,支撐愛之家的經營已經力不從心。
其實,救助和管理流浪動物,原本就不是個人單槍匹馬所能解決的。只有個人、義工團隊、公益組織、政府企業以及更多愛心人士齊心協力,公益事業才能保持健康運轉。
今年的“99公益日”,字母榜參與了“99公益日自媒體合伙人計劃”,發起了“字母榜公益戰隊”,希望為愛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給流浪貓狗一個溫暖的家。
根據計算,一只流浪狗每天的食物最低僅需3元。按照5000只計算,我們計劃通過這一項目,為愛之家募捐90萬元,也就是2個月的伙食費用。此外,99公益日期間,騰訊公益將為本公益項目提供配捐,具體金額將按照配捐規則確定。
在籌款結束后,愛之家將委托招標公司對其采購口糧進行招標,公示信息、分批采購,確保每一塊錢的流向公開透明。
在此之前,愛之家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籌款共計270余萬元,且都在預計時間內執行完成,并向公眾發布了財務執行情況。
此外,愛之家與成都市慈善總會合作,將原本單一籌集貓狗糧的項目,孵化成為成都地區關愛、救治、管理流浪貓狗的復合型項目。去年,愛之家入選了2020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全國百強網絡項目。
救助和善待流浪貓狗,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種體現。每個人的力量和精力固然有限,但點滴善意匯集起來,就將為更多的小生命帶來希望。我們期待每一個人的參與。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