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寵物已成為現代人的重要家庭成員,圍繞其吃穿用度、生老病死,形成了一條千億級的“它經濟”產業鏈。經歷了10余年的快速增量發展,2020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超過2300億元。龐大的寵物市場也吸引了諸多資本的進入。
寵物智能用品的三種勢力
寵物智能用品的第一種勢力,是專業的智能硬件設備廠商。比如可以跟蹤寵物狗健康的可穿戴設備Whistle、能實時記錄寵物狗體溫的Tagg、供寵物主遠程和寵物音視頻互動的Petcube、可以監測寵物狗運動狀況的FitBark等。在中國,寵物用品品牌小佩2015年前后推出智能掛件和智能伴侶,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一批寵物智能用品。
寵物行業的傳統巨頭,是寵物智能用品的第二種勢力。不過,它們主要通過投資并購或合作進入,而且目前涉足這個領域的品牌并不多。2016年,全球最大的寵物食品公司瑪氏收購Whistle。雀巢普瑞納也通過和米家生態合作,推出智能硬件。
近年來,智能設備和家電廠商也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小米和米家生態鏈企業也已經推出喂食器、飲水機、攝像頭等多個品類的智能用品。美的也在2020年推出貓用飲水機,并在2021年5月發布寵物產品品牌“貓有引力”和“Fluffy&Floppy”。
寵物智能用品已經獲得資本青睞。Whistle被瑪氏收購前,已經獲得諾基亞成長伙伴基金、高通等投資,并收購了Tagg。截至2020年,小佩已經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GGV紀源資本、啟明創投、坤言資本等。PIDAN在2018年獲得清流資本等投資,另一家寵物智能用品品牌貓貓狗狗,也獲得順為資本、君聯資本等投資。
1.0時代:智能“無關”寵物
中國寵物智能用品市場上,長期流行飲水機、喂食器、攝像頭“三大件”。《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首次將智能設備納入調研,定位設備、監控設備和喂食設備是當時需求量前三大的智能設備。2018年,監控定位設備、智能冷暖窩和飲水機成為前三。2019年和2020年,飲水機、攝像頭和喂食器都是滲透率前三位的智能設備。
不難看出,目前主流的寵物智能設備,大部分是為了解決寵物主人喂養和了解寵物狀態便利性的問題。這個階段,可以稱為寵物智能用品的1.0時代。
1.0時代,智能用品盡管已經接入物聯網,但網絡的作用仍以狀態監控和遠程控制為主。以“三大件”為例。通過物聯網,主流智能喂食器可以實現定時定量喂食、缺糧提醒等功能。千元左右的產品,通常還可以監控寵物實際進食情況,部分產品還有攝像頭,方便了解寵物狀態。攝像頭盡管滲透率和入網率較高,但和普通家用攝像頭在功能上并沒有區別。智能飲水機甚至大多數都沒有接入物聯網。
嚴格地說,1.0時代的寵物智能用品,更多是在滿足寵物主人的需求。目前寵物主人以“上班族”為主。寵物智能用品的這些功能,部分程度上緩解了他們沒有足夠時間照顧寵物生活的問題。正是這些瞄準寵物主“痛點”的功能,推動了寵物智能用品的普及。《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簡稱“2020年白皮書”)的調研顯示,截至2020年,已經有43.1%的寵物主使用過智能設備。
但寵物智能用品的價值卻不止于此。寵物智能用品其實也是IoT設備,只不過使用者從人變成了寵物。只有全面融入家用物聯網,寵物智能用品才能發揮價值。
“智能+服務”重構寵物智能用品
從家用物聯網的發展軌跡來看,僅有智能終端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整合服務功能則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重點。比如小度智能音箱,就整合了優酷、喜馬拉雅、騰訊新聞、美團等應用,為用戶提供娛樂、新聞資訊、生活服務等服務。比如智能手環,在實時監控和反饋用戶的健康狀況的同時,也普遍提供健身課程和健身知識內容。
寵物智能用品同樣如此。因此,冠能和Pawbby的此次合作才更具價值。根據雙方公布的信息,Pawbby智能寵物碗的用戶可以在App預置寵物健康數據,實現科學食量計量、寵物個性化成長計劃等功能。冠能則會根據設備收集到的寵物健康數據,為寵物主提供科學營養解決方案,幫助寵物主完成寵物營養健康管理。
從內容服務的角度來看,雀巢普瑞納無疑是合適的合作方。雀巢普瑞納在全球有八大研發中心和500多位科學家,在寵物食品領域已經經營126年,有豐富的寵物營養健康技術和知識積累。雀巢普瑞納大中華區負責人陳美恩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通過米家生態的終端,雀巢普瑞納積累的這些科學養寵的知識,可以直接為寵物主服務。
這不僅帶來了更多觸達機會,也使雀巢普瑞納能更好的進入寵物主心智。依托米家生態的IoT設備和家用物聯網,雀巢普瑞納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寵物主和寵物的狀況。陳美恩就表示,通過米家終端提供的數據,雀巢普瑞納可以充分了解中國寵物主的消費習慣、生活環境等信息,以便針對消費者的特點進行研發,持續推進產品和服務的升級。
寵物健康或為智能用品最大場景
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擴展服務領域,在國外寵物行業已經有先例。全球最大的寵物食品公司瑪氏,同時就還是全球最大的寵物醫療護理服務提供商。通過收購,瑪氏旗下已經擁有BANFIELD、BLUE PEARL、PET PARTNERS、VCA等2000多家醫院,寵物可穿戴設備Whistle和Tagg,以及大數據處理等業務。這使瑪氏具備了建立“數據收集—數據分析—醫療應用”閉環的能力。
盡管中國目前的寵物智能用品仍以喂食和生活用品為主,但長期來看,寵物健康或許是更具潛力的領域。Global Market Insights在2020年4月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6年,全球寵物可穿戴設備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3%,2026年全球出貨量預計達到7000萬。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寵物主對寵物健康和安全意識的關注。
對寵物健康數據的監測和分析,與寵物醫療、寵物保險等行業都有合作空間。Whistle產品就可以記錄狗狗休息和玩耍時間、飲食量、反常行為等信息,這都可以與瑪氏旗下的寵物醫院形成聯動。英國皇家太陽聯合保險集團(Royal & SunAlliance Insurance plc)2019年與提供活動監測器以跟蹤寵物活動的PitPet公司合作,也是為了幫助購買寵物保險的客戶監控寵物健康狀況。
寵物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的滲透率并不高。2020年白皮書的數據顯示,購買過寵物定位設備和健康監測設備的寵物主,分別只有10.1%和3.6%。然而,卻有24.6%的寵物主購買過智能喂食器。這樣看來,喂食設備不失為一個好的物聯網入口。雀巢普瑞納和米家生態的合作,雖然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卻形成了“智能終端+大數據+人工智能+服務”的模式。基于這樣的模式,在家用物聯網中將會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寵物物聯網。
這或許將推動寵物智能用品從服務寵物主的1.0時代,進入服務寵物的2.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