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玩教具材料:
在《寵物店》游戲當中孩子們自行選擇了一些低結構的材料,例如:紙箱、布、桌子、寵物、盒子、泡沫墊等。
環境創設:
我把孩子需要的游戲材料都放在了箱子里,給孩子提供的是一個空環境,孩子們選擇在走廊游戲,這是由孩子自己選擇、計劃并確定的。
兒童的興趣和前期經驗:
孩子都是有愛心的,喜歡小動物也是他們的天性,《寵物店》這個主題是由孩子自己選擇的,并做了詳細的計劃,由于他們前期對《寵物店》的經驗比較少,孩子們選擇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寵物店》參觀、在網上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和途徑來獲取更多的知識經驗。
教師預期:
幼兒能夠在游戲中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夠依靠自己的知識來獲取成長的經驗。
游戲規則:
在游戲中注意安全、注意自己的行為、拿材料的時候注意不要碰到同伴或者環境,保護好自己。
游戲玩法:
1.制定個人游戲計劃。
2.小組討論,制定小組游戲計劃。
3.自由選擇一位組長,給大家分配任務或選擇材料。
4.自由分配角色、進行自主游戲。
5.小組回想:說一說游戲當中的收獲或者遇到的問題以及下一次的改進的方案、辦法等并畫下來。
二、活動內容與過程實錄
我國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下午,孩子們正討論著游戲,王紫萱說:“我周末去姐姐家,她在寵物店買了一只小狗,可愛極了,我們也來玩寵物店的游戲啊,”我說:“可以呀!”然后就看她開始問其他的小朋友:“誰想和我一起玩寵物店的游戲?”好幾個小朋友都舉起手來,但是好多小朋友對寵物店沒有概念,于是大家決定回去搜集資料,明天寵物店正式開業。
一、寵物店開業,初遇麻煩
寵物店開業了,孩子們開始了第一次的計劃和討論。寵物店共有員工8人,不一會王紫萱就給她的組員們分配了任務,有搭建房子的、籠子的、還有照顧動物的,大家合理分工,開始忙碌著,有的小朋友再給小動物喂吃的、有的再給小動物喝水。這時看到,王紫萱拉著張嘉慈的手說:“小豬的身上臟了,咱們去給它洗個澡好嗎?”于是兩個人抱著小狗在走廊里溜達了一圈,碰見了王柏森小朋友,王柏森小朋友問:“你倆干什么呢?”她們兩個開心的說,我們要給小狗洗澡去。王柏森小朋友:“去哪?我也想去。”王紫萱說:“那好吧,你去《寵物店》買一只小動物吧,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去了。”于是他們三個又回到了《寵物店》,王柏森說:“老板,我想買寵物。”老板過來了,一個盒子一個盒子的打開,王柏森小朋友一個一個的翻,拿走了一只小猴子,邊走邊說著:“你們可真慢呀!”
回想的時候,孩子們說了自己遇到的難題,王柏森說:“寵物店把寵物都放在盒子里,買動物太麻煩了!”王紫暄說:“我們帶小動物去洗澡,可是沒找到地方。”我說:“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呢?”他們想了想決定回家問爸爸媽媽,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游戲。
二、創造新家,又遇難題
孩子們的寵物店有了新變化。這次小動物的籠子都是立體的,方便顧客參觀。
這時王紫萱拿了一個紙杯,她想把紙杯粘在墻上,可是夠不到,后來她想到可以跪在桌子上把紙杯粘到墻上。我奇怪地問:“王紫萱,紙杯是干什么用的?”王紫萱說:“這是噴頭,我要給動物洗澡。”然后就看她有順序地從頭到腳給小熊洗澡,嘴里說:“老師,你看,先洗頭、再洗身體和胳膊、再洗腿,最后她拿布當作浴巾,給小猴子擦了擦,就把小猴子放回了原處。我說:“這樣洗澡是誰教你的呀?”她說:“哈哈,老師,我是和我媽媽學的。”于是,她又裝作小熊生病的樣子,給小熊測體溫、打針。
回想的時候,他們說小動物生病了去哪里看醫生?就這個問題,孩子們又進行了討論,最后決定要給小動物們搭建一個“寵物醫院”。
三、搭建寵物醫院,再遇難題
孩子們在寵物店旁邊,搭建了一個“寵物醫院”。他們選用的材料在原來材料的基礎上,又添加了泡沫墊等材料。他們利用紙殼箱把寵物醫院分成了三個單間,每一個單間都有兩把椅子,供寵物醫生給寵物看病。在搭建的過程中,王紫萱小朋友合理地安排組員們選用什么樣的材料、怎樣合理的搭建,起到了一個領導者的作用。
這時,我發現王柏森想拿泡沫墊當門,可兩邊的距離遠,他沒有成功。他試著想辦法,還沒等辦法想出來,他就想要放棄了。我看見問他:“你怎么了?遇到了什么問題?”他說:“我想給它搭個門,但是太遠了搭不上,算了,不搭了”我說:“哦,這樣啊,我們一起想想辦法,要是近一點就好了。”他趕忙站起來把一邊的積木向另一邊拉過去。就這樣他的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回想的時候,丁敏芮說:“大家都去當寵物醫生,沒人來管理寵物店了,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針對這個問題,孩子們又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他們決定招聘一些人員。
四、人員告急,招聘人員
孩子們選擇去其他班級招聘人員。王紫萱媽媽幫她做了海報和名片,還有招聘記錄表,應聘者問題回答的好就在星星下面畫對號,不好就在太陽下面畫對號。
王紫萱小朋友很興奮的來到幼兒園,她選擇了去大班招聘工作人員,在去招聘的時候,王紫萱拿著海報,有一些說不出話,她選擇去果一班招聘管理員。正走著王紫萱說:“老師,我有點緊張,不想去了。”我說:“那怎么辦呀?”她說:“那我選個人和我一個人去,”她選擇了張家慈。招聘時她和張嘉慈一起勝任了這項艱巨的工作。這下人員招滿了,問題解決了,大家又可以愉快地進行游戲啦!
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
環境是幼兒游戲的前提,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班級有許多的毛絨玩具被小朋友抱來抱去。突然有一個孩子提議,我們來開寵物店吧,就找到了老師說了他們的想法。老師提議,大家回去搜集資料,明天正式開《寵物店》。第二天他們觀察了班級所有的材料,他們發現班級沒有像寵物店一樣的籠子,就商量可以用什么材料來代替呢?有一個孩子發現了走廊里廢棄的紙盒,最后決定用紙盒當作籠子,用毛絨玩具當做寵物店的寵物,他們把紙盒口面向自己擺好,把寵物都放了進去,看似很不起眼的紙盒,變成了孩子們的寶貝。
探究和交往的關鍵環節和典型行為:
孩子們提議,寵物生病怎么辦?王紫萱說:“生病就得去醫院。”丁敏芮說:“醫院不給小動物看病,小動物應該去寵物醫院。”于是大家又討論寵物醫院里有什么?孩子們說:“有醫生、床、針、籠子。”就想到床用箱子來代替、雪糕棒代替針、籠子還是用盒子代替、小朋友都紛紛當起了寵物醫生。
教師的支持與回應:
在游戲過程中,我支持了孩子們所有的材料需求、環境需求、讓出了決定權、策劃權力、凡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我都讓孩子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我都讓孩子自己去想。包括自己策劃、自己選擇同伴、自己制定計劃書、自己選材料分工創設。我只是給予支持、合作、引導、追隨,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把問題再次拋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想辦法來解決。
三、活動的特點及價值所在(主要介紹活動的特點及其對幼兒學習發展的價值,反思教師支持行為的適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機以及進一步的支持策略等。)
活動特點及學習發展價值:
在整個游戲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遵循了《3--6歲兒童發展指南》的規律,例如:在社會交往方面:他們合作搭建、親近動物、第一次走出自己的班級、征求金點子等。在學習品質方面判斷思維、克服困難、主動性、好奇心自我挑戰、科學探究、求知欲等。語言表達:計劃分享、問題研討、游戲過程中的交流討論等。符號表征:調查記錄.搭建《寵物店》《寵物醫院》計劃、招聘記錄。探究學習:動物的生活環境、養小動物的過程及條件等。游戲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由孩子自行決定的,至于這個游戲什么時候結束,只能由孩子做主。
游戲反思: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在游戲當中,我做了孩子們游戲的支持者。通過提供幼兒自主游戲的環境條件和游戲材料,支持幼兒要玩什么、在哪里玩、和誰一起玩,激發了幼兒的游戲熱情。我還做了幼兒自主游戲的引導者,當孩子們在游戲中碰到了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時,我以普通游戲者的身份發表一些參考性的建議,而不是決定性的意見。在每一次游戲后,都有一個回想過程,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還為下一次游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育契機:
通過《寵物店》的游戲,讓孩子們更深一層的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特點等,并且萌發幼兒愛護小動物、保護小動物以及保護環境的意識。在語言表達方面,小朋友可以為大家講解有關小動物的很多知識等。
支持策略:
下一步,我準備讓參與游戲的孩子整理自己的資料,把關于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特征、習性講解給全班小朋友,讓所有孩子了解小動物、愛護小動物、保護環境。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