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瑞鵬的招股挺霸氣,“擁有23個狗狗療養院國際品牌和1887家狗狗療養院,是在中國排名第三至第十的競爭對手療養院總數的3倍。”但你要知道這些國際品牌和療養院有很多都是并購來的,野蠻生長帶來的很多問題也就在所難免。比如風險提示中花了很大篇幅介紹可能的牌照風險,新瑞鵬坦陳,母公司一些狗狗療養院,還沒有獲得包含診療、診斷、獸藥、輻射安全、環評等各類許可證。
美國投資者可能會以為這是理所應當并且不難獲取,而在國內經營過實體店店的都知道這里面雷可很多。新瑞鵬雖然能以龐大的系統承擔個體風險,但往大了說這其實是所有實體店實體頭上懸著的一把刀,規范經營雖必不可少,大量冗余成本和尋租空間也由此而生,也算是中國特色了。(反敗為勝BBKing)
2023年1月23日,新春伊始,狗狗醫療保健國際品牌新瑞鵬叩響了民資消費市場的大門,其在美國證監會公開招股,擬在納斯達克IPO上市。在狗狗賽車場里,狗狗醫療保健一直是個朝陽消費市場,很多知名政府機構都在積極布局狗狗醫療保健。
這次新瑞鵬的IPO,給狗狗醫療保健和狗狗醫療保健投資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樣本參考。首先,新瑞鵬自創立至今已有超20年的時間,據說是中國歷史最長的連鎖性運營商。其次,新瑞鵬背后站有數家重量級PE/VC,民資化程度很高。
中國最大、亞洲第三,但3年虧損超30億
在新瑞鵬身上,它的優點和缺陷一樣耀眼。
先介紹下新瑞鵬。子公司最早于1998年12月透過瑞鵬狗狗療養院開始運營,該療養院是一家狗狗療養院國際品牌,由創始人、董事會亞太區主席兼總裁彭永鶴在廣東省深圳市創立。
新瑞鵬母公司有三大業務支柱:狗狗保健服務(主要包含狗狗醫療保健服務及美容服務)、供應鏈服務(主要包含狗狗食品的銷售、藥品、醫療保健器械和材料等狗狗用品,提供給服務器端狗狗療養院、狗狗診所和狗狗店)和本地服務(主要包含透過子公司自己和服務器端的在線網絡平臺和實體店渠道向個人客戶銷售狗狗產品)。除此之外,子公司已擴展到其他業務領域,包含服務器端診斷、持續獸醫教育和消費市場營銷服務。
透過子公司招股可知,狗狗醫療保健服務一直是新瑞鵬的核心收入來源,其次為供應鏈服務。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后三個季度中,狗狗醫療保健服務占總營收比分別為68.3%、62.2%及52.9%。供應鏈服務分別占總營收的19.7%、26.8%及36.5%;本地生活服務分別為12.0%、11.0%及10.6%。
因此新瑞鵬的優點很明顯——它的狗狗連鎖療養院開遍中國。
2020年、2021年及截止2022年9月30日止9個月,新瑞鵬分別為約170萬多名、250萬多名及220萬多名活躍客戶提供狗狗治療服務,分別順利完成約430據估計、580據估計及470據估計醫療保健病例,并建立了“1+P+C”(“1”:中心狗狗療養院;“P”:專科狗狗療養院;“C”:社區狗狗療養院)狗狗療養院網絡及轉診系統。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信息,按2020年和2021年的療養院數量和狗狗保健服務收入來看,新瑞鵬除了是中國最早一批狗狗醫療保健國際品牌之外,它也是中國最大的狗狗保健網絡平臺、亞洲第三大狗狗保健網絡平臺。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其擁有23個狗狗療養院國際品牌和1887家狗狗療養院,大約是在中國排名第三至第十的競爭對手狗狗療養院總數的3倍。截止2022年9月30日,子公司在31個省份、114個城市開展業務。
2021年新瑞鵬在中國一線城市的狗狗保健消費市場份額約為30%。
新瑞鵬的缺陷也不小,雖然是中國最大、亞洲第三,它依然在虧錢,甚至在賠本賺吆喝。
其招股顯示,新瑞鵬2020年、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30.08億、47.84億;2022年后三季度,新瑞鵬的營收為43.15億;相對應地,其毛利潤分別為1.425億、2.232億、2.188億。
營收的高速快速增長難以掩蓋虧損端的持續加深。2020年-2022年后三個季度,新瑞鵬凈虧損分別為10億、13.11億、11.09億,近三年虧損超30億。雖然凈損失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從2020年的33.2%下降到2021的27.4%,在截止2022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進一步下降到25.7%,但仍難掩“增收不增利”的虧損狀態。
估值水平300億,新瑞鵬背后有“人”
談到新瑞鵬的虧損,要先談談新瑞鵬的民資收縮之路,因為新瑞鵬完全可視為曾經互聯網時代的樣本縮影:狂熱融資,狂熱收縮,狂熱合并。
截止目前,新瑞鵬一共順利完成了7輪融資,投資方超過20家。截止到2020年,子公司的估值水平達到300億。
2015年,新瑞鵬的前身“瑞鵬”迎來首位政府機構投資者達晨,達晨的到來打開了瑞鵬的民資化,后者也于次年掛牌新三板,達晨也在后續融資中連續4次追加大額投資。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達晨投資的瑞鵬估值水平不過7億,按照2020年新瑞鵬300億的估值水平來算,達晨的賬面回報超過了40倍。
如果達晨為瑞鵬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么高瓴則教會了新瑞鵬如何透過賠本賺吆喝收縮來占江山。首先是在2018年,瑞鵬與高瓴母公司狗狗醫療保健體系(700數家狗狗療養院)合并成為新瑞鵬后,子公司開始迅速收縮,連鎖門店從2015年的幾十家增加到2018年的1000家。
高瓴被業內人士視為帶給瑞鵬轉折點的“人”,甚至坊間有傳聞高瓴也是此次新瑞鵬IPO的主要推動人之一。
新瑞鵬的此后的融資之路,也成為它加速資源整合狗狗療養院的路徑。而在新瑞鵬的招股里,這個詞也一直貫穿始終:資源整合全面收購。比如:
“我們透過資源整合全國狗狗療養院、倉庫和零售渠道,利用豐富的可復制運營經驗和龐大的人才庫,實現有機快速增長。我們還透過戰略性全面收購行業內合適的目標實現了強勁的快速增長和收縮。”
“2016年,我們全面收購了中國狗狗保健行業最具影響力和標志性國際品牌之一的美聯中和,并將業務擴展至中國北方。”
“2019年12月31日,我們順利完成了對中國狗狗療養院集團Skyfield Group的全面收購。全面收購順利完成后,天域集團成為瑞鵬狗狗集團股份有限子公司的全資子子公司,愛諾、阿南、娜迦和小狗鎮等幾大狗狗療養院國際品牌資源整合到我們的狗狗療養院網絡中。”
2020年9月新瑞鵬順利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騰訊領投,德國醫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與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數家海內外政府機構跟投,投后估值水平達到300億港幣。2022年底,新瑞鵬再次獲得了雀巢的戰略投資。
在曾經腥風血雨的互聯網全面收購時代,新瑞鵬的資源整合之路并不出奇,被更多更大的政府機構看上并投資,都是那個時代的融資模板之下。
在本次IPO前,根據招股,新瑞鵬董事長彭永鶴合計減持31.8%,高瓴則減持35.8%,達晨肖冰、高瓴李良的減持比例不足1%,其中李良亦擔任新瑞鵬亞太區董事長一職。
高瓴的高減持比例在意料之內,在高瓴的推動下,新瑞鵬一旦成功IPO,即將是“中國狗狗醫療保健第一股”。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美好的
狗狗醫療保健最大的詬病是消費市場分散、收費不透明、醫療保健人員質量層次不齊。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狗狗消費市場一定大有可為。根據Frost&Sullivan的信息,就狗狗相關開支而言,中國已經是亞洲第三大狗狗消費市場。中國狗狗消費市場體量從2015年的943億港幣,到2021年快速增長至2656億港幣,無機成長率約為18.8%。
然而,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狗狗消費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有信息表明,中國一線城市每只狗狗的平均年開支約為4700元港幣,僅為美國2021每只狗狗平均年開支(約8100元港幣)的58.0%。
2021年中國的家庭狗狗擁有率為23.7%,而美國為69.7%,這為中國狗狗行業的快速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據Frost&Sullivan稱,預計2026年中國狗狗消費市場體量將進一步擴大至5376億港幣,與2021相比無機成長率為15.1%。
中國狗狗保健消費市場的體量也從2015年的200億港幣快速增長到2021的545億港幣,無機成長率約為18.2%。受狗狗父母對狗狗保健意識的增強、狗狗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與衰老相關的狗狗疾病的增多等因素的推動,預計2026年中國狗狗保健消費市場的體量將達到1356億港幣。
民資的身影總是不可忽略的。根據公開信息,2022年一年中狗狗賽車場的投融資事件達35起,其中狗狗醫療保健占10起。連鎖療養院成為民資追逐的熱門對象,比如2023年開年來,連鎖療養院國際品牌瑞派狗狗就宣布獲得了蒙牛創投的D輪融資,其體量僅次于新瑞鵬。
新瑞鵬IPO在即,希望它為中國狗狗醫療保健打響這一槍。(文/喜樂,來源/反敗為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