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4月7日,深圳建起首個寵物方艙的消息刷屏網絡,溫暖了很多國人的心。疫情期間,一旦主人集中隔離,家中寵物何去何從已成為現實困難。對此,深圳打了個樣。或許接下來,我們可以期待,各地出臺更多可落地的政策,讓隔離期間寵物管理更規范化。
如今,貓、狗的用途多樣化,更多體現為寵物陪伴功能。2020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到2953億元,數字背后是無數個養寵物的家庭。對于很多寵物飼主來說,寵物早已是朋友甚至家人一樣的存在,有著很深的情感聯結,絕不可隨意丟棄。
因而,如何安置那些因主人感染新冠而無暇照顧的動物,也成為各地政府在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中無法回避的一個課題。
深圳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也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樣板。4月3日,當地建立首個寵物方艙,免費托管集中隔離人員的寵物,提供觀察護理、健康檢測和醫療保障服務。在正式運行后,寵物方艙最多可托管犬、貓等寵物300只。這一舉措既保護了小動物的生命健康,安了隔離市民的心,也體現了城市治理的溫度。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面對同樣的問題,更多有條件的城市也可以像深圳一樣,主動提供類似的寵物管理服務。寵物不亂跑、主人更配合,這于管理本身也是一種助益。
深圳寵物方艙話題下,一句網友留言獲贊頗多:“你永遠可以相信困難會被解決!不僅是你們,你們的毛孩子,我們也會為它們撐起保護傘!”這句話給予民眾的不僅僅是精神鼓舞,更體現了一種態度——疫情或許會不斷引發新的問題,但作為政府,會一直面對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索解決方法,不潦草也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