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乾隆為何寵信和珅

      和珅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_新浪網

       

        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據《清史稿》記載,和珅出生于一個沒落的旗人之家,父母早亡,沒有依靠,很多事情都是靠他精打細算。和珅在乾隆朝弄權二十余年,官職不少,難道乾隆帝在這么長的時間對和珅的奸貪毫無察覺嗎?為什么乾隆帝對和珅一直寵信不衰呢?

      據說,在乾隆中期,出身滿洲正紅旗的和珅在鑾儀衛當差役,即為乾隆抬轎子,地位很低。一天午后,乾隆到圓明園散步,起初天氣陰沉,吹過陣陣涼風,誰知過了一會,云開日出,遍地陽光,頓時炎熱了起來,而掌黃蓋的太監忘了攜帶,被乾隆帝當場大加申斥。忽然隨從中有人大聲喊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乾隆回頭望去,只見和珅隨即跪倒叩頭。乾隆見他唇紅齒白,是個美少年,且面貌似曾相識,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就問:“你是何人?”和珅應到:“奴才名叫和珅,是滿洲官學生,現充鑾儀衛差役,恭奉御輿。”“多大年紀?”“24歲。”乾隆突然想起了一人。此人有兩種說法:

      一說乾隆突然想起了寵愛的妃子馬佳氏。原來和珅的面貌,與死去的馬佳氏頸上有一顆一模一樣的紅痣。而馬佳氏死后到現在,也正好24年。乾隆帝想起以前與馬佳氏的親密情形,心中對跪在面前的和珅頓生好感。

      二說乾隆想起的是父親雍正時期一個長得十分嬌艷美貌的妃子。當時,乾隆弘歷還是寶親王,年近20,有一次進宮,從這個妃子身邊經過,這個妃子正對著鏡子梳頭,弘歷忽然從后面將她抱住,捂住了她的雙眼。此時也只是一個玩笑,可是這個妃子不知道身后的人是寶親王弘歷,一時驚慌,便用梳子向后擊去,正好打在了弘歷的額頭上,留下了傷痕。雍正皇后見到他頭上的傷痕,問是怎么回事,弘歷支支吾吾不想說,經不住再三盤問,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皇后大怒,懷疑這個妃子調戲弘歷,立即將她賜死。弘歷十分驚慌,想承認是自己的錯誤,又怕觸怒父皇,當他跑到妃子住處的時候,這個妃子已經懸梁自盡了。弘歷非常悲痛,用手指在妃子頸上按上朱印,默默地說:“是我害了你,魂如有靈,等二十年以后再來與我相聚。”

      乾隆

      不管是那種說法,總之乾隆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個女人。他于是喚和珅近身來,反復端詳,越看越像,又讓他把衣領解開,見他頸上果然有一顆鮮紅的痣。乾隆心里便認定和珅是二十年前的妃子投胎而來,便倍加憐愛。詢問后,知道和珅還是個頗通文墨的官學生,于是便提升他為宮中總管。

      以上說法是野史的猜測,并沒有史料的根據,但從清宮傳下來的畫像即文字記載看,和珅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通滿、漢、藏、維吾爾四種語言,又善于察言觀色,揣摩別人的心思。他得到寵信,自然是十分感謝皇帝,便盡心地侍奉乾隆帝,乾隆想著什么,不待圣旨下頒,他已暗中領會,十成猜中八九,因此也愈加得寵。

      乾隆把和珅提為官中總管后,不久發現和珅也善于理財,又將他提為戶部侍郎。和珅口齒伶俐,辦事干練,處處應和乾隆帝的心意。可是他卻貪墨成性,讓他去掌管戶部,侵吞財貨自然是十分方便,所以不久就遭到御史們的彈劾。但乾隆全當耳邊風,他甚至還對和珅說:“你我是一家人,你喜歡多要幾個錢也無妨,那些御史們想說,就讓他們去說。”聽到乾隆這句話,和珅斂財的膽子就更大了,外廷臣僚見參劾和珅不但無效,反而讓和珅和皇帝更加親熱,于是,任憑和珅去貪婪錢財,玩弄權術,也沒人敢彈劾他了。

      乾隆帝愛游玩,一天與和珅說起江南的風景,乾隆嘆息道:“朕想去游幸一次,只慮南北迢遙,要勞民傷財,花費許多金錢,所以未決。”和珅說:“圣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并沒有多少怨言,反都稱頌圣祖公德。古來圣君,莫如堯舜,《尚書.舜典》上也說五載一巡狩,可見巡幸是古今盛典。先圣后圣,道本同揆,難道當今萬歲反行不得么?況且國庫充盈,海內殷富,就是費了些金銀,亦屬何妨。”乾隆生平最喜歡仿效圣祖康熙,有喜學堯舜,聽了和珅的一番言論,正中下懷,便高興地說:“你真是朕的知己!”逐降旨預備南巡。和珅督造龍舟,建的窮共奇巧,備極奢華,把康熙、雍正兩朝省下的庫儲任意揮霍,他本人也從中撈了數十萬銀子的好處,乾隆還夸獎他辦事干練。御駕所經,督撫以下,盡行跪接,一切供奉,統一由和珅監督。和珅說好,乾隆也說好;和珅說不好,乾隆定也說不好。于是,督撫大員都乞求和珅代為周旋,因此,私下饋贈的金銀珠寶以千萬計。不到幾年,和珅家里就宅第連云,家財萬千,奴婢成群,美人滿室。

      四方進貢來的財寶,乾隆讓和珅自己挑選,把三四成都賞賜給了他。其實那進貢的寶物,都先要經過和珅的手,他早已將撿好的東西拿到了家中,把撿剩的送進宮里。有一次,皇子七阿哥不小心打碎了陳設在長春宮中的一只碧玉盤。此玉盤直徑有一尺寬,顏色翠綠,是乾隆心愛的珍物,七阿哥嚇得守著破碎的玉盤哭個不停。恰好和珅從院子經過,七阿哥知道這件事和珅能幫忙,忙給和珅磕頭。和珅起初不愿管此閑事,后來七阿哥情愿給他十萬兩銀子,和珅才答應。第二天,和珅便從家里拿來一只碧玉盤,悄悄安放在了長安宮,此碧玉盤比乾隆的還要大一倍。原來,碧玉盤在進貢的時候,和珅早已把大的留在自己家享用了。

      乾隆無論到哪里去,總要把和珅帶到身邊,和珅所得到的尊寵,甚至沒有那一個皇家國戚、功臣文士比得上。1789年,乾隆還把自己寵愛的十女兒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和孝公主喜好穿男子的服裝,騎馬射箭也是好樣的,乾隆出獵和微服出行時常讓她陪在身邊。她伶牙俐齒,乾隆遇到什么煩心事,常常能使乾隆轉愁為喜。乾隆把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嫁到和珅家,讓和珅更加有恃無恐,甚至連和珅的一班走也仗著他的權勢,在京城橫沖直撞。

      和珅并不是科舉考試出身的,所以被有些官員看不起。論學問,和珅是有些吃虧,所以他便把他的不足彌補在他的性格上,譬如他對人都是笑臉相迎,對上對下都沒有架子,再加上他是理財高手,所以得到乾隆的重用。如果和珅沒有一絲才干,只會逢迎拍馬,就能得到乾隆的寵信,平步青云那是不可思議的,其實當時只有和珅有能力解決乾隆朝所面對的最大財務危機。雖然和珅貪污和弄權,但并不能否認是能臣,當時的中國通馬噶爾尼曾向大英帝國描述說:“和珅是中國當時最有現代商業意識的大臣。”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授戶部侍郎,不久便升遷為軍機大臣,居此要職達二十四年,還兼任步兵統領、戶兵吏等部尚書、理藩院尚書等職,寵信冠于前朝。乾隆五十一年,和珅又被晉升為大學士,又歷任四庫全書館、國史館總裁。累封至一等公。乾隆甚至不顧輿論的議論,將崇文門稅務監督這一肥缺也送給和珅,可見對其寵信的程度。乾隆后期,和珅權勢最大,乾隆政令多由其手書口傳,內外大臣也多是其黨羽,于是,各省奏折皆用副折送其先閱,各地進貢的物品也多入其家;和珅又貪得無厭,他廣收賄賂,使至國庫空虛,吏治敗壞。因為有乾隆的寵信誰那他也沒有辦法。直到乾隆帝去世,嘉慶才將和珅抄家問罪。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和珅的家產過于龐大,甚至足以還清清朝末期所有重大對外戰爭賠款”。清末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總計賠款總值銀六億六千一百萬兩。而和珅的家財比這天文數字的賠款還要多,以和珅一人之力足以還清,可見和珅之影響力。

      也正是因為和珅令貪污制度合法化,官員一同貪污,加速清王朝衰亡。根據高震東所撰之《中華歷史歌訣》中提到:“和珅亂政肇中衰,嘉道咸同國事衰。”和珅隨意干預朝政,修改稅率。社會經濟追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人們紛紛餓死。白蓮教起義后更令社會諸多矛盾統一爆發,導致和珅死后的清朝立即進入了嘉道中衰。

        原作者:落榜進士

        原鏈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a793a200100ws1a.html

      聲明:本文內容來自博客作者,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新浪客服。本賬號將予以刪除。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