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貓吃的貓糧520塊/袋,一袋大概可吃兩個月,一年貓糧需要3120元,加上營養膏、美毛膏、打疫苗,一只貓一年的花費近萬元。”
壽成燕養了一只英國短毛貓,她粗略地算了一筆賬,這一算自己都嚇到了。壽成燕的感受,可能會讓廣大寵物愛好者皆有同感。昂貴的寵物養育費用,也帶動了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比如,洗澡、美妝、就醫、服裝等。
記者走訪中發現,一只名貴小貓售價動輒千元,甚至上萬元,食品要進口的,服裝也要品牌的,隨著寵物飼養從傳統的看家護院到精神陪伴的轉變,人們在寵物方面開支也越來越大了。
醫療成本升級:一臺腸道手術3萬元
在杭州張旭寵物醫院,一位女士和她媽媽正在手術室外等候,她家的金毛正在手術臺上。“它年紀大了,最近不吃不喝,感覺不行了,檢查發現是吞下的異物造成了腸穿孔,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女士一臉焦急。
張旭親自主刀這臺手術,耗時3個小時。張旭說:“這樣的大手術并不多,一場手術加上藥物,再加上10天住院費,總費用在3萬元左右。”
記者在該動物醫院觀察了3個小時,陸續有5位狗主人帶著寵物前來問診尋藥,有些還是從杭州周邊縣市趕來的。張旭告訴記者,他接診的病例中,60%都是外地趕來,其中大部分都是慕名轉診的。“為了自家愛寵的健康,大家很舍得花錢。”
記者從該醫院的診療價目表上看到,動物的骨科手術套餐:48小時以內的新鮮四肢骨折手術,寵物重量在10公斤以下收費為6300元/處,10-20公斤收費為7300元/處,20公斤以上收費為8300元/處,且不含嚴重粉碎性骨折、脊椎骨折,如果是車禍造成內出血、臟器損傷等內科問題,內科治療費用另計。
在張旭看來,大型手術費用偏貴,但并不賺錢。他舉例說,一個2萬元左右的骨科手術,僅藥品和人力的成本,就占到了50%以上。
“當前寵物醫療的收費是偏貴的,但也有貴的道理。”杭州市小動物診療行業協會會長王祖鎖說,“從診斷到手術,需要大量儀器來協助完成,動物使用的儀器很貴,因為產量上不去,醫院的采購費用非常高,這大大提高了寵物醫院的成本。”
寄養需求共享:愛寵人士點贊“寵物Airbnb”
飼養寵物,除食品、醫療、美容等開支外,養寵人士還面臨出差、旅游等特殊情況下寵物的寄養問題。“寵物的寄養十分麻煩,傳統的方式就是寄養在寵物店,但目前大部分寵物店服務水平差、照顧寵物不到位,我并不愿意將狗狗寄養在寵物店。”一位養寵者告訴記者。
這讓一些創業者看到了商機,王丹雪是一個愛狗人士,也是“小狗在家”平臺的創始人。她說:“寵物寄養市場空間很大,我們就是想把閑置的養寵資源和需求共享出來,打造一個寵物界的Airbnb,將有寄養需求的寵物主人和可寄養寵物的家庭鏈接起來,形成一個C2C寵物寄養平臺。”
據王丹雪介紹,目前“小狗在家”平臺上的寄養家庭主要以自由職業、電商店主、自主創業、互聯網從業者、大學生、退休人士為主。其中,小于29歲占68%,大于50歲占5%,且女性是男性的3倍。
馬佳是一位愛狗人士,最近剛注冊成了“小狗在家”的用戶。在填寫好家庭地址、寄養價格、寵物種類、服務時間及實名信息,并通過視頻認證后,她就開始上架接單了。“目前,我已經短暫地養過兩條狗和一只貓,還小賺了一筆錢。”馬佳說。
對于馬佳這樣的寵物寄養家庭而言,這種C2C的寄養方式,既可以將自己空閑的資源加以利用,并獲取一筆額外的收入,又能享受到寵物帶來的樂趣,還免去了長期飼養動物的煩惱。
領養渠道創新:互聯網平臺領養價格便宜50%
說到寵物領養,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流浪站領養沒有主人的寵物,但現在領養寵物的方式很多。比如,互聯網平臺“In寵”。
最近,愛寵人士陳妲就通過寵物領養平臺“In寵”領養了一只法斗,她說:“如果去寵物店買,一只法斗估計要一兩萬,這次我只花了幾百塊錢,不僅劃算,內心也很舒暢,因為自己像拯救了一個生命。”
方生是In寵平臺的創始人,他說:“從產業鏈來看,寵物行業的痛點主要有三個,上游主要是犬貓的繁殖,因為沒有統一的免疫、飼養和繁殖標準,而繁殖市場又十分混亂;中游主要是寵物交易,首先是健康沒有保障,沒有疫苗,買回來沒幾天可能就生病死了;下游則寵物食品、用品、醫療和服務等,目前發展較為迅速,但呈現出小、亂、散等問題。”
在方生的設想里,從寵物領養這一塊切入,前期主要通過“關懷領養”模式獲取部分精準用戶,“所謂關懷領養,就是邀請好友為自己的領養助力,助力前十名參加平臺考試,第一名獲得領養資格,所有被領養的寵物我們都將監督打完疫苗和驅蟲,確保其健康。”
通過這種“關懷領養”,“In寵”積累了大量精準用戶,由于關懷領養的寵物數量不多,而很多愛寵人士卻沒有領養到小寵物,他們就可以通過“保障領養”來領養小寵物。所謂保障領養,就是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但這筆費用比市場價要便宜一半。
關于未來,方生說:“要想迅速改變這個行業可能性不大,首先得從產業鏈上游出發,覆蓋寵物社交和服務,在未來打造涵蓋整個寵物服務醫療的‘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