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跟一只老虎對話,和一只獵豹聊天,就像電影《怪醫杜立德》里的主題曲唱到:那將會是怎樣優雅的成就!
近日,亞馬遜官方透漏出消息,這名喜愛寵物的醫生的夙愿不再是空想。寵物語言翻譯機可以把寵物的叫聲轉化為人類語言,甚至可以搞清楚貓叫的意思,這在未來十年內即將實現。
”嘿,我的老伙計,你是不是花粉過敏了?“
”汪(廢話)。“
成功的創新產品都源自消費者真實且主要的需求。寵物市場消費力巨大,寵物對許多人看來就是帶毛的孩子,這就意味著消費者需要這樣的產品。
康· 斯洛博奇科夫,一位資深的動物行為學專家,研究北美草原土撥鼠長達30余年,同時也是《追逐醫生Dolittle:學習動物的語言》一書的作者。他指出:通過人工智能軟件來了解動物的語言,幫助分析北美草原土撥鼠的叫聲,發現它們擁有“覆蓋語言所有方面的復雜交流系統”。
“大家快來看這有一個望遠鏡”
“北美土撥鼠對不同物種的獵食動物都有特定的語言,它們可以描述人類衣服的顏色、甚至是郊狼和狗的皮毛顏色。”斯洛博奇科夫說道。
他確信其它動物也有著相同的可解釋語言體系,他正在籌集資金研究貓和狗的語言翻譯設備。
“很多人熱衷于跟他們的貓或狗說話,至少他們是在努力嘗試去和自家寵物交流。他們會和狗狗分享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對于貓來說,我不能確定它們說的什么,多數情況下可能就是‘你個笨蛋,快來喂我,喂完我馬上離開’。”
在過去幾年,機器學習領域取得了急劇發展,尤其是自動語音識別和翻譯。算法通過大量的資料組來學習直譯式語言,而不是預編的一系列不可變規則。
但是朱利安 · 卡敏斯克,一名樸茨茅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從事于人類與狗狗的交流研究,對于能夠破解狗狗的吠叫和汪汪聲不是很樂觀——主要是因為她不認為狗的低吠聲能夠被翻譯成語言。
“我們不可能把狗狗之間交流的語言模式用科學理性的方式描述。”她說道,“它們只是發出基本的信號來表達它們的所想和所感。”
“例如,狗狗向右邊擺尾說明它很高興,向左邊擺尾則沒那么興奮。這些是人類不可能輕易就捕捉到的,更不要說用語言翻譯機了。”
狗狗的吠叫,同樣也是特定的。在打架、侵略時,它們發出不同的咆哮聲和嚎叫聲。在它們思念主人等等情況下也是如此。但即使一些沒養過狗的人也很擅長破譯這些信號。
卡敏斯克說道:語言翻譯器對于缺乏直覺的人或者對一些“有時候很明顯”誤解信號的兒童來說更簡單實用。
舉例,一項研究中發現,當給兒童展示一張狗狗受脅迫而露出牙齒的照片時,他們推斷出這只狗是“開心”和“微笑”的,他們會想要抱這只狗,一個解釋設備或許會警示這種危險。
汪:請問我現在是什么心情。
亞馬遜上已經在售一款把人類的語言翻譯為貓叫聲的設備,這款設備取了25只貓做為素材。(其中一條留言說:“我家貓看起來很困惑。”)???
雖然在前幾年就已經放出了消息,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寵物翻譯器,是真的有用?還是一些商家為了蹭熱度撈錢?相信現在的寵物主人們已經有了判斷。但是,無論你是否養了寵物,能夠和它們、甚至其他動物用同一種語言進行溝通,會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