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成都出現了大量寵物盲盒,盡管大部分在運輸過程中被志愿者從快遞的貨車上救了下來,但盲盒中幼貓幼犬的慘狀還是讓很多網友覺得難以接受。盲盒經濟在2020年席卷全國,但寵物盲盒的存在顯然觸碰到了大多數人的底線。
根據成都市郵政管理局網站8日披露的兩則處罰公告顯示,四川佳慧物流有限公司(中通快遞成都荷花池網點)在寄件人未提供合法安全證明的情況下,違規收寄活體動物,被罰款30000元。此外成都市郵政管理局責令該公司進一步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規范活體動物寄遞。
寵物盲盒事件后,寵物市場還有哪些“隱秘的角落”!
成都市溫江區公平鎮某小區內有一寵物貓個人繁殖戶,其家中有母貓30余只,繁育了30余只各種品類的幼貓。在她家的陽臺上,貓籠貼墻三面擺放,重重疊疊共4層,每只籠中放著不同品種的幼貓。包括加菲、布偶、金漸層、銀漸層、藍貓、德文貓等,出售價格從1000余元至上萬元不等。
該商戶稱,自家的寵物貓品種純良,雖然沒有相關證書,但其以“做了十幾年生意”拍胸脯保證,“不純不要錢”。除了在自家繁育小貓,她還有“公貓借配”業務,每次收費大約數百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屋子里的貓咪中,還有不少正“大著肚子”待產。而籠中的幼貓,其中一只患有口炎,兩只貓咪毛發幾乎脫落,一只貓咪脖頸處有傷口,還有一只貓咪沒有左眼。“它被抓傷了,這種就不賣了,自己留著養來繁殖。”該商戶稱,自家貓咪一年繁育兩次。“生意很好,沒出現超過三個月還賣不出去的小貓。”
該商戶還稱,因為貓咪數量大,寵物貓的疫苗均由她從藥房購買,注射工作也由自己完成。
農業部2002年發布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管理辦法》,對動物飼養場和胚胎生產場所分別提出七點要求。
其中包括:應當符合選址、布局符合動物防疫要求,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畜(禽)舍的設計、建筑符合動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風和污物、污水排放設施齊全,生產區清潔道和污染道分設;有患病動物隔離圈舍和病死動物、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等。
超2000億元的寵物市場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當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024億元,寵物貓數量達到4412萬只,寵物犬達5503萬只。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一名寵物代理手中或有多家繁殖場和寵物店家,當寵物店提出某種寵物需求后,他將從繁殖場選擇合適的貨源供給,相當于一個“寵物信息”的搜集者和分發者。過程中,寵物的價格也會隨著反復倒手而增長。
寵物養殖繁育,僅僅是行業中的一部分。三名不同從業人員講道,按照相關要求,養殖繁育寵物活體營業,必須取得相關資質。然而,在寵物繁育市場方面,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規定,也尚未有明確的機制,這也是該市場難以監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