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幾個階段:初期、整合期、寡頭期。對于寵物食品中的凍干品類而言,目前這一領域還處于發展初期,還需要至少2-3年的過渡周期。
作為前投資人,陳智威在接觸大消費領域時看到了極具潛力的寵物行業,同時看好能夠最大限度給寵物帶來營養價值的凍干寵物食品。隨后,Cute&Cuter誕生,定位為女性消費品品牌,目前主要推出了凍干寵物零食產品。
Cute&Cuter創始人 陳智威近日,寵物行業白皮書獨家專訪了Cute&Cuter創始人陳智威先生,從投資人到創業者,聽他講講對凍干寵物食品賽道的見解和思考。
1、前投資人“All in”寵物行業
從投資人到創業者,對陳智威來說,創業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也是在身份切換中,從投資角度到投身其中,更為深刻地理解和觀察了自己所選擇的領域——寵物食品行業,并成立Cute&Cuter可優可優品牌。
進一步細分,他選擇了近幾年在這一領域興起的凍干寵物食品,原因有二,第一點其實是源自個人情懷。
“年輕”時拍過《男人裝》等時尚雜志,出演過電影,陳智威的那只明星牛頭梗阿花已經10歲,漸漸老去了。雖說對狗狗足夠關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阿花的體質出現了問題,它的朋友們(老年犬)也大多疾病纏身。在他看來,這些問題很多都是由于長期食用不健康的食品所導致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創業時他和團隊選擇了凍干這一方向。從技術角度來講,凍干寵物食品對寵物所需的營養成分保留地更完整,因為貓狗需要的蛋白質水平很高,凍干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保留蛋白質成分。
另一方面,陳智威認為,未來凍干會成為一種主流技術,從生產設備到產品的價格會逐漸下降。待到消費者能夠接受價格的時候,整個凍干寵物食品市場將會迎來爆發式的顛覆增長。而在此之前,他想盡早進入市場,研究打磨產品,做好儲備。
第二點,市場大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目前寵物食品市場整體來看“盤子”還不夠大,且市場相當松散,主糧占據半壁江山,進口主糧又占在市場前列。總體來說,寵物食品是一個初級市場,國外品牌長期在市場中駐扎,國內企業品牌意識很單薄。但近年來,國產品牌和消費者都萌發了品牌意識;同時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并不高,大家愿意嘗試新品牌與新產品。
消費者更加了解配方和營養。“同樣是買進口品牌,同樣是六種魚和六種肉,產品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尤其是年輕女性養寵人群,更偏愛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的產品,而非特定的進口品牌。也就是說,消費者開始對產品本身感興趣,而不是品牌溢價。
這種環境對一個新興品牌來說,市場的初級階段有不足之處,反過來也是一件好事。陳智威認為,在中國的寵物市場中,雖然國外品牌有一些先發優勢,但壁壘并不高,所以新品牌有可能在新的、更容易讓消費者理解產品本質的產品方向上去突破,Cute&Cuter選擇了凍干方向,因為凍干產品從性狀上很容易辨別質量好壞。
“All in”寵物行業之后,陳智威給Cute&Cuter的定位是女性消費品品牌,目標人群為年輕、時尚的女性群體,并首先以凍干寵物食品切入市場,帶給寵物真正健康的生活,未來會拓展其他品類,讓產品更貼近用戶的時尚生活。
2、成為線上純肉凍干寵物食品類目第一
2018年10月,Cute&Cuter產品正式上線,經第三方檢測,其凍干寵物食品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88%,并且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拿下線上純肉凍干寵物食品類目第一名。
但一開始,品牌也走過一段彎路。起初,Cute&Cuter推出了400g的禮盒包裝,考慮到貓是肉食動物,所以這款產品可以視作一款主糧,按照一只貓每天的攝食量,400g可以喂食10天。禮盒的設計可以讓用戶的喂食場景更方便,開盒即食。
但后來陳智威發現,這種模式的問題在于價格不“友好”,凍干雞肉的價格是219元/盒,一個月需要花費600多元,對大多數用戶而言,這一價格偏貴。另一方面是用戶的接受習慣問題,在他們的意識中,膨化糧更像主糧,純肉凍干相對而言更像零食。這兩方面導致用戶對禮盒產品的接受度并不高。
市場的反饋促使Cute&Cuter進行戰略轉型,主打凍干的零食類產品,主糧產品則用混合的方式去做,在純肉中加入水果、海鮮等食材,適當降低產品成本,讓消費者更易接受。
同時Cute&Cuter逐步明晰了產品的差異化打法,從原材料、工藝和包裝設計三方面下功夫。
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品牌的口號是“C&C帶你吃遍全球好肉”,食材來自不同國家,目前主打的五款產品分別來自南美(牛肉)、挪威(三文魚)、加拿大(多春魚)等地,未來還會擴展到袋鼠肉、鱷魚肉、鴕鳥肉等小眾肉類。能夠整合全球供應鏈的優勢來源于聯合創始人王鑫的工作背景,此前他在聯想負責全球供應鏈,所以品牌能夠優化供應鏈,為寵物提供優質肉類。
工藝方面,凍干生產過程中嚴格低溫處理。陳智威解釋,如果溫度升高一些,產品的生產時間會縮短,但蛋白質會迅速流失,所以為了保持產品品質,生產環境要在24小時內持續保持低溫。“我們發現,最大一部分的成本投入是電費,因為保持低溫的耗電量特別大。”
包裝設計上,Cute&Cuter更貼近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并且主推9.9元的小包裝設計,尤其是在外出或訓導寵物進行獎勵時方便喂食。同時多春魚、鵪鶉等產品在喂食時產生寵物主與寵物的互動性,增添了喂食樂趣。總體而言,從產品品質上,Cute&Cuter為寵物提供營養價值更高、又能滿足寵物每日需求的凍干產品;同時把零食提煉出更多場景,讓寵物主與寵物之間的互動性更強。
目前,品牌共有純肉凍干零食共15個SKU,今年還將推出兩款犬用、貓用的新西蘭凍干混合主糧。據悉,該主糧采用新西蘭原產地食材,在新西蘭生產灌裝,與K9 Natural是同一家工廠生產。
3、今年預計達到2000萬銷售額
自2018年10月以來,一路摸爬滾打,Cute&Cuter逐步發力增長,今年4月銷售額增長了225%,并已實現盈虧平衡。
渠道上,品牌在線上已經與天貓、京東展開合作,并正在部署京東自營;品牌今年將發力線下,尋求與知名代理商的合作,目前品牌已覆蓋100多家線下店。陳智威表示,團隊非常看好2019年下半年的發展,預計品牌會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計劃達2000萬銷售額。
除此之外,在渠道方面他有一些自己的獨特想法,Cute&Cuter正在嘗試做品牌的自動售賣機。他發現,在線下門店中,如果把Cute&Cuter的9.9元小吃裝產品擺放在靠近門口或收銀臺的貨架時,銷量會增長很快,其實基本邏輯類似于士力架、棒棒糖等產品,消費者在結賬時看到了就可以順手購買。
目前9.9元小吃裝產品是品牌的明星產品,團隊想要強化這種場景需求,并把這種場景放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也就是在小區內放置自動售貨機。比如說用戶在遛狗、路過的時候會看到,狗狗也會聞到味道,把主人帶到售貨機前面,并且機器上會有廣告位的輸出。
陳智威表示,自動售賣機為的是提高決策效率,把場景放到消費者面前,更好地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其結果并不是追求消費者在自動售貨機內產生了多少消費,核心是提供了強體驗場景,促進線上形成強復購。“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讓消費者更好地體驗C&C的產品,把產品和品牌深深植入到消費者心中。同時這也很符合品牌調性,也就是讓寵物更貼合主人的市場生活。”
據悉,Cute&Cuter在成立初期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基大友基金和華元寵物。近期品牌正在進行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