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養寵物的朋友們,都去過寵物醫院給自家的“毛孩子”看病,然后會發現寵物醫院和人類醫院的設備是那么相似,但費用卻高昂了許多,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怎么驗個血,打個針,配個藥水,就要一千多?如果要拍片、動手術,就更貴了。”面對高昂寵物治療費,究竟是該治療還是放棄呢?
為何寵物醫療的費用大大超過人類?
一、醫院屬性不一樣
人的醫院多數是國家投資的公立項目,每年有政府補貼和投入。醫療設備齊全、使用量大,成本相對低。
寵物醫院完全依靠個人投入、自負盈虧,一般沒有政府補貼,而寵物們用的檢測設備、治療儀器和藥品都很稀缺,大多需進口,醫療成本高。
二、診斷難度不一樣
給人診斷的時候,醫生可以和病人們直接交流、了解病情,從而快速得出治療方案,如此效率高了,成本也就低了。
寵物們就比較困難了:犬、貓、馬、鳥類、爬行類(龜、蛇)、嚙齒類(兔、鼠)、兩棲類(變色龍)、魚類等等,每一種動物的生理結構指標、生活習慣都不同,同一的病原在不同動物身上的病癥又會有區別。
再加上寵物們不會說話,也不懂配合,寵物醫生就只能憑寵物主人的敘述,再靠自己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檢測數據,一步步診斷、再得出治療方案,整個過程往往時間較長且難度大。
且寵物醫生可能還要面對毛孩子們一言不合就牙齒爪子伺候的情況,風險就是人獸共患病:狂犬病、鉤體病、布病……
所以,平時的免疫、體檢、保健,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卻是最經濟有效的投入。
為什么有人在寵物生病后毅然決然選擇放棄?
1、養寵的初衷并不是因為喜歡
2、權衡利弊之后發現錢更重要
其實無論是這2點之中的哪一點,無疑都是扎心的,第一點是不喜歡,第二點是沒那么喜歡。
不少寵主在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時,覺得治療的費用可能夠重新再買一只了,心里一掂量,當然是放棄比較簡單。
其次,有些寵主連放棄它們時都顯得沒那么善良,稍微有點良心的鏟屎官可能會將生病的寵物放在寵物醫院門口,碰碰運氣看看醫生是否會救它們,而有些鏟屎官就直接往垃圾桶一扔,完全不顧它們的死活,反正一別兩寬是嗎?
寵物是否值得主人花費高昂費用去為它們治療?
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你把它當成寵物還是家人,區分了這一點,你就有答案了!
目前寵物醫療還沒有完全發展,因此寵物生病后,想要為它們治療的話,需要花費的金額不是小數目,僅是檢查,可能就要花費幾百或者上千,這對于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養好寵物的關鍵:想養好寵物,責任心是核心。
希望大家在養寵之前,都要考慮清楚,寵物雖然是動物,口不能言,但是它們是有靈性的,能感受到主人對它們的愛。養一只寵物,雖然沒那么難,但是也不簡單,需要花費鏟屎官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缺一不可,如果條件不具備的話,造成的結果就是不能承擔起責任。
目前還有大量的流浪動物未解決,而大部分流浪動物的來源也是由于不負責任的鏟屎官,希望每一位鏟屎官都能好好對待自己的寵物,不要輕言放棄,想想當初養寵的初衷吧,如果不能給它們幸福,就不要養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