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民養寵觀念尚不成熟,活體交易占比過大。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寵物市場,其寵物主要來自于領養和贈送,活體交易僅占行業的3%。而在中國,許多消費者養寵時追求品種、外觀,活體交易占比高達7%。歐美發達國家對寵物的定位已由陪伴轉為親人,而我國仍有許多國民養寵出于新奇、從眾甚至攀比心理,一味追求品種和外觀。歐美國家養寵注重動物福利,無買賣無傷害觀念盛行;國內市場發展較晚且突然呈現爆發式增長,加之國民素質也有待提高,尚未形成成熟的養寵觀念。
隨著當下寵物行業的蓬勃發展,寵物活體的售賣成為了熱門領域,尤其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很多商家紛紛在眾多線上第三方平臺中進行寵物活體交易,由于銷售渠道的魚龍混雜,寵物活體的安全問題、交易雙方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運輸問題、支付保障問題、售后服務問題、糾紛處理等一系列的風險隨之顯現。
消費投訴熱點中,寵物活體消費市場混亂位列前十,其中尤以“星期狗”(指從路邊狗販子手里買來的小狗,買時非常精神、活潑可愛,可多數7天左右就會出現問題)案例最多。
寵物活體線上交易規范,寵物行業這樣布局!
目前的寵物交易市場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統一規范,也因此,出現了諸如寵物盲盒等一系列不良現象。
近日,根據會員企業的提議,經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寵物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研究,寵工委將聯合京東寵物、地方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制定寵物活體線上交易規范標準。
寵物繁殖和活體交易行業涉及到寵物的繁殖、養殖、售賣等多個環節,寵物繁殖和活體交易行業直接決定寵物主的寵物來源、寵物品種、寵物的初始體質,是寵物行業發展的基礎。
另外,《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規定,經營者不得銷售違禁產品,否則電商平臺要承擔責任,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對網絡平臺進行行政處罰,造成嚴重社會后果的,可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寵物品種眾多,市場對不同寵物品種的需求不一,以最常見的寵物貓、寵物狗為例,寵物狗最受歡迎的品種是貴賓犬,有27.2%的寵物主購買的是貴賓犬,寵物貓最受歡迎的交易品種是中華田園貓,有53.7%的寵物主購買的是中華田園貓。中國寵物繁殖和活體交易行業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87.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1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