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20年,中國城鎮養寵消費市場規模已達2065億元。
有業內人士稱,中國寵物經濟的火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了都市青年精神層面的多元化需求。現在,寵物對于家庭和寵主的意義不再局限于財產,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與精神的寄托。
日本:寵物用品花樣多
近日,日本最大規模寵物用品展在東京舉行,而各色新奇的產品,也吸引了愛寵人士前往參觀。據介紹,本屆寵物用品展上,共有約320家企業、攜帶數萬種寵物用品亮相。
除了供貓狗穿戴的水手服、百褶裙等時尚衣服外,一家日本廠商推出的一款帶有數據統計功能的智能衛生間,受到觀眾們的更多關注。這臺機器內置傳感器與手機聯動,每當寵物上廁所時,都能夠自動統計包括體重、使用頻率、干濕程度等相關數據,供寵物主人及時掌握愛寵的健康狀況。
同時在展會上,易于消化的“無谷糧”、營養豐富的“功能性罐頭”等高級寵物食品也備受青睞,盡管價格不菲,前來詢問的寵物主人也絡繹不絕。日本東京市民:對我來說,狗是重要的家庭成員。為了它的健康,我愿意去買一些價格更高、質量更好的寵物食品與用品。
除了健康管理外,如何給心愛的寵物置辦一個舒適的小窩,也讓不少寵物主人費盡心思。對此,一些參展企業也帶來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以這款外形酷似蛋殼、預售價格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的“寵物空調窩”為例,其內置的冷熱模塊能夠實現五檔溫控、寵物主人可根據環境溫度在15至35攝氏度之間進行切換,實現冬暖夏涼。
日本某寵物用品展負責人大石剛:疫情下民眾外出機會減少,與寵物朝夕相處,彼此間感情加深,也更愿意為寵物消費。今年包括金融行業也帶著自己的寵物保險等產品前來參展,寵物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如今,“寵物上學”興起,許多養寵人把自家寵物送去學校學習,接受教育。“萌寵”在學校都學些什么?
“毛球坐下原地等待,很好,很棒哦!”在廣西柳州市一寵物訓練學校里,一只四個月大的柴犬“毛球”,正在學習“搭”電動車。
由于有些狗天性怕高,開始時訓犬師陳海珍拿出零食引誘“毛球”上車時,它還小心翼翼。等待“毛球”坐穩后,陳海珍一邊摸摸它的頭以示鼓勵,一邊拿出食物嘉獎。隨后,陳海珍緩緩開動電動車,讓“毛球”逐漸適應。
“毛球”并非是學校里唯一的學生。在該寵物學校里,記者看到不少前來上學的寵物,它們寄宿在學校里,每天按照安排接受學習課程。課程內容有日常行為管理、社會化訓練、定點大小便訓練、基礎服從訓練等,每期課程大約一個月時間,收費3000元起。甚至還推出“裝死”、“扭屁股”等表演性科目,每一項收費上千元。
什么樣的寵物被送來上學呢?
來上學的寵物,全為狗狗。一些狗狗是家里的“拆家”王,會破壞家里的東西、喜歡撲人、亂咬,主人會將“麻煩大王”送到學校接受訓練,更好和人相處。而另一些新手狗主也會將仍是“一張白紙”的小奶狗送至學校,從小接受教育,以幫助其今后順利融入家庭。
陳海珍表示,對于多數送狗狗上學的主人而言,他們希望狗狗會自己上廁所、能夠服從簡單的口令、改掉護食、亂沖撞等習慣。
學費不菲,“它經濟”火爆
如今,寵物消費正“水漲船高”。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加入養寵大軍行列。
“毛孩子”數量增長的同時,它們的身份地位也不斷上升。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結構變化,中國老年群體、空巢群體逐漸擴展,寵物逐漸成為情感寄托。寵物消費需求也日益多樣化、“人格化”。
目前,我國寵物業從業人數已達百萬人,其中從事寵物醫療和護理的人員約占其中的10%,寵物健康護理員職業的從業人數達9萬人。層出不窮的寵物行業衍生需求不僅培育出如貓咪咖啡館等線下產業和“云養貓”營銷等服務,還催生了新的職業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