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焦蟲病是由巴貝西蟲引起的以蜱為媒介的血液原蟲病。臨床主要以高熱、黃疸、貧血和血尿為特征。寄生于犬的巴貝西蟲主要有犬巴貝西、吉氏巴貝西和韋氏巴貝西蟲。蜱為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犬焦蟲病潛伏期為7~15天。急性病例表現為高熱、厭食或食欲廢絕、精神不振,經3~5日病犬可出現黃疽,血紅蛋白尿。慢性經過的犬,持續發熱,食欲不振,出現貧血和黃疽,肝、脾腫大,尿色呈紅褐色(膽紅素尿)。嚴重病例可發生休克和衰竭而死亡。
輕度無并發癥的犬可單用抗巴貝西蟲藥物進行治療,常用藥物主要有臺盼藍、貝尼爾、阿卡普寧和咪唑苯脲。臺盼藍5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阿卡普寧0.5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貝尼爾7~11毫克/千克體重,分2次肌肉注射;咪唑苯脲5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重癥病犬在抗蟲治療的同時,還需作對癥和支持治療,重度貧血的病犬可作輸血治療。
預防主要是滅蜱和防蜱、蜱蟲活動季節要做好犬舍及其周圍環境的滅蜱工作,并對有蜱寄生的犬進行藥浴,不帶犬到有蜱活動的環境運動,紿犬佩戴滅蜱頸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