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調查數據顯示,流浪犬的心絲蟲感染率高達50%-60%,家庭犬的感染概率也大概上升到了30%之多。犬心絲蟲并是通過蚊子叮咬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所以炎熱的夏季以及地處熱帶、亞熱帶的地區,更容易滋生蚊子。
心絲蟲的生活史為母蚊子叮咬吸血已感染心絲蟲的狗兒,吸血時同時吸入未成熟之微絲蟲(Microfilariae, L1)。2-3周后,微絲蟲在蚊子體內發育成具有感染力的第三期仔蟲(L3),此時,若蚊子叮咬另一只健康狗兒,將可以把具有感染力的第三期仔蟲傳染給健康狗兒,同時期心絲蟲仔蟲也可穿透皮膚并在組織間移行發育,也可進入血液循環并開始往肺動脈和心臟移動,感染六個月后,成熟發育為成蟲并寄生于肺動脈及右心室中,蟲體長度可長達30公分,且可存活5-7年,并且成熟雌蟲還能繁殖微絲蟲,再進入感染犬只之血液循環中。
感染心絲蟲初期并無明顯癥狀,當成蟲體數量過多或蟲體過大造成心臟血管的損傷時,將會出現咳嗽、運動耐力降低、易喘等心肺功能異常的狀況,以及常疲憊懶散、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等生理機能異常,末期嚴重感染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咳血、貧血、腹水、心肺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當確診感染犬心絲蟲時,除了醫院療程須按時配合之外,其他居家照護相關事項也須留意,治療期間須靜置于籠內休息,限制運動,與減少陌生的人事物的刺激,休養環境溫度也須留意,飲食營養需均衡,不宜發生體重過重的情況。治療時期同時需承擔治療的風險,還有嚴重感染后也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因此預防勝于治療,每個月執行犬心絲蟲預防才是最安全且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