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雖然比狼更會吠叫,但很少嚎叫。狗不常嚎叫的原因是家犬的生活環塊與野狼很不相同。嚎叫的作用是要把群體召集在一起。狼大多是在傍晚準備集體出發去獵食時以及在一清早獵食結束準備棲息時經常要嚎叫。家犬則不然,它們的食物是由主人提供的,不需要自己獵食,所以并不需要"召集起來”,于是也就很少嚎叫了。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即當一只狗被迫與其他的狗隔離時,它會發出“孤獨的嚎叫”。這種嚎叫和狼的嚎叫有同樣的含義,都是說:"我在這里……你在哪兒?……快到我這兒來。”在野外,這樣的嚎叫會像磁鐵一樣吸引群體中的其他成員,從而使它們在“群歌”聲中集合起來。但是,人根本不會理會家犬的嚎叫,除非喝令它"不許叫”
有些在一般情況下從不嗔叫的公狗,當被人強行地將它們與一只發情的母狗分開時,常常會發生悠長的哀嚎。這并不說明嚎叫是一種性信號,其基本含義仍然只是“快到我這兒來”。
嚎叫對幼狼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以至于野生動物考察者可以使用模擬的狼嚎來捕獲幼狼,他們坐在樹林里學狼嚎,常常就把幼狼引了出來。但是,成年狼卻不會受騙,因為每一只成年狼都能辨出其他成年狼的獨特的嚎叫聲。即使考察者對狼群中每一只狼的嚎叫聲加以悉心研究并盡力加以模仿,也不能奏效。真正的狼嚎,其音調的差異極其細微,只有狼才會辨別,人是無能為力的。總的含義當然都是“我在這里,快到我這兒來”,但其中包含的其他因素卻是千差萬別的。有些研究狼群的專家相信,狼的每一聲嚎叫,傳遞出有關這只正在嚎叫的狼當時心情的信息。此外,由于狼經常在本狼群領地的邊沿處嚎叫,看來嚎叫聲中還具有領土權的含義,即向其他狼群宣布:這一地區已為本狼群占據,請勿入侵!
至于那些被逐出狼群的孤狼,它們并不聽從嚎叫著的狼群的召喚。它們并不想重新回到原來的狼群,但它們時不時地也會嚎叫,尤其是當狼群停止嚎叫的時候,它們便嚎叫。要是其他被逐的狼聽從它們的召喚,于是它們就集合在一起,開始在某個未被占據的領地上組成新的狼群。 I
現在回頭來看家犬就很清楚了,為什么它們不像它們的野生兄弟那樣時常嚎叫。因為它們所適應的環境不需要它們這樣做。要是家犬被成群地養在一起,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狗群很快就會像狼群一樣形成有組織的群體,而且毫無疑問地會經常嚎叫。此外,要是狗被隔開來,或者不讓公狗接近發情的母狗,或者被拋棄而成為孤獨的野狗,它們也會嚎叫。但是生活在人類家庭里并得到照顧的成年家犬,它們沒有足夠的剌激是不會凄切地哀嚎的。
一個有趣的例外是那些生活在愛好音樂的家庭里的狗。在還沒有電視機的時代,愛好音樂的家庭到了晚上往往是一起唱歌,這時他們的狗就會把歌聲誤以為是主人們在“嚎叫”,在召喚它一起外出獵食。于是,它就會熱切地作出反應,蹲下身子,仰起頭,發出一聲令人心碎的長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