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德的唯一報答還是美德。關于這句話,有一個點是確定的,就是絕對不是指狗狗而言。
那些希望狗狗能夠天生就會被善行所吸引的人們最終都會感到很失望,這并不是因為狗狗們很自私或者它們天性就很壞,問題是它們看待問題跟我們人類的角度不同。狗狗們看世界只有三種方式,事情不是好的,就是壞的,要不就是無所謂的。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控制了狗狗們做的一切事情。
好的事情就是那些可以得到報答的事情,比如食物、感情,或者玩樂,狗狗們會很自然地被這些事情所吸引。
不好的事情就是那些會產生不愉快的結果的事情,時間一長狗狗們就能學會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
至于狗狗們無所謂的事情,好吧,既然是無所謂的,狗狗們根本就不會花一點點腦子來想這樣的事情。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訓練員很行為專家們都認為要教會狗狗們良好行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它們的本性來避免不好的事情。那些不聽從命令的狗狗、站在垃圾桶里不肯離開的狗狗,或者不守規矩的狗狗會遭到呵斥,或者挨打,這種做法的理論在于:狗狗們會把呵斥或者挨打的不好的經歷跟它們做過的壞事聯系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引導它們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種理論確實有合理的成分。設想一下,假設你是一只狗狗,你有一次碰到了一只臭鞋,然后你聞到一股臭味。下一次當你看到臭鞋的時候,因為擔心還會聞到臭味,你就會明智地繞道而行,因為你已經學會把臭鞋跟痛苦和不幸聯系在一起了。
但是假設你安安靜靜地呆在家里,很開心地大力咀嚼一塊氣味濃烈的皮,你不知道它價值三百美元,也不知道它是意大利進口貨,你只知道突然之間,你被主人狠狠地打了一下。當然了,你現在把皮鞋跟痛苦聯系在一起了,但是你也開始用一種新的、并不總是很愉快的眼光來看待你的主人了。
要讓狗狗不要做某種行為,不應該用懲罰的方式。經常遭到懲罰的狗狗會變得容易緊張和害怕。而這會導致它們用一種緊張、害怕的方式來做事情,結果主人就更加不滿意,就會給它們制造更多的紀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后呢?這個世界就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