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眼病是由寄生于斗牛獒犬的結膜囊和瞬膜下的東樣眼蟲所引起的。
其臨床特征是羞明、流淚、結膜炎以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濁和潰瘍。本病在中國、日本、緬甸、南朝鮮、巴基斯坦等國的斗牛獒犬中均有發生。病原東洋眼蟲屬于線形動物門、線蟲綱、螺尾蟲目、眼蟲科、吸吮線蟲屬的寄生蟲。
雄蟲長7~13um,雌蟲長9~18um,乳白色,體表被有鋸狀橫線角質層。雄蟲后鈍而彎曲,左右的交尾刺長短不等;雌蟲尾鈍,陰門位于體前方,開孔于神經環和食道末端的中間處。蟲卵在通過子宮和陰門之間逐漸發育成熟,到陰門附近成為胎蟲卵,呈渦卷狀,充滿被囊。被排出的子蟲體在被囊內形成大約兩圈半的渦卷狀,被囊末端呈特異的降落傘狀。
生活史從蟲體排出的子蟲卵,通過降落傘狀的被囊,浮游于眼房液中,并被吸附在眼脂上,等待中間宿主的攝取。中間宿主是長2.5um的花斑鄂蠅和長30um的Amiotamagna。雄蟲寄生在眼里;雌蟲多數寄生在橡樹、栗子樹的樹液里,少數寄生在眼里。兩種中間宿主都定位飛翔,白天活動最盛時的溫度是28℃左右,在34℃以上和14℃以下不活動。這兩種蠅棲身于沙皮斗牛獒犬的眼瞼上,吸吮眼淚時食入子蟲卵。子蟲卵在蠅體內脫殼,由消化道到睪丸、卵巢,最后又由生殖器通過腹部、胸部到達頭部成為感染性子蟲。
從子蟲卵的攝取到發育為感染性子蟲,在室溫21.3~34.9℃時需要10~14天。帶有感染性子蟲的寄生蠅再吸吮其他斗牛獒犬的眼淚時,感染性子蟲就從蠅的口中飛出,而寄生了新斗牛獒犬的眼中。
感染性子蟲寄生后,經兩次脫皮而發育成為成蟲。本蟲的寄生期間大約是l8個月。
【病因】
斗牛獒犬眼蟲(結膜吸吮線蟲)寄生于眼結膜囊和瞬膜下,為乳白色細小線蟲。雄蟲長7~13毫米,雌蟲長12~l7毫米。以蠅類作為中間宿主傳播本病。本病流行有季節性(最適溫度為28℃左右)。
【癥狀】
初結膜充血,眼球濕潤,怕光流淚,繼之,有粘性分泌物流出,結膜囊和瞬膜下有密集的谷粒狀小囊泡。病斗牛獒犬不時用趾抓蹭眼面部,并反復摩擦頰額部,痛癢難忍。上下眼瞼頻頻啟閉,眼球明顯凹陷,角膜混濁,后期眼瞼粘合,視力減退,甚至形成潰瘍(未見有引起死亡的報道)。
【治療】
保定病斗牛獒犬,用去掉針頭的注射器抽取5%鹽酸左旋嘧啶注射液1~2毫升,由病斗牛獒犬眼角徐徐滴入眼內,用手輕揉1~2分鐘,翻開上下眼瞼,用鑷子夾滅菌濕紗布或棉球輕輕擦拭粘附其上的蟲體,直到全部清除,再用生理鹽水緩慢地反復沖洗患眼,用藥棉拭干,涂布四環素或紅霉素眼膏。
斗牛獒犬 斗牛獒犬圖片 斗牛獒犬視頻 斗牛獒犬價格斗牛馬士提夫犬 斗牛馬士提夫犬圖片 斗牛馬士提夫犬視頻 斗牛馬士提夫犬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