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文明養犬”行動的開展,社會對于規范化養犬的認可度與接受度逐漸提升,但仍存在寵物犬隨地排泄、拆家、護食、咬人及流浪狗等問題。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濟南11月5日(郝學娟)“從業三年,最深的體會就是狗狗的行為問題有七成是主人的問題。”11月5日,在濟南市一寵物俱樂部,寵物犬心理調整師申慧亮告訴記者,他在矯正寵物犬行為問題時三分調狗,七分教人(做合格的寵物主人)。
圖為申慧亮正在矯正的寵物犬。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明養犬”行動的開展,社會對于規范化養犬的認可度與接受度逐漸提升,但仍存在寵物犬隨地排泄、拆家、護食、咬人及流浪狗等問題。
據了解,每天早上申慧亮都會將寵物犬進行群遛、上跑步機、做嗅聞訓練,最后在家里建立規則界限。受訪者供圖
記者當日在該俱樂部看到,在一個鐵柵欄圍著的院子中,幾只拉布拉多、薩摩耶、金毛等寵物犬自在玩耍,有的刨坑,有的散步,有的在陽光下曬太陽。但只要申慧亮發出指令,狗狗們便會做出相應的動作。
記者發現,在申慧亮遛狗時,六只寵物犬以他為中心分散兩邊、昂首闊步,但沒有一只跑到他身體前面。受訪者供圖
申慧亮告訴記者,他特別喜歡養狗,此前便是因為他養的狗出現行為問題,才開始上網自學養狗相關知識,并報培訓班學習馴犬。但隨著學習的深入,他發現傳統的馴犬師側重于訓練寵物犬一些特定的動作和技巧,帶有表演性質,并不適合家庭養犬的需求。于是,他又找到從美國學習歸國的“犬語者”,向其學習寵物犬心理學。“跟馴犬不一樣,寵物犬心理調整側重于其行為和心理的調整、恢復”。
圖為申慧亮和他矯正的寵物犬。受訪者供圖
申慧亮介紹說,現代人養狗比較擬人化,會比較寵溺。但主人缺乏養犬的基本行為知識、養犬過程中沒有建立規則,而寵物犬天性愛跑跳、精力旺盛且智商最高僅相當于人類六七歲兒童,將導致寵物犬容易出現暴沖、吠叫、追車、到處大小便等行為問題,最終造成棄養、出現流浪犬。
圖為申慧亮與寵物犬相處。受訪者供圖
申慧亮稱,犬行為調整難度跟犬種關系不大。進行調整首先要了解寵物犬當前的需求,再把它與生俱來的精力和本能轉移到正面意義的行為上。如哈士奇、薩摩耶、邊牧等運動型犬種,可以把它們過剩的精力轉移到跑步機訓練、隨行散步、嗅聞練習等正面活動上,這樣既能滿足犬的本能需求,也會讓主人與犬的關系更加密切。
圖為申慧亮在遛狗。 郝學娟 攝
記者發現,在申慧亮遛狗時,5只寵物犬以他為中心分散兩邊、昂首闊步,但沒有一只跑到他身體前面。申慧亮介紹說,狗必須要運動,運動中必須有紀律,紀律好了再去疼愛它。每天早上他都會將寵物犬進行群遛、上跑步機、做嗅聞訓練,最后在家里建立規則界限。“根據經驗,矯正一只犬的周期需要21天或一個月。”
11月5日,在濟南市一寵物俱樂部,寵物犬心理調整師申慧亮在引導寵物犬。 郝學娟 攝
平時,除了給客戶調整、糾正犬的行為,申慧亮也會進入社區開展文明養犬公益宣傳,他希望更多人能學習犬的行為管理,關注它們的心理問題。“主人了解自己愛犬的心理及性格,并科學地進行管理和引導,不僅能加深主人與寵物犬之間的情感,而且還可以促進文明養犬風氣的形成、減少流浪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