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消費者報道 作者:黃歡歡
當寵物漸漸升級為“家人”,寵物主的餐桌焦慮也延伸到了毛孩子的食盆里——“怎樣才能讓它吃得更健康、更精致?”這份期待正撬動著寵物主糧市場的革新浪潮。
走進線下商超的寵物專區,貨架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顆粒干糧,一批帶著“顛覆感”的新品正強勢突圍:有的用HPP超高壓鎖鮮技術封存整塊鮮肉的汁水,撕開包裝就能聞到牧場剛宰殺的腥香;有的像定制營養師般細分出“老年犬關節養護”“幼貓腸胃調理”等20+專屬配方,連“挑食怪”都主動光盤;更有品牌復刻野外獵食場景,把帶軟骨的生骨肉制成凍干,復水后竟能看到肉絲紋理……
這些融合了食材溯源、精準營養與黑科技的新品,不僅讓寵物餐食邁入“精致時代”,更讓寵物主在喂養時多了份“給家人做飯”的安心與滿足,成為寵物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新勢力。
01.
鮮糧崛起,寵物飲食賽道升級
寵物鮮糧,作為近兩年在寵物圈中熱度持續升溫的產品,其最大特點便是“新鮮”二字。它主要采用新鮮的肉類、蔬菜等食材,通過溫和烹煮工藝以保留食材中的維生素、酶類等營養成分,減少營養流失。
按產品形態,寵物鮮糧可分為現場現制類以及冷藏/冷凍類。以現場現制為例,今年2月底在上海開業的派特鮮生在開店之初便迅速吸引了市場目光,店內設有鮮食制作區,寵物主人可自行挑選新鮮食材,并在現場制作加工。
冷藏/冷凍類寵物鮮糧目前則以國產品牌或家庭作坊為主力軍。直播間或電商平臺上搜索“寵物鮮糧”,推送結果基本為本土品牌或個人/家庭作坊,每袋價格在幾元至幾十元-約50~80g。
鮮糧因不依賴防腐劑、誘食劑或人工合成營養素,可降低寵物過敏、肥胖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受到消費者青睞。
上海白領張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家比熊年紀大了,吃干糧容易便秘或出現其他消化問題,轉吃鮮糧后問題有所改善,現在基本以鮮糧喂養為主。
“我家狗狗很挑食,不肯吃狗糧,以前它的每頓飯都需要我親自做,現在可以直接上網定制寵物鮮糧,商家-營養師會根據寵物的實際情況與營養需求提供專屬套餐,方便又省事。”養寵新手楊女士向《消費者報道》說道。
從派讀寵物行業大數據平臺發布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可以看到,2024年,犬、貓主人對鮮糧偏好度均有所上升。另外,據歐睿國際數據,2025年全球寵物鮮糧市場規模將突破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3%,遠超傳統干糧市場5.2%的增速。
龐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吸引眾多企業紛紛布局寵物鮮糧市場。露潔棕欖有限公司-Colgate-Palmolive在今年發布公告稱,將收購澳大利亞新鮮寵物食品龍頭企業Prime100,進軍新鮮寵物食品賽道;6月下旬,皇家也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全新產品線,正式進入寵物鮮糧領域;2024年8月中下旬在上海舉辦的亞洲寵物展覽會上,伯納天純官宣“識鮮生”品牌,成為冷鮮糧賽道選手之一。
消費提醒:
原料為新鮮食材≠寵物鮮糧
目前,國內寵物鮮糧市場上尚無相關權威定義和技術標準,不少商家在宣傳產品時喜歡標上“鮮肉”“原切肉”等字眼。那么,使用新鮮食材為原料的凍干、烘焙、膨化類寵物主糧屬于鮮糧范疇嗎?
“市場對‘寵物鮮糧’的定義是打開包裝就能看到食材,聞起來有肉香,像人吃盒飯或罐頭那樣食物。”經營寵物食品的徐先生向《消費者報道》記者解釋道,凍干、烘焙、膨化類主糧,即使原材料選用新鮮食材,但通過加工后變成了干燥的小顆粒或小餅干,水分含量極低,將其稱之為“鮮糧”欠妥當。
徐先生還指出,寵物罐頭、妙鮮包等濕糧雖然也使用鮮肉,但經過121℃高溫滅菌達到商業無菌狀態,本質上屬于傳統濕糧罐頭,也不能稱之為“鮮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寵物鮮糧未經過高溫滅菌,其保質期較短且需要冷鏈運輸、冷藏/冷凍儲存,稍有不當便可能出現變質、滋生細菌等情況,導致寵物進食后發生腹瀉、嘔吐等腸胃不適癥狀,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寵物鮮糧時優先選擇小規格包裝,減少開封后存放時間;每次喂食前檢查鮮糧狀態,若有異味、霉點等異常立即丟棄。
02.
遵循天性喂養,生骨肉正走紅
除鮮糧外,生骨肉喂養-又稱“天性喂養”憑借貼近貓狗自然獵食習性的特點,近年來同樣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該喂養理念主張,生骨肉飲食可以改善寵物的生命質量,且這種健康狀態會一直保持到老年階段。生骨肉喂養正逐漸成為“進階養寵”的標志。
據悉,生骨肉喂養提倡以生肉、骨頭、內臟、天然植物等食材為原料,按科學配比混合喂養,以模擬貓狗最原始的獵食結構。
其中,肉類主要為雞肉、牛肉、羊肉、兔肉、魚肉等,為寵物提供蛋白質與脂肪;骨頭一般選擇雞脖、雞翅等較軟部位,起到補充鈣、磷等礦物質的作用;內臟富含維生素與特殊營養物質,而蔬菜、水果等天然植物,則能提供膳食纖維與抗氧化物質。
社交平臺上,#生骨肉#相關話題的筆記發布量與閱讀量持續走高,電商平臺的相關產品銷量亦呈增長態勢。據淘寶天貓今年4月底發布的《2025淘寶天貓狗品類趨勢洞察》報告,2024年淘天狗糧生骨肉銷量同比增長76%。
03.
生骨肉成品糧應運而生,追求科學配比
或許是看到了生骨肉喂養模式的市場痛點和商機,寵物食品企業紛紛推出生骨肉凍干或罐頭食品。這些產品通過科學的配方設計,確保肉、骨、內臟等成分的比例合理,能為寵物提供均衡的營養。
為滿足不同寵物的個體差異需求,部分商家還會額外添加功能性成分,如益生菌和益生元、草本植物/中草藥、牛磺酸、軟骨素等,調節寵物腸道健康、舒緩敏感體質、提高免疫力、維護關節、煥亮毛發等。
這些商品化的生骨肉產品,既保留了生骨肉喂養的優勢,又規避了自制過程中的風險,為寵物主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選擇。
消費提醒:
生骨肉自制有風險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自制生骨肉“食譜”,評論里,詢問博主各類食材用量的留言絡繹不絕。那么,自制生骨肉寵糧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位業內人士在與《消費者報道》記者交流時表示,“生骨肉喂養并非簡單地將生肉、骨頭、內臟混在一起,網上的各類食譜也并非適用于所有寵物。”他指出,寵物主人在缺乏專業知識儲備的前提下,自行搭配生骨肉餐食,難以精準把控肉、骨、內臟等各類成分的比例,長期食用這樣的自制餐食可能會導致寵物鈣磷比例、牛磺酸、維生素等營養失衡,不利于其生長發育。此外,生骨肉可能攜帶寄生蟲或致病菌,若處理不當或食材來源不明,寵物食用后可能會有健康隱患。
對于寵物主而言,到底是選擇挑戰自制生骨肉的精準配比,還是信賴商業化產品的專業配方,更多取決于對寵物需求的理解與自身的喂養條件。而隨著生骨肉喂養理念的持續深入,市場又會孕育出怎樣的創新與規范,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