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家養寵物,要注意什么?

      貓狗雙全,人生贏家

       

      雙全,人生贏家

      文 / 涼爽

      2018年5、6月,9歲男孩小楠曾被小狗抓傷,害怕家人責罵,所以沒告訴家人;12月30日,他在和家里小狗玩耍時被舔舐了右手食指,而指上剛好有個傷口,兩次暴露家長均不知情,也沒到疾控部門進行處置。

      2019年2月7日,小楠陸續出現怕風、怕水、怕光、怕聲等癥狀。2月10日,孩子癥狀加重,出現雙上肢麻木,伴有躁狂、興奮、四肢痙攣。隨后小楠被送到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診,醫院診斷為狂犬病。雖經全力搶救,但小楠還是在2月12日不幸身亡。

       -摘自光明網

      后來新聞事件不斷澄清:

      -圖片來源見水印

      破損的皮膚或開放性傷口被動物舔舐,屬于最高等級的III級暴露,一定要打疫苗。對于上述新聞,官方還在辟謠,事實還待考證。

      家養貓狗,在衛生安全上,需要注意什么?

      -金毛

      養狗

      雖然今年是豬年,本文還是要聊一下狗。狗一直都是人類最忠實的伙伴,飼養狗有利于身心健康。因為當我們出人際和情緒問題時,我們的寵物可以成為社會支持的來源,提供社交機會,提升身心健康質量。

      狗的壽命通常在10-20年,陪伴我們的時間并不長。所以,一旦決定養狗了,就要好好待它。

      -哈士奇

      1、與狗最相關的疾病——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致死率接近100%的動物源性傳染病,在全球范圍內,99%的狂犬病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對于“鏟屎官”來說,被小貓小狗抓傷咬傷是很平常的事情,對于沒有出血或者稍微滲血的小傷口,到底要不要去醫院?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狂犬病病毒是噬神經病毒,狂犬病病發分為兩個階段:

      1、潛伏期:被病犬咬傷到出現臨床癥狀前,無癥狀;

      2、前驅期:類似感冒的癥狀,如頭疼、頭暈、惡心、低燒、乏力、食欲不振等。

      -阿拉斯加

      2、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粘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者組織。

      暴露程度可分為三級:

      研究表示狂犬病病毒有潛伏期,但沒法確定潛伏期有多久。所以,打疫苗越早越好。

      上文提到“鏟屎官”被抓傷咬傷的情況就屬于第二種,皮膚有傷口但沒有流血。需要處理好傷口,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然后用肥皂水或其他弱堿性清潔劑清洗傷口。如果傷口較深、較大,建議盡快去醫院處理。

      如果家里的寵物喜歡舔人,要注意避開眼睛口腔和皮膚傷口-高風險行為,屬于Ⅲ級暴露,需要打針。

      3、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十日觀察法是什么?

      十日觀察法并不是先觀察十天,而是暴露后立即開始打疫苗,一邊打疫苗一邊對傷人的動物進行隔離觀察,如果十天之內傷人的動物保持健康,那么剩下幾針都不用打了。

      當然這個方法只適合家養動物。

      -泰迪

      4、狂犬病的預防

      一直在家里養著從沒出過門的貓貓狗狗,得狂犬病的可能性應該很小吧?

      如果家養貓狗不能定期注射獸用狂犬疫苗,當他們接觸外面流浪動物時,就有一定幾率會感染狂犬病毒。研究說,即便是按時接種了也沒辦法100%阻擋狂犬病毒的傳染。為了保險起見,就算是被打過疫苗的貓貓狗狗咬傷抓傷都得及時就醫。

      -美國短尾貓

      養貓

      養貓花錢還費心,鏟屎、整理、清潔、購買一系列的貓籠、貓砂、貓玩具和貓糧,你做好養貓的準備了嗎?

      1、貓咪治愈了我?

      在《抑郁的人,別養貓》-點擊標題可讀中,有讀者分享他與貓的故事:我是抑郁癥患者,目前吃藥在控制,但還是悶悶不樂的。自從貓貓走進我們生活,我變得快樂很多,養貓兩個月后,醫生建議我的藥物可以減量。

      確實,養貓讓我們得到了治愈,有了愛心的投射與積極回饋,有了付出感、成就感和歸屬感,積極情緒隨之而來。

      養貓等飼養寵物行為對抑郁癥患者有一定的治愈作用,但也只是因人而異。因為貓的習性,主人外出社交的機會就更少了,這并不利于身心健康。

      -藍貓

      2、養貓有利于增強免疫力?

      瑞典和美國科學家針對寵物過敏癥的研究發現,長期和貓狗一起玩的兒童比剛剛開始飼養寵物的兒童更不易患上過敏癥。

      英國華威大學發現,越是從小和寵物混在一起的兒童,感染哮喘和花粉過敏的幾率就越低。小朋友在3歲之前擁有一只寵物狗,可以使患哮喘的幾率降低40%。

      鐘南山團隊在廣州電視臺《健康100FUN》中提出:城市兒童患哮喘等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因為城市環境過于干凈,未能接觸和適應更多的過敏源。建議家長考慮在家飼養寵物,幫助孩子及早適應過敏源,增強人體免疫力。

      但養貓與過敏沒有關聯。如果是遺傳造成的過敏癥或者對寵物過敏,家中建議不要飼養寵物。

      -布偶貓

      3、養貓可能導致精神疾病?

      斯坦利醫學研究機構發現,目前有超過100項研究將弓形蟲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相關聯。

      來看幾組研究結果:

      1、2019年1月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弓形蟲的人群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增加了47%;

      2、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傳染性寄生蟲——弓形蟲的最終宿主;

      3、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液中弓形蟲抗體水平通常高于普通人群,但由弓形蟲感染直接導致精神分裂癥的幾率并不高;

      4、并不強弓形蟲導致精神疾病,而是弓形蟲在人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改變了大腦;

      5、養貓與精神分裂癥之間存在相關性,但不能證明貓會導致人患上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

      -暹羅貓

      4、何處能接觸到弓形蟲

      1更換貓砂盆時直接攝取或吸入弓形蟲卵囊而感染;

      2吃了受污染但未清洗的水果或蔬菜,以及飲用含有卵囊的水時。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對于避免接觸弓形蟲的建議是:禁止自家的寵物貓外出,每天處理貓砂,孕婦禁止接觸貓砂,正確烹飪食物,不吃生水生食。

      Reference

      1、張永振. 中國狂犬病的流行病學[J].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05, 11(2):140-143.

      2、王萌,張念章,朱興全.貓的弓形蟲病研究進展.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3、南弗勒斯 @ 2019.02.01 , 08:00, 貓體內寄生蟲可能與精神分裂癥有關

      4、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lets-reconnect/201812/3-ways-your-pet-can-heal-your-mind-and-body

      5、Pereira, JM & Fonte, D,. (2018) Pets enhance antidepressant pharmacotherapy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6、Wood, L & Martin, K et al. The Pet Factor-Companion Animals as a Conduit for Getting to Know People, Friendship Form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2015). PLOS One.

      7、Clemens, Roger. The Humanization of Pet Food. (2014). foodtechnology.

      —— 今日作者 ——

      涼爽

      -配圖-  來源于網絡

      -編輯-  梁嘉怡

      歡迎留言區評論互動

      “你養了什么寵物?”

      文章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編輯-yj-stu。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