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發布一起返還原物糾紛:
據悉,2021年6月,范先生在寵物店購得一只寵物貓,取名“小米”。2022年2月,因為私人原因,范先生通過微信與張女士溝通,將“小米”送至張女士處寄養,并陸續通過快遞方式將貓砂、貓糧等寵物用品送至張女士處。
2022年6月,范先生通過微信方式聯系張女士要求返還寵物貓,張女士則表示不要錢只要貓,并在訴訟過程中將寵物貓更名為“寶貝”,購買寵物醫療險并辦理寵物數字身份證來宣誓主權。
范先生稱:張女士看起來很有愛心,出于對“小米”的關心,不忍心讓“小米”寄養在籠子里,范先生經過深思熟慮后,將“小米”送往張女士處。這段時間很感謝張女士對“小米”的照顧,也會向張女士支付寄養期間的全部費用,但不能因為喜歡“小米”,就拒絕返還貓咪。
廣告他只是個小司機,伺候的卻是一個富太太,小人物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搖直上!×原告買貓轉賬記錄
原被告部分聊天記錄
張女士則辯稱:范先生并未對其寵物貓“小米”進行芯片注射或登記,無證據證明“寶貝”系其所有的寵物“小米”。而張女士可以提供購買寵物用品及治療費用發票證明其對“寶貝”的占有權,因此,其擁有涉案貓咪的所有權。她養貓咪付出的精力比范先生還要多,因此她有權得到貓咪的所有權。
奉賢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范先生通過買賣的方式取得涉案貓的所有權,系該貓的所有權人,依法對貓咪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范先生在本案中已經證明其將名為“小米”的貓咪送至張女士處寄養,現范先生要求返還,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張女士辯稱其所養名為“寶貝”的貓為其偶然所得并未提供相應依據,法院不予采信。
據此,奉賢區人民法院判決張女士返還貓咪。張女士不服,提起上訴,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表示,幫忙照看寄養的寵物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行為,但應當充分尊重寵物主人的權益。若照看期間對寵物產生感情,可以通過與寵物主人協商定期看望、商量延長寄養時間等方式解決,但不能成為拒絕返還的理由。
一、寵物寄養法律關系分析
隨著寵物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寵物寄養成為寵物主人的剛需,寵物主人若不方便照顧,可以將寵物寄養至商家或個人處,由商家或個人提供喂養和照料服務。通常來講,寵物主人和寄養方之間形成一種合同關系,雙方在履行寵物寄養行為中均應恪守義務。
寵物主人的主要義務:
1.支付寄養費用;
2.支付相關費用的義務,寵物生存必然會消耗物資,若寄養受托人墊付了食物、寵物用品、醫療費用等必要支出,寵物主人應當及時償還;
3.損失賠償責任,對于非因受托人疏忽下寵物造成的損失,應當及時予以賠償。
寄養受托人的主要義務:
1.對寵物的照顧義務,提供宜居環境、健康飲食與疾病及時治療等;
2.寵物情況及時告知義務,對于寵物遇到的突發情況,應當及時告知寵物主人;
3.寵物返還義務,在寵物主人請求返還或結束照顧時,不能拒絕退還。
二、提前簽訂書面協議維護各方權益
因寵物寄養而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其中有相當比例的糾紛系因寄養雙方未事先簽訂書面協議或約定不清,導致寄養解除時出現分歧,責任承擔難以確定。在此,法官提醒在寵物寄養時,應提前簽訂寄養協議,明確各方責任。
三、歸還時可主張寄養期間的必要費用
受托人在照料寵物期間,付出了精力和金錢,有權主張寄養期間的相關費用。一般來說,包括寄養期間的照料費用、寵物日常開銷、醫療費用,因寵物自身原因造成的損失等。因此,張女士可以向范先生另行主張貓咪花費的額外費用。
【來源:奉法尚賢公眾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