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愛寵人士增多,寵物數量也越來越多,衍生出現的寵物商店、寵物醫院也開始隨處可見,寵物經濟迅速升溫。其中,需求剛性大、消費支出高的寵物醫療更占據了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成了寵物消費中的“大頭”,甚至“寵物看病比人貴”。那么,寵物醫療行業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寵物醫療真的亂嗎?
不少愛寵人士都遇到過寵物醫院亂收費和高藥價的問題。而寵物主人并不知道,許多寵物醫院寵物醫師在從事寵物診療行為時,根本不具備執業資格,在用藥收費方面更無章法可言,常常是“隨心要價”,也沒有處方和藥物管理制度。在監管層面,昆明市只有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檢疫所,對于寵物醫院藥品和價格方面的監管仍是空白。
進了寵物醫院只能“言聽計從”
發燒打一針,80元;掏個耳朵,50元……對于將寵物視為家人的愛寵人士來說,只要能醫好寵物的病,花再多的錢也行。但越來越多的人卻發現,每次帶自家的寵物到寵物醫院,即使是很小的問題,都需要開藥,或是打針,給寵物治病的錢往往比給人看病還要貴很多。
寵物商店干起診療活
寵物醫院行業的現狀:門檻過低,寵物診療機構魚目混雜,從事寵物診療的大多數人并不具備獸醫師資格。或是由賣狗用品轉來開寵物醫院,或是只有理論水平,缺乏行醫經驗。
大多數寵物醫院其實并不具備動物診療資質,部分甚至沒有相關營業執照。很多寵物醫院都是由賣狗、或賣狗用品的店延伸出來的,設備都相對簡陋,衛生條件較差。對于寵物尿液、血液檢測設備幾乎沒有。由于沒有相應設備,對寵物疾病檢測大多是憑感覺和以往的經驗累積。也有部分寵物醫院,只有開設寵物醫院的人持有獸醫執業資格證,招聘來的其他人都沒有。對寵物診療時,不會出具看病處方和收費票據,許多愛寵人士都不知道自己寵物打的是什么針水。
國家農業部在2009年1月開始實施的《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中規定:
動物診療機構須具有布局合理的診療室、手術室、藥房等設施;具有診斷、手術、消毒、冷藏、常規化驗、污水處理等器械設備;具有1名以上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具有完善的診療服務、疫情報告、衛生消毒、獸藥處方、藥物和無害化處理等管理制度;從事動物顱腔、胸腔和腹腔手術的,還應當具備有手術臺、寵物DR或者B超等器械設備;具有3名以上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中還提到,設立動物診療機構需準備:
動物診療許可證申請表;動物診療場所地理方位圖、室內平面圖和各功能區布局圖;動物診療場所使用權證明;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設施設備清單;管理制度文本;執業獸醫和服務人員的健康證明材料。而目前大多數寵物醫院其實只具備寵物店的條件,即在申請營業執照時,只提交了只具備寵物店的動物防疫合格證,而沒有任何寵物醫療機構需具有的設施設備。
那么眼下,寵物主人又該如何挑選寵物醫院呢?
首先,要看醫院是否有懸掛營業執照和動物診療許可證,這是醫院正規與否的根本條件。其次可以了解一下醫生的資質和病例,觀察流程是否正規,正規醫院一般要先掛號、信息登記、簡述病情、安排合適的醫師等,各種票據齊全,費用清楚。第三,還要觀察環境,化驗室、手術室等是否整潔,設備是否齊全等,有無異味。
寵物看病為何比人貴
寵物看病比人貴,幾乎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既定事實。對此,獸醫們同意,也不同意。
藥價確實相對貴,這是因為獸藥的準入門檻非常高,一種新藥想批下來就需要數百萬元的費用,這還不包括前期的臨床,同時還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即便批下來了,獸藥的生產量也遠遠不及人藥的生產量,分攤到一支藥上的成本必然水漲船高。有的類似藥品,獸藥價格會是人用藥的10倍甚至50倍。”
除了藥貴,各式各樣的檢查、化驗費用也不菲。人檢查一次C反應蛋白25元左右,而小動物一次就要120元。同樣的道理,檢測動物C反應蛋白的機器成品量就少,試劑量也少,成本就上去了。人做一次C反應蛋白,成本幾元錢,但是小動物的成本在四五十元。有時給小動物采血還會遇到血量少、血樣不標準的情況,這被稱為錯誤率,需要重新采血,使用新的試劑,錯誤率甚至將近20%。
實際上,想知道寵物看病為何比人貴,在網上搜索一下,到這些好評、排名靠前的醫院看一看,很容易就得到答案。
社會上現有的寵物醫院基本上是民營醫院,屬于營利性商業機構,醫療器材也都是醫院自掏腰包購買的,政府沒有補貼。寵物醫療費用實行的是市場調價機制,供求關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寵物醫療收費標準的高低。某連鎖品牌寵物醫院的工作人員就稱,每一件設備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以及后面設備的更新,都是要攤到費用里去的。
此外,寵物醫生嚴重缺乏。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寵物醫院和專業度比較高的寵物醫生缺口比較大,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寵物看病需求。
寵物看病貴,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是很多人一開始就覺得它是小動物,但凡去醫院看病大多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病情,花費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心里就難以接受。
毋庸置疑的高價藥和化驗、私人投資的醫院體制、寵物醫生的缺口、心理上對動物醫療費用的“抵觸”,都讓寵物“看病貴”成了必然。
不過,更多執業獸醫也表示,一些黑診所也確確實實擾亂了市場,“有的大夫沒有技術,看什么都是小病,給點消炎藥,沒效果不見好,再換點藥開,幾次折騰下來,小病耽誤成大病,錢也沒少花。”
監管有待完善
很多城市已經沒有畜牧站,只有疾控中心和動物檢疫所,但是這兩個部門不具體管藥品;對于寵物醫院用藥收費的問題,無部門進行過限價和監管。
普通消費者對寵物醫療行業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寵物醫療項目的價格就由醫院說了算。即使是事后覺得寵物醫院多收費,但這是基于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雙向選擇,消費者也沒有辦法。
由于寵物藥品的價格一直處在監管空白的階段,寵物醫院收費的高低也尚未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失去了市場調節的價值。因而寵物主人在“貨比三家”后會發現,同樣的疫苗,A家180元一支,C家只要120元一支。
動物診療機構誠信經營行業聯盟
在沒有相關部門對寵物醫療機構進行監管的條件下,考慮行業自律是很好的,可以統一收費標準,既有利于消費者,更有利于行業發展,也避免了目前存在的惡性競爭、隨意報價等問題。但行業自律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在寵物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寵物消費很暴利,其定價是根據市場供需進行調節。只要是寵物醫療機構在治療時告知項目收費情況,且雙方達成自愿,就不存在“強買強賣”等行為,物價局、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也沒有辦法。
對于許多愛寵人士在給寵物看病時想避免“挨宰”行為,在這里提醒各位寵物主人,首先要看寵物醫院是否有相應的資格證。其次,只有多走訪幾家寵物醫院,對比一下收費標準,查看寵物醫院是否會出具相關看病處方、收費票據等,以便發生糾紛時有維權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