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星,連續創業者,曾任職宣亞國際創意總監、藍色光標電商副總裁、大衛之選聯合創始人,有12年快消品和
劉金星,連續創業者,曾任職宣亞國際創意總監、藍色光標電商副總裁、大衛之選聯合創始人,有12年快消品和電商管理經驗。
劉金星此前從事快消品渠道整合,曾參與的項目后來在新三板上市,估值8個億。然而,他漸漸發現了快銷品行業的弊端,想要調整方向。一方面,考慮到快消品的模式比較重、物流效率低,同時又非常看重品牌效應,沒有一定知名度就很難獲得市場的信任;另一方面劉金星發現“空巢青年”帶來了龐大的“孤獨經濟”。
當代年輕人23~33歲他們背井離鄉、獨自打拼,情感需要寄托,生活需要陪伴,渾身絨毛呆萌可愛的小貓小狗成了年輕人的首選。主人對寵物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無條件寵愛和寬容,不舍得給自己買東西,但舍得為“孩子”花錢。
2017年5月,他決定進入自認為極具成長性的快消市場——寵物食品,打造“阿飛和巴弟”品牌,給貓狗生產主食和零食。為研究寵物糧食的口味和用料配比,劉金星天天帶著團隊試吃狗糧貓糧。一個工廠就有40~50種樣品,大家在辦公室吃得嘎嘣作響,還要嘗試腥味濃重的魚罐頭。
運營一年之后,劉金星發現做主糧不如做寵物零食更具盈利空間。寵物主糧市場早已成為紅海。頭部品牌份額大,競爭激烈。主糧加工的流程復雜,需要取材、加工、膨化和磨粉等諸多工序,但是公司目前缺乏高質量上游和工業化流水線。
相對而言,寵物零食市場是一片藍海。國內寵物零食的頭部企業占據不到1%的市場份額,還有大量可開發的市場空間。
同時,中國有最大的禽類加工上游,可以作為寵物零食的原材料供應地和代工廠。華北平原每年提供大量高質量禽類尾料,主要指雞小胸。這類肉呈菱形,不易加工入味,基本作為尾料處理。由于價格便宜營養豐富,雞小胸是貓狗零食的主要原料之一。當地的加工廠直接就地取材,稍做輕加工就能將原料做成寵物零食。
與狗相比,年輕人更愛養貓也更愿意為貓咪花錢,所以劉金星鎖定了貓用零食市場。貓屬于舔食性動物,雖然罐頭的價格也比主食高20~30%,考慮到貓的飯量小,飲食挑剔節制,主人也不介意為貓多花錢。所以劉金星暫停狗糧產品線,專心生產零食伺候貓主子。
從陌生到熟悉,貓咪總是需要一點小禮物。如果家里來了一只新寵物,主人可以用鮮美的罐頭向它示好,贏得寵物的信任。貓長大以后會比較獨立,主人想擼貓的時候可以拿零食作為誘惑,幾塊錢一小包的零食就能輕易滿足貓和人的不同需求。
市面上的寵物主食都是通過膨化技術磨粉而成,保質期長,但養分流失嚴重,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良。而劉金星團隊的貓零食是以濕糧為主,口感鮮美,營養豐富,還可以解決貓不愛喝水的問題。現有的產品主要是罐頭類,新品還在不斷開發中。
劉金星與東南亞的魚類加工廠合作,利用當地盛產的原材料生產魚蝦罐頭。中國和東南亞關系融洽,此舉獲得了政府支持和補貼。下一步,公司計劃推進“貓零食的主食化”和“類人化產品”。產品將按照人類飲食的標準,采用更高級的原材料,打造多樣化的零食形狀,擴充更多口味,用營養豐富的貓罐頭取代傳統主食,相當于為貓咪們做“消費升級”。
國內貓零食品牌雜亂,銷量往往取決于銷售渠道的知名度,而好的渠道抽成不低。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戶的信任度,劉金星設計出阿飛和巴弟兩個性格豐富的寵物形象,以幽默風趣的故事情節吸引消費者目光。
他提供了一組數據:主人若購買進口貓干糧每月需要花費400~500元,國內貓干糧大致也需要200元。而阿飛和巴弟的濕糧卻只要300元左右。
國內大部分的貓零食產品差異化小,且質量不穩定。劉金星透露,大量的案例證明這類貓零食的生產廠商大多是從傳統食品代工廠轉型而來,負責人多是50來歲的土豪,他們對于不斷變化的寵物食品市場缺乏敏感度和判斷力。為了擴大盈利,他們往往選擇不斷壓低成本,最后導致銷量和質量持續下降。
線上的渠道包括淘寶、E寵、京東、唯品會和無人貨架。線下代理商主要包括寵物食品店、寵物美容院和寵物醫院。截止2018年5月貓罐頭的銷售額為120萬,在不斷貨的前提下,月銷售增長率約30%。總體而言,客單價平均200~300元,復購率約60%。
2018年1月份,公司獲得如川資本300萬天使輪融資。之后劉金星計劃啟動Pre-A輪融資,金額600~900萬,主要用于新品研發、線上渠道推廣和海外供應鏈拓展。
(本文來自鉛筆道)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