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商業咨詢平臺頭豹研究院于2019年7月發布了一份關于《2019年中國寵物藥行業概覽》的報告。文中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并且發展迅速的寵物藥市場之一。2014-2018年,中國寵物藥行業的市場規模從7.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12.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7%。未來五年,中國寵物藥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20.5%的年復合增長率繼續增長,并于2023年達到40.8億元人民幣。為此,小編根據報告內容整理了幾大要點,供大家參考了解中國寵物藥行業的相關情況。寵物藥定義與分類寵物藥狹義上專指給藥于寵物的藥品,廣義上泛指給藥并診治于寵物的藥品及服務。在使用目的方面,寵物藥使用主體以犬貓為主,通過藥物預防及治療寵物疾病,提高寵物疾病治愈率,保證寵物生理及心理健康,提升寵物生活質量。在臨床意義方面,寵物藥應用可為寵物新藥研發提供臨床數據,促進寵物新藥更迭升級。寵物藥按疾病部位或作用部位主要分為心腦血管藥、眼藥、肝臟藥、消化道藥及腎臟藥等;按藥物療效或給藥部位主要分為皮膚藥、呼吸藥、驅蟲藥、清潔藥、關節藥及保健藥等,在實際生活中多按藥物療效或給藥部位分類。
中國寵物藥行業三大發展歷程:
起步階段、穩步發展階段、可持續發展階段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及寵物數量增加,拉動寵物行業整體消費及醫療消費需求,促進寵物藥行業迅速發展。中國寵物藥行業先后經歷了起步階段、穩步發展階段及可持續發展階段等三個階段1)起步階段:2000 年及以前1992年9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寵物行業正式形成。成立之初,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開展各類宣傳,號召將寵物視為伴侶、親人,標志中國寵物動物福利理念(animal welfare)萌芽。動物福利理念泛指滿足動物基本自然需求以保障其生理及心理健康的理念,旨在悉心照料寵物并為其提供適宜住所場所及有效疾病防治。動物福利理念萌芽與普及使居民關注寵物健康,寵物藥行業隨之發展。1993年,瑪氏、皇家等國際寵物品牌巨頭開始布局中國市場,填補中國寵物行業空白,引導寵物行業細分領域發展。2000年5月,德國知名制藥企業拜耳入局中國寵物藥市場,為寵物藥行業商業化發展布局。隨后,寵物日常消費品及醫療用品開始商業化,中國首批寵物藥品及寵物用品零售商店出現于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為寵物藥行業積累發展渠道。2)快速發展階段:2001年-2015年2001年,中國寵物數量開始強勢增長,為寵物藥需求奠定基礎。2003年前后,中國出現寵物產品生產制造工廠,規模化生產寵物產品,為寵物藥生產研發提供思路。2006年,中國出現寵物醫療機構、寵物養殖機構等商業化機構場所,帶動寵物藥行業發展。2006年,互聯網快速增長,期間涌現了一批寵物醫療線上服務平臺,促進寵物藥行業在互聯網潮流中交互。2009年前后,中國人口結構逐漸轉變,并且人均GDP持續上升,老齡化、消費升級增加居民養寵需求,拉動寵物藥行業需求。2015年,更多資本涌入寵物行業,開始布局寵物行業各細分領域,向寵物藥行業注入活力。3)可持續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2016-2017年,瑞鵬股份、佩蒂股份及中寵股份等寵物食品、醫療企業厚積薄發,集中掛牌上市,帶動包括寵物藥行業在內的全產業鏈發展,寵物經濟趨于成熟。同時,寵物平臺上共享經濟興起,新型商業服務模式“云養寵”贏得非養寵人群青睞,擴大寵物消費人群,利好寵物藥行業。2019年,寵物藥“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顯現,持續發酵,主導市場向好。寵物藥在寵物健康領域作用凸顯,商業模式逐漸成熟、種類不斷豐富,品種擴充及服務領域廣泛有利于寵物藥行業可持續發展。中國寵物藥行業的市場規模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并且發展迅速的寵物藥市場之一。得益于社會經濟發展,寵物藥行業也隨之擁有廣闊發展空間。2014-2018年,中國寵物藥行業的市場規模從7.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12.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7%。未來五年(2019-2023年),中國寵物藥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20.5%的年復合增長率繼續增長,并于2023年達到40.8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寵物藥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主要基于以下三個因素驅動:1)動物福利理念普及:中國寵物數量走高及互聯網公益性寵物平臺發展使動物福利理念普及,提升養寵人群對寵物的醫療健康意識,增加寵物醫療消費支出,促進寵物藥行業發展。2)人均GDP產值提升:對標發達國家,中國養寵滲透率低,人均GDP產值上升有望帶動寵物人士消費升級,增加養寵滲透率,增強寵物藥消費購買力,利好寵物藥行業。3)政策及資本利好:政策方面,中國政府相繼出臺獸藥行業規范及監督措施,保障寵物藥行業健康發展;資本方面,大額資本注資寵物醫療行業驅動寵物藥行業高速發展。中國寵物藥行業的產業鏈第一,上游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負責供應原料藥至中游生產研發企業,為寵物藥生產研發企業提供基礎服務。上游整體議價水平低,有專利技術及市場供給兩方面因素:1)專利及技術方面:市面上寵物藥分為專利藥與非專利藥。專利藥指在專利保護期內的藥物,由研發生產專利藥企業生產。為保護專利產權及技術知識,供應于專利藥的原料藥多為企業自主制作儲備,該部分原料藥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非專利藥指專利保護期過后,由其余企業生產研發的專利藥仿制藥,供應于非專利藥的原料藥多從上游原料藥供應商處獲得。在上游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中,30%為外國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70%為中國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主要供應非專利藥原料藥。專利過期后,專利藥失去壟斷市場,中游寵物藥研產企業可生產及銷售對應仿制藥,加大非專利藥原料藥供應需求,為上游非專利藥原料藥供應商創造市場需求。但市場為完全競爭,競爭激烈,并且非專利藥原料藥生產成本低、技術含量小,造成上游非專利藥原料藥供應商議價能力差。2)市場供給方面:寵物藥行業市場缺口大,除驅蟲藥等特殊領域被外資企業壟斷外,其余領域市場競爭尚未飽和。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與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關系緊密,伴隨寵物藥新藥研發趨勢顯現,為上游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帶來機遇,有符合規范市場要求的高質量寵物藥原料藥供應商將脫穎而出,助于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開展長期合作并獲其認可,提升自身議價能力。第二,中國寵物藥行業產業鏈下游包括消費場所及消費終端。消費場所分為線下渠道(寵物醫療機構,如寵物醫院、寵物店)及線上渠道(網絡消費平臺,如京東、天貓、波奇商城)。消費終端指購買寵物藥的養寵人群。1)從消費場所來看:線下渠道:寵物醫療機構。截至2018年,寵物醫療機構總數已突破11000家,并保持連鎖化發展趨勢。寵物醫療機構主要從需求側驅動中游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發展。在養寵人群產生寵物診療需求后,寵物醫療機構開具藥品,帶動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藥品供給。醫療機構使用的寵物藥價位不同造成議價能力不同。高端寵物藥品多為專利藥,技術含量高且制作工藝復雜,對藥品質量、療效及毒副作用標準均有極高要求,因而成本高且售價高,寵物醫療機構議價能力低。低端寵物藥品多為非專利藥,品牌眾多且種類多樣,技術含量低且制作工藝簡單,藥品質量標準參差不齊,因而成本低售價低,寵物醫療機構議價能力高。此外,寵物醫療機構診療水平不同造成獸醫專業性差距大,選擇正規寵物醫療機構合作將利于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積累用戶口碑。線上渠道:網絡消費平臺。線上渠道售賣的藥品是已在線下推廣及應用2年以上的成熟藥品,安全性高且認可度高,養寵人群可借助網絡平臺自行購買。網絡消費平臺渠道成本低,無店面成本,中間環節少,可利用活動促銷等價格優勢拉動養寵人士購買。此外,網絡平臺投放廣告營銷成本較傳統渠道小,并且易吸引潛在客戶群體,受眾明確、痛點清晰的網絡廣告可助于寵物研發生產企業提升銷量。2)消費終端報告指出,2018年,養寵人群寵物開銷超5,000元,較2017年上漲700元,養寵人群購買力逐年增強。用戶畫像顯示,養寵人群年齡集中在80及90后,以女性為主,學歷集中本科及以上,收入來源穩定,購買力強。該類用戶文化程度高,寵物健康保護及新鮮事物接受意識強,價格敏感性低,更易購買高價優質寵物藥,驅動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研制高端產品,以增強盈利水平。中國寵物藥行業兩大制約因素:
研發水平不足、藥品品類廣度及專度有待提高第一是研發水平不足。中國寵物藥研發企業研發水平低,創新力不足,限制行業進步發展。導致中國寵物藥研發企業研發水平不足的原因包括:1)新藥研發申報時間長:通過對行業內有著十余年寵物藥從業經驗的行業專家訪談得知,長周期的新藥研發申報制約企業研發水平。寵物新藥品研發時間為5年,其中包括1年的申報審核時間,造成2014年研發申報的寵物新藥品在2019年方能進入市場。寵物藥品研發企業需先對藥品進行研究設計,經毒理、病理及藥效等臨床試驗成功后才可進行申報。專家表示,大規模研發投入及長時間政策審批流程為寵物藥品企業申報及研發造成困擾,導致新藥批準數量少,市面上寵物藥品單一,對寵物藥行業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2)投資回報較久:新藥銷量及口碑需長期積累,制約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加重研發投入困難。企業在申報審批通過后,仍需投入巨額資金及漫長時間進行規模化生產、擴充銷售渠道及宣傳新藥。投資回報時間較久限制企業資金回流水平,使其在寵物藥市場處于被動局面,削弱其創新能力。3)專業人才缺乏:人才是寵物藥創新研發的基礎。寵物藥專業屬于冷門學科,開設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少,培養人才數量有限。在研發高強度的工作下,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削弱了專業人才從業意愿,造成人才匱乏,限制企業研發水平。第二是藥品品類廣度及專度有待提高。中國寵物藥行業為社會發展逐漸成熟且多元化后的新興行業,目前尚未成熟。寵物常用藥種類雜亂,并且缺乏寵物疑難疾病專用藥,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1)常用藥種類繁多且質量參差不齊:常用寵物藥品主要指寵物用皮膚洗劑、寵物外用消炎藥、寵物用葡萄糖等常規用藥,特點為價格低廉,適應癥廣泛。市面上此類藥品競品眾多,品牌種類繁雜,缺少高知名度品牌。競爭分散導致常用寵物藥品質量參差不齊,少數劣質藥品靠低價混跡其中。不同于驅蟲藥領域的市場壟斷及高知名度,常用藥品尚未形成品牌效應,低知名度令消費者陌生,無法分辨療效甚至真偽,不利于企業及寵物藥行業發展。未來伴隨網絡發展,企業可借助媒介平臺,定期邀請業內專家,舉行線上用藥知識講座以普及藥品鑒別與合理用藥知識,間接宣傳自身產品,提升消費者品牌信賴度及寵物用藥安全性。此外,企業可通過商業合作形成品牌效應,加深品牌影響力,如多方位與渠道商開展商業合作,擴大渠道銷售優勢;或利用多樣化廣告形式,與主流或大V媒體開展合作推廣,向痛點用戶進行營銷等。2)缺乏寵物疑難疾病專用藥:少數寵物疑難疾病一直為寵物診療難點。疑難疾病特點為病情復雜且變種多,不僅要求寵物專藥療效好、副作用小,同時要求專藥不斷升級更新以防止疾病變種。受限于高昂的研發成本,臨床上針對寵物疑難疾病的藥品寥寥無幾,寵物疑難疾病(如寵物心血管疑難疾病)多以人藥寵用方式給藥。因生物構造差異,該類給藥方式風險大,對寵物健康危害大。寵物藥行業需改變現有研發投入低及品種單一的制約因素,通過深度產研結合及融資等提升研發水平,以合法化的人藥轉寵藥方式擴充寵物疑難疾病用藥品類。中國寵物藥行業相關政策:行業審批、行業監管、行業規范1)行業審批政策2)行業監管政策3)行業規范政策中國寵物藥行業三大發展趨勢
專藥研發、新零售、下沉市場第一,寵物專藥研發。中國寵物雖數量增長且居住環境改善,但寵物醫療及寵物藥的發展卻相對滯緩。當寵物患病時,因寵物專藥種類不足,缺少特定治療藥物,導致寵物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藥物治療,延誤病情,危及生命。寵物專藥優勢顯現,不同于人藥寵用毒副作用大、劑量劑型難把控,寵物專藥劑量易于控制、療效好、副作用小并且合法,因此寵物專藥研發迫在眉睫。寵物專藥研發將向細化品類、深化療效、最大化利用藥品資源三個方向發展。1)細化寵物專藥品類市場向好帶動寵物醫療向細分診療過渡,寵物醫療機構逐漸細分門診,即從單一的寵物全科門診,分化為外科、內科、心血管科等門診。細分診療趨勢下,提升獸醫專業技術水平及診療質量,并為細分病癥的寵物專藥提供發展空間,為寵物藥研發生產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機遇。2)深化寵物專藥療效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例,數量劇增的寵物在幾年后成為高齡寵物,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心腦血管藥需求顯著增加。但寵物專藥研發成本大,寵物藥市場暫無療效好的寵物心血管藥,加劇市場缺口。未來,寵物藥研發生產實力進步,技術升級可節約研發成本,使企業有望專注寵物專藥療效,深化發展。3)最大化利用人藥轉寵藥藥品資源2000年3月,原藥監局及原農業部共同出臺《關于切實加強藥品獸藥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規定人藥轉寵藥范圍為滿足國家獸藥標準且為農業部專業標準收載的品種。通過對行業內具有多年寵物藥從業經驗的行業專家訪談得知,中國雖禁止人藥寵用,但允許人藥轉寵藥研發。專家認為,在科學分析人藥轉寵藥可行性后,積極研發人藥轉寵藥的藥物,使其合法化,助于豐富寵物藥品類,驅動行業發展。第二是“線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線上+線下”新零售指寵物藥企業同時借助線上渠道的網絡銷售平臺(如天貓、波奇商城)及線下渠道的寵物醫療機構(如寵物醫院、連鎖寵物店)使消費者購買寵物藥品。“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較傳統零售模式,其商業模式發展主要體現在品牌營銷、內容營銷、零售模式三方面。1)品牌營銷:新零售模式不僅利于知名品牌擴大營銷市場,同樣利于優質品牌積累口碑。在線上渠道方面,知名品牌因銷售規模大,藥品療效穩定,可利用已沉淀的用戶口碑及價格優勢鞏固市場,后者可憑借市場空間尚未飽和的新藥品針對性地向痛點用戶推廣。在線下渠道方面,企業可依托品牌特性,積極與線下渠道合作以協同互利。2)內容營銷:互聯網快速發展,寵物醫藥自媒體(如寵物公益性平臺)應運而生。伴隨寵物醫藥自媒體網絡影響力增強,其科普文章傳播性強,閱讀受眾多。企業可借助此類媒介,為寵物藥需求者精準傳遞信息,啟發其了解藥品信息,引導其按需購買。3)零售模式變化:“線上+線下”新零售融合寵物藥銷售主流渠道,打破傳統銷售模式限制,線上渠道便捷性助于開拓客源,線下渠道體驗性助于培養消費者黏性。新零售模式是寵物藥行業發展向好的體現之一,對寵物藥銷量及市場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第三是行業市場向二三線城市下沉。二三線城市快速發展、經濟提速,寵物藥市場的潛在消費者將轉變為實際消費者,推動寵物藥行業市場下沉。1)經濟驅動方面:二三線城市養寵人群的寵物醫療消費支出及消費規模弱于一線城市,但差距縮小。2018年,二三線城市養寵人群平均年度寵物醫療花費為1,520元,僅低于一線城市約200元。伴隨二三線城市經濟增長、養寵觀念進步,養寵人群數量將迅速增加,寵物醫療消費意愿也隨之增加,為寵物醫療及寵物藥行業創造巨大商機。2)養寵人群飼養結構方面:地域差異造成飼養結構差異。不同于一線城市單身獨身人群多,二三線城市單身獨身人群少,主要以家庭單位為養寵形式。2017年,已婚且小孩年齡0-18歲的家庭養寵比例由35.3%上升至60.1%,上升約25個百分點。因家庭養寵成員多,家庭各成員可互補時間和精力,更及時地發現寵物健康問題,帶動寵物醫療及寵物藥需求。3)寵物醫療機構數量方面:連鎖型寵物醫療機構有望在二三線城市開拓市場帶動寵物藥行業發展:一方面,一線城市物價及租金上漲,邊際成本擴大,出現擠出效應,寵物連鎖醫療機構開始向二三線城市擴張;另一方面,二三線城市醫療機構連鎖化程度低,連鎖化意識不強,助于一線城市的寵物連鎖醫療機構下沉,滲透二三線城市市場。PS:如需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寵物藥行業概覽》完整文件內容,歡迎到寵業家官方QQ群(894065663)下載使用。作者
雕兄
寵業家合伙人版權
?copyrights
寵物行業觀察刊載本文旨在為寵物行業從業者提供信息參考,文中所涉內容不代表寵物行業觀察觀點。圖片授權:pixabay(開源) / 阿里云圖庫(商用)字體授權:思源字體(開源) / 字魂字庫(商用)關于
寵物行業觀察
寵業家旗下媒體矩陣成員,國內最早的寵物行業自媒體之一。旨在分享寵業人的思考和態度,我們鼓勵百家爭鳴,接受各種有情、有料、有趣的投稿,投稿請郵件:mail@chongye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