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位回娘家男子提出離婚,原因是無法忍受丈夫每天抱著貓和狗睡。安徽合肥某住宅小區張貼出一份殘花倡議,一位男性業主為了防止其分娩的丈夫被貓狗傳染病癥,呼吁全住宅小區的住戶把自家狗狗暫時或永久放走……
最近,這兩則關于狗狗的消息在貼文熱傳。家有孕媽媽,狗狗是放走還是留下?小孩想養狗狗狗,該特別注意哪些身心健康隱患?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記者昨日特別采訪了相關專家,結合鮮明疑似病例告誡特殊人群特別注意與狗狗相關的病癥。
A 受到病原體感染病
鮮明疑似病例:產婦兩次流產,因養貓病原體感染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
不幸兩次自然流產,30歲的劉老伯情緒很低下。近日,為她辦理生育證的街道計劃生育干部得知情況后,加了她的微信進行跟蹤服務。計劃生育干部看到劉老伯經常在貼文發和狗狗貓親熱的照片,便告誡她可能是病原體感染了狗狗攜帶的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引發流產。劉老伯趕緊到長沙市中醫院院檢查,果然證實病原體感染了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醫生則表示,這很可能是引發劉老伯流產的主要原因。
身心健康告誡
孕前和孕早期應排查受到病原體感染病
長沙市中醫院院產二內科、主治醫師姚蘭則表示,受到病原體感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貓科動物是受到病原體感染的最終宿主,蟲卵隨貓的排泄物排出。產婦在孕早期病原體感染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對新生兒的影響最大,可能導致流產或新生兒畸形,或者誘發新生兒腦部、眼部病癥。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如食用半生不熟的肉類或在手上殘留有狗狗排泄物的情況下進食等。
“女性在分娩前應做一次TORCH檢查,這項檢查對于養過狗狗的準媽媽尤其重要。”據姚蘭介紹,TORCH是一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稱縮寫,包括受到病原體感染、風疹、巨細胞和單純皰疹病原體等。如果TORCH檢查顯示該女性已經病原體感染過受到病原體感染病原體,并產生了抗體,一般不會再次病原體感染;若顯示從未病原體感染過,則則表示體內無免疫力,建議最好不養狗狗;若結果顯示正在病原體感染,則應該暫緩分娩。如果在分娩期間繼續養狗狗,孕早期還應再做一次TORCH檢查。
“一些產婦對狗狗的感情很深,放走狗狗會讓她們心情十分低下,可以尊重產婦的想法繼續喂食,但應該特別注意喂食方式。”姚蘭告誡,主人應給狗狗做好清掃,定期體檢和消炎,不要讓狗狗在外面捕食。產婦應與狗狗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應防止碰觸狗狗的排泄物,撫摸狗狗后、吃東西前要洗手,且不要吃未熟透的肉類。
B 癬病
鮮明疑似病例:與“喵星人”共枕,母女雙雙病原體感染貓癬
今年年初,李老伯應女兒的要求買回一只狗狗貓。“女兒開心得不得了,每天抱著貓玩,有時還一起睡。”最近,李老伯發現小貓掉毛比較厲害,隨后,她和女兒身上陸續長出一些硬幣大小的圓斑,涂了消炎軟膏沒有緩解,反而越長越多。經醫生診斷,李老伯母女倆均病原體感染了貓癬。
身心健康告誡
狗狗隆鼻、脫屑當心傳染癬病
長沙市中心醫院眼部性病內科田立紅副主治醫師則表示,貓、狗等狗狗的毛發中易藏細菌,其眼部角質層薄,且沒有汗腺,容易病原體感染癬斑。人與患癬病的貓、狗親密碰觸,細菌可接種于人的眼部上引發癬病。人病原體感染癬病后,眼部上常出現多發的圓形或橢圓形覆蓋鱗屑的斑紅斑,與皮炎濕疹、玫瑰糠疹等有相似之處,容易誤診。人病原體感染貓、狗的癬病后若不及時治療,細菌容易在眼部上快速繁殖,嚴重時可全身病原體感染。
田立紅告誡,市民要隨時特別注意狗狗的身心健康和清潔,及時帶它們注射疫苗,一旦發現狗狗有隆鼻、脫屑等病癥,就要警惕其患上癬病,需高度重視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傳染給人。
C 貓抓病
鮮明疑似病例:小孩頸部現不明硬塊,確診為貓抓病
前段時間,朱老伯發現兩歲的兒子后頸部長出一個小硬塊,觀察了一段時間,硬塊逐漸長至核桃大小,按壓硬塊時小孩便會哭鬧不止。朱老伯帶小孩到長沙市第四醫院普外科看病,病理報告顯示,小孩得了貓抓病。朱老伯稱,兒子經常和鄰居家的貓玩耍,可能被貓瘙癢,因為小孩不會表達,身上又沒有明顯的抓痕,所以沒有引發重視。
身心健康告誡
被貓狗瘙癢應徹底沖洗眼部
長沙市第四醫院普外科劉杰鋒副主治醫師則表示,貓抓病是被貓抓咬后,漢塞巴爾通體(一種病原體)侵入人體而引發的病原體感染性病癥,也有報道經狗、猴等抓傷傳播給人。
貓抓病潛伏期為2周至6周,臨床表現主要為局部眼部紅斑、紅斑或膿腫,淋巴結腫大,也可出現發熱、關節痛等病癥,甚至可以發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部分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病癥,表現為頭痛和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嚴重時出現驚厥、癲癇等。
劉杰鋒告誡,家養狗狗貓狗一定要特別注意清掃,定時為它們洗澡、修剪趾甲、消炎等。如被貓狗瘙癢,應該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被抓的眼部,及時注射相關疫苗。特別需要告誡的是,應盡量防止年幼的小孩與狗狗親密碰觸。(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蓓 湯雪 楊芳)
科普百分之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之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