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業家定下一種小目標:投出一種狗狗藥。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獵云網,作者 | 孫媛
今年1月,狗狗醫療保健頸部民營企業很是熱鬧。
先是瑞派宣布完成蒙牛的D+輪融資,再到超級禿鷹新瑞鵬赴美遞表,時間僅僅隔了12天。
一級消費市場各路民資助推下,亞洲地區狗狗療養院顯然在快速IPO進程,頸部效應加劇、連鎖集中趨勢下,想再投出一種狗狗療養院禿鷹壓力可想而知。但看狗狗賽車場的企業家也并沒閑著,有趣的是,在狗狗療養院過于“昂貴”的投資價格下,他們正不約而同地看向狗狗藥。
魔鬼灣創投合伙人老汪(汪震宇)就是其中之一,自從去年年中跟一種從做狗狗療養院轉型狗狗藥的優秀的高校工程項目組接觸,老汪就癡迷于接觸狗狗藥工程項目,半年看了近10個,目標直指“投出一種狗狗藥”。
具體來說,這個工程項目從做狗狗療養院出發,工程項目組敏銳地意識到了狗狗藥的價值和消費市場空間、使用者市場需求的演變。在老汪看來,從一線狗狗醫療保健的實際應用情景里邊,洞察了使用者、醫生、療養院的市場需求演變和工序之間的錯配,這個從市場需求端長出來的工程項目,基于對實際應用情景的理解,商品管道也具有相當差異性。
但即便如此,老汪卻至今沒能做下投資決策。他不禁感慨,“消費市場不小,挑戰很大。”
狗狗療養院快速IPO,狗狗藥機會也來了
狗狗賽車場,近年來一直是民資的關注點,甚至在VC投不動消費的過去三年,狗狗作為消費的子賽車場在消費市場端和民資端反應依然不錯。
早在2016年,魔鬼灣工程項目組就投過狗狗在線健康咨詢服務萌爪醫生,這家公司一年后就被騰訊投資,最后被新希望并購;再到2021年,魔鬼灣工程項目組又投資了狗狗智能硬件頸部工程項目有陪狗狗。后者獲得了挑戰者民資、阿米巴等機構的多輪融資。魔鬼灣對狗狗賽車場,可謂是重點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老汪注意到在整個狗狗行業龍頭構成里面,食品用具先行,但隨著整個亞洲地區狗狗進入到人口老齡化階段和使用者消費觀念的逐步演變,醫療保健市場需求會隨著規模放大趨于普遍,且具有一定剛性。在行業龍頭結構的成熟度先后順序上,他判斷醫療保健會滯后于食品和用具,但這兩年逐步會進入到成長期和爆發期。
“就2020年公開數據上看,亞洲動保領域CR5高達54%。國外像碩騰百億美元消費市場規模的公司,一半以上收入貢獻來自于狗狗,從這個角度上看,狗狗藥消費市場空間已經打開,且被驗證。”
同時,亞洲地區目前高端消費市場的療養院醫藥幾乎全被外資國際品牌所把持,而海正動保準備IPO的步伐,也讓老汪感受到要解決這一現況,國產平替上有很大的機會。而狗狗醫療保健的消費屬性從中長遠角度看,受政策因素干預的風險也會更低。
而這里面,亞洲地區玩者可分為兩類。
一類就是傳統做動保的民營企業,譬如碩騰、海正,從人醫業務拓展到動保業務,再從動保里剝離狗狗業務;另一類則為近幾年的科學家創業,或者基于一些高校技術來做的成果轉化,也是企業家可觸達的投資正股。
令老汪感到有意思的事,這兩類玩者包括研發進展在內的商品管道基本上都是近三年左右,很少有5年以上。
“我理解這跟產業本身的成熟先后順序有關系,就像我們20年前很難想象狗狗消費市場會起來,從食品用具到狗狗醫療保健,從狗狗實體店療養院往前推一步,將狗狗藥研發開始提上議程,這里存在一種持續發展的階段問題。”
雖然在老汪看來,狗狗療養院由于并購快速和民資推動,消費市場格局變化下投融資準入門檻已大幅提升,但狗狗藥從國外的經驗上看,也依然消費市場不小、極具挑戰,主要為以下三點。
一是相比實體店的狗狗療養院,寵藥由于統一性標準化程度更高,和受國別、文化差異的影響很小,其在亞洲的領域滲透率更高。這就導致再過10年-20年,由于領域滲透率高,亞洲頸部民營企業會拉開更大的差距,導致所有試圖進入這個領域的新玩者都面臨著“對抗”巨頭的挑戰。
二是狗狗藥自身準入門檻不低。老汪表示,藥物的整個研發周期從立項開始拿到證就要三四年,甚至也取決于具體的商品管道的差異,再到推向消費市場,整個資金技術投入和準入門檻,跟人醫的創新藥研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三是強平臺技能。首先是實體店療養院端滲透技能,最終狗狗藥的消費大部分會通過這個情景出去,醫生的話語權會非常重,實體店療養院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平臺。
“我認為狗狗藥核心在于技術差異性,其次就是平臺技能。未來5年,它不光在狗狗賽車場里,也甚至在整個大消費領域里,可能都屬于少部分結構化的具有增長確定性前景的一種行業龍頭賽車場,但對玩者的總體技能要求并不低。”
領域且是初期,VC觀望卻難出手
和老汪一樣,華映民資高級投資經理湯曉旭也看好狗狗藥的發展機遇。在她看來,狗狗賽車場存在著不少機會,譬如食品用具、智能硬件、狗狗藥,今年很期待在這些領域見到優秀的企業家。
隨著養寵的人越來越多,滲透率不斷上升,人多自然也就催生更多商品市場需求出現。華映前幾年就投資了狗狗食品國際品牌衛仕和清潔用具再三,未來還會沿著狗狗賽車場繼續布局。她表示,“狗狗藥是一直在看的方向,亞洲地區也需要有更好的藥去治療狗狗一些比較常見的疾病。”
可見,對于狗狗藥,消費市場有市場需求,VC也很心動,但不行動的背后,除了缺少一種好的投資正股外,還有一種關鍵因素:領域且是初期。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從亞洲動保領域競爭格局上看,據統計,2019年亞洲前五大動保民營企業市場占有率為43.7%,碩騰為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民營企業,占比13.4%,其他四家民營企業分別是勃林格殷格翰、默沙東、禮藍和愛德士,消費市場占有率分別為9.5%、9.3%、6.6%、4.9%。
與之相對的是,2020年我國農藥領域TOP8民營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22.4%,消費市場占有率較小,其中中牧股份為領域龍頭,占比為3.9%。
老汪坦言,從亞洲頸部公司的體量和中國頸部民營企業的營收規模上看,可以看到目前亞洲地區領域天花板,更何況絕大部分狗狗藥基本上未形成較大的規模銷售,管道有很多在研發報批中,總體來說還是屬于非常早期。
與此同時,投資決策難點的另一種因素,是一般VC和嚴肅醫療保健接觸不多,從而對醫療保健技術差異性的壁壘和深度相對缺乏。但為了能更好地投出一種狗狗藥正股,老汪也沒少和做創新藥投資的朋友請教,為自己的消費角度投資做輔助。
“狗狗藥相對人藥來說是降維,消費屬性可能會比醫療保健屬性更重。同時它也不需要進療養院或集采,使得消費VC也能夠嘗試去觸碰狗狗醫療保健賽車場,為很多偏醫療保健、學術背景的創始工程項目組帶去很多消費方向的創新經驗。”
現階段,在老汪看來,結合寵藥這一行業龍頭賽車場面臨增長的格局和態勢,具備技術儲備核心技能的民營企業最可能跑出來,與此同時,大部分創業工程項目組依然面臨同質化難解的問題。
“狗狗領域的企業家自己首先要養狗狗,才能足夠近、在終端一線感知特定使用者市場需求。基于使用者理解,才有可能形成整個研發策略的差異度。譬如過去大家同樣做智能貓砂盆,但不同的工程項目組可能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老汪從其初步研究上看,雖然狗狗藥消費市場未來前景較好,但如果民營企業不能夠在商品或平臺打造層面有相當差異度,那最終消費市場可能跟玩者無緣。
此外,從早期風險投資機構的角度來說,老汪又覺得狗狗藥跟一般的消費品有所不同,這也會使得消費VC的投資策略會有所變化,特別看重國際品牌化的程度和消費市場未來滲透率的潛力。
“消費里面有很多商品線是天然去中心化的,但也有一些商品線有很大集中效應。實體店療養院有滲透率,線上藥物則滲透率更強,因為它超越了實體店物理情景的制約,可能是在大消費賽車場里面,少數未來會有非常強滲透率可能性的一種商品線。”
人口老齡化引爆百億消費市場,狗狗藥能否打響寵醫下半場?
狗狗藥且是初期的現實下,一種百億級消費市場正在狗狗人口老齡化時代下悄然孕育。
艾瑞咨詢根據狗民網2019年的調研數據推算,若不考慮犬貓死亡等因素影響,到2025年,以8-14歲計,進入老年人期的犬數量可達約3247萬頭;以8-16歲計,老年人貓的數量可達到約2118萬頭,總計5365萬頭。以每年約1100元/只的平均醫療保健消費水平進行估算,這5365萬頭老年人犬貓可帶來約590億元的狗狗醫療保健消費市場空間。如考慮老年人犬貓更高的醫療保健消費,意味著消費市場規模將超百億。
消費市場機會之大,一方面是以新瑞鵬集團和瑞派狗狗療養院為代表的連鎖型狗狗療養院受到民資熱捧,自2015年至今,均已融資多輪。公開資料顯示,新瑞鵬集團的估值高達300億人民幣,瑞派狗狗療養院估值也超100億元,率先跑出。
而另一方面,隨著狗狗療養院連鎖化發展的趨勢逐漸清晰,科學養寵和狗狗人口老齡化趨勢之下,市場需求端增長也必然帶動供給端狗狗藥物(包括藥物)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狗狗療養院連鎖化進程之下,集團藥物集采等行為也會進一步助推狗狗藥企的規模化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在狗狗醫療保健消費市場的狗狗藥物和狗狗藥物這兩大板塊中,超過70%的狗狗藥物消費市場占有率和90%的狗狗藥物消費市場占有率均被外資國際品牌壟斷。進口藥物和藥物有著更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在藥物種類上要明顯豐富于國產藥物。
2017年4月,農業農村部整理并公布了可用于狗狗的藥物目錄,一共僅有182種,而據漢維生物報道,美國當時可用于犬、貓的藥物有超過400種。2020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放寬部分狗狗用藥注冊的臨床資料要求,并制定了人用藥轉狗狗用藥的相關規定。可預見,亞洲地區狗狗用新農藥生產上市步伐或將快速,以滿足狗狗診療市場需求。
看到國產平替這一苗頭,頸部民營企業早已先行一步,率先卡位。
以瑞普生物為例,旗下有10個農藥GMP生產基地,對狗狗藥的年研究經費投入超1.5億元,現有在研工程項目涵蓋犬貓藥物、復方驅蟲藥、手術鎮痛類商品、肝腎疾病類、慢性代謝病類新藥商品。值得注意的是,瑞普生物董事長李守軍還是瑞派狗狗療養院創始人。
去年,瑞普還投資了E寵商城,從寵藥到狗狗療養院再到狗狗電商,可謂從研發到銷售平臺一氣呵成,打造產業消費閉環。
狗狗健康國際品牌中博綠亞也在成立16年后,于去年4月完成公司首輪融資——朝云集團投資的戰略融資,快速其狗狗保健品、狗狗藥的研發。依托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研發優勢,其旗下擁有“小寵”、“安利達”自有狗狗藥物/保健品國際品牌。
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2年狗狗醫療保健領域共有10筆融資,而狗狗藥融資僅為中博綠亞一家。
前有長時間周期、高資金投入的研發準入門檻,后有海內外巨頭攔路,企業家自然苦于尋找到好的投資正股,而企業家也面臨著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正如老汪所言,消費市場需要一定時間,整個賽車場的成熟首先取決于市場需求端,而供給端逐步培育也需要周期。
至于在巨頭圍剿中,寵藥創企是否能彎道超車,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