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稱為中國寵物醫療元年,
一個寵物半個兒,但常常有寵主
因為難以承擔高昂看病費用,
不得不將寵物遺棄。
那寵物保險的春天還有多遠?
1
給人買保險的意識,
仍在努力普及中,
給寵物也買保險,
是否太過于先鋒?
2
在寵物行業成熟的發達國家,
寵物保險投保率一般在40%-50%水平。
英國是寵物保險的第一大市場,保費收入過億。
日本共有10家保險機構提供寵物保險業務,
可以給達到一定年齡的寵物“報銷”
從一半到90%的醫療費。
相比之下,國內寵物保險市場可謂
小荷才露尖尖角。
3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
中國就有了最早的寵物保險
2004年,華泰保險推出國內首個“寵物險”:
“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
以附加險的形式,將寵物責任納入了保障范圍。
4
北京市惟一一款以主險形式出現的
《北京市犬主責任保險》
誕生于2005年,
由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推出。
2008年,深圳太平保險公司
推出了一份寵物第三方責任險。
5
2014年
PICC中國人保推出家庭寵物健康醫療保障計劃。
也就是寵樂保。
此款保險,開展城市包括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低至450元起,
涵蓋的疾病約20大類132種疾病,小到腸炎,大到癌癥。
可承保貓、小型犬、中型犬、大型犬、特殊犬。
6
中國平安則推出了“寵物寶”計劃
最多116項醫療保障范圍廣,
診療、檢測、麻醉費用全覆蓋。
據平安財險公布的數據,
目前已有逾2萬只寵物正在享受寵物醫療保險。
7
今年4月,由瑞派股份和平安產險聯合
推出了雙方合作產品--平安寵物醫療保險,
該產品最高涵蓋116項報銷項目,
最高可獲2萬元理賠金額,最低只需380元,
寵物主可隨時到定點醫院由專人指引體驗投保。
8
相比國外,中國寵物保險市場正在起步,
但三座大山仍攔在前面:
信息不對稱騙保多:
險企與醫院存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
國內寵物發病率、丟失率等數據幾乎空白。
寵物保險意識低:
大多數的寵物消費還是集中在食物,
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很少有保險支出。
寵物醫院資質差:
數據顯示,目前90%的寵物醫院
是“夫妻店”形式的小型診所,
固定資產在1000 萬元以下,
醫療水平有限和分散,
讓寵物保險難以走入千家萬戶。
9
愛寵已成家庭不可或缺一份子,
你會給你的愛寵,
一份屬于“它”的寵物保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