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牽狗繩的造價耗資千萬,值嗎?
雕兄的第一反應是“不值”,然而,這家真的花了千萬資金研發牽狗繩的公司——菲達Fida卻說“值”。這個在生產狗繩領域已經有26個年頭的老牌企業,說“值”自然有他的道理。不過,這個道理是什么呢?
冷門
26年專注狗繩生產,要做行業領袖
放在眼下,牽狗繩已經是寵物用品日常消費的一部分,但是這個時間點說回到1991年的話,在國內生產一條狗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門生意更談不上有什么前景。而在這個時候創業的唐文衛,偏偏愛上了這個冷門領域,一干就是26年,從當初靠外貿起家的小廠子到如今成為擁有全球自主狗繩品牌之一的企業。
記得唐文衛曾經說過,“企業要活得好、活得久,而不僅僅是規模大。小公司也可以是好企業。一個企業應該追求成為自身所在市場最優秀的企業,成為行業領袖。”現如今回頭來看,他和他的菲達Fida正在應驗這句話。
在九十年代初,國內市場剛剛興起寵物經濟,這時候的寵物食品廠商,寵物用品廠商大多以出口外貿為主,如今寵物食品領域的佩蒂、中寵,寵物用品領域的依依、天元,無不靠著OEM或ODM模式起家。菲達Fida同樣如此。
讓人好奇的是,菲達Fida是如何談到國外生意的呢?答案竟然是在一次廣交會上。因為那時候只有那里有外國客商來參展,這其實需要碰運氣。顯然,唐文衛的運氣還不錯,結識了自己直到現在還在合作的第一個美國客戶。
轉型
選擇差異化,從貼牌到創立自主品牌
隨著寵物市場的發展,國內不少廠商做起了OED模式下的狗繩生意,由于狗繩的制作工藝的相對簡單可復制,同質化的問題日漸凸顯。供給一下多了幾倍,需求不見增長多少,從微笑曲線的價值規律來看,這意味著每一個廠商想要獲得競爭優勢要么降價獲得低價優勢,要么在品牌技術上轉型,增加自己產品的附加值。前者會讓企業的利潤縮水,長期低價競爭可能會拖垮一個行業,而后者則要承擔資金投入的試錯成本,也可能因決策失誤而死掉。不變會死,變有可能會活,這種處境應該是最考驗決策者的時候了。
唐文衛曾回憶當時影響他決策的一句話,“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是沒有的,但如果你認為只有50%的把握,那就大膽去做;如果最終顆粒無收,對你現在生活影響大嗎?如果即使顆粒無收,對你影響不太大,也不至于這次過后再也爬不起來,那還猶豫什么呢。”
正因為這句話影響下做出的選擇,賭贏了今天的菲達Fida——擺脫同質化競爭,貼牌模式的低利潤率,走向自主品牌的創立,敢于國際品牌德國福萊希對標爭奪市場。
菲達Fida敢花千萬造狗繩,可見,這家老牌企業對產品工藝創新的執著和堅持,而這也與我們如今倡導的企業的“工匠精神”非常契合。
反思
建立品牌意識,抓住潛在需求紅利
深諳品牌意識重要性的唐文衛,在一次采訪中,給出了自己在國內寵物用品行業的判斷:
“做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戰略行為,必須要找到足夠的理由,或者是行業中有機會,或者是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的能力,可以突破現有的市場局面。在國內寵物用品市場,我們也在一直尋找這個機會。而中國企業在國外做一個品牌更難,特別是做一個終端消費領域的品牌。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個人感覺,有時候國外的客戶認可你的設計、認可你的品質,但對中國制造還存在固有的偏見。例如,在部分國內消費者的心目中,德國制造、日本制造能為它們的產品背書,遺憾的是,現在的中國制造還不能做到這一點。”
而借由菲達Fida這個例子,值得國內寵物食品廠商、寵物用品廠商反思的是,如何擺脫產品低附加值向高附件值轉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不過,實際在決心改變的企業并不多見。
雕兄看過一句值得深思的話,“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
而與現實恰恰相反的是,當一個需求已經很明顯的時候,這個市場出現很多企業一窩蜂般似的涌進來,恐怕早已錯過先機。例如在移動直播領域、共享單車領域發生的劇本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文章來源于公眾號:寵業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