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網絡安全2022|市場篇:企業缺糧競爭加劇,“增收不增利”的網安市場亟需凝聚行業共識

      網絡安全2022|市場篇:企業缺糧競爭加劇,“增收不增利”的網安市場亟需凝聚行業共識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北京報道需求的增長帶來了網絡...

       

      網絡安全2022|市場篇:企業缺糧競爭加劇,“增收不增利”的網安市場亟需凝聚行業共識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北京報道

      需求的增長帶來了網絡安全市場的不斷擴大,但總量增加似乎并未緩解近年來網絡安全企業僧多粥少,競爭激烈的問題。

      縱觀2022年上市網安企業三季報表現,超過半數今年前三季度利潤未及去年同期水平,且大多虧損嚴重,經過數年跑馬圈地,網絡安全行業似乎仍舊為“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困擾。

      多家機構指出,今年疫情對網安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下游客戶的需求、意愿和支出能力都有所滯后,也影響了網安公司的交付節奏。而業內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則普遍認為,行業盈利模式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是網安企業現階段利潤率難以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增收不增利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中證網絡安全指數中權重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三季報發現,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3家公司營收出現增長,最高漲幅為25.89%;7家營收降低的企業中,最高降幅達63.04%。

      凈利潤方面,20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歸母凈利潤同比降低,凈利潤下降超過100%的企業共有9家,最高降幅達738.42%;8家歸母凈利潤增長的企業中,增幅最高的為174.36%。

      南京某網絡安全行業從業者表示,近幾年在政策驅動下,網絡安全行業訂單量的增多是肉眼可見的,但利潤的降低也非常明顯,與往年數據相比,今年“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顯然有所加重。

      構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元的。首先,相較于過于分別購買零星碎片化產品服務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整體打包的形式采買安全服務,客單價總體呈上升趨勢。

      但是集成打包的方式某種程度上提升了買方的議價權。在網安行業整體缺糧,且不少大廠商以低價方案跑馬圈地的背景下,安全企業間為爭奪大訂單而爭相壓價的情況愈演愈烈,招標項目以低價成交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今年來安全政策的推出和安全標準的落實,雖然也拓展了網安市場的客戶群,但對利潤增長的貢獻依然有限。

      張星表示,對于過去自我驅動進行安全建設的公司,對安全服務質量的能力要求往往也更加嚴格,付費意愿也相對較高。而近年來在政策要求下進行安全建設的企業,很多安全意識還沒有跟上,對安全預算的要求只是“達標就行”,加之受整體經濟環境不穩定的影響,新客戶在挑選安全解決方案時具有很明顯的價格導向,這也加劇了安全廠商間漸趨白熱化的價格戰。

      “譬如之前做10個自我驅動的客戶,一個客戶能賺10w,總利潤100w;現在做20個政策驅動的客戶,一個客戶只能賺5w,總利潤還是100w。”張星表示,市場擴大的同時,利潤被攤薄,加之研發成本居高不下,都使得網絡安全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難言理想。

      重壓之下,已有企業難以承受愈加激烈的競爭。2022年7月,曾經的網絡信息安全領域概念股龍頭藍盾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廣州中院發出的《通知書》。《通知書》中表示,申請人蔡斌、李安平分別以被申請人藍盾股份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廣州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而在此之前,藍盾股份被曝存在業績下滑、債務違約、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問題。

      今年年初,成渝金融法院已正式受理投資者湯某訴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虛假陳述案。據原告代理律師表示,目前其正在分批代理投資者起訴*ST藍盾索賠。

      藍盾股份的困境也是部分傳統網安企業在數據時代轉型艱難的縮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指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還處于高速增長的初級階段,雖然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但產業結構和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存在缺乏高端網絡安全產品、安全服務發展滯后、產品服務與重點行業結合緊密度低等問題。

      回歸理性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中小安全廠商面臨的形勢則更加嚴峻,在尚有余力的大廠商仍在跑馬圈地的背景下,缺少壓價資本的小廠商不得不夾縫求生。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小廠商較為普遍的發展策略是聚焦某一細分領域,在專項賽道中取得技術層面的領先,以求在細切市場蛋糕后找到有競爭優勢的盈利空間。

      此外,另一發展思路是尋求與大廠商的合作,把細分領域的技術集成到大廠商的大型解決方案中,作為集成商下游的服務提供商,實現能力互補。

      而后一種發展思路也體現了當前安全行業逐步走向合作與理性的趨勢。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在全社會對網絡安全愈加重視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和大型國企在安全采購中不要過度壓低成本,提升對安全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與鑒別能力;另一方面安全企業也需要提升對研發、人才、維護等方面的成本管理能力,綜合衡量盈利能力與效率。此外,行業間也需要形成自律共識,避免無節制的價格競爭。

      “事實上,網安企業間已經在逐漸形成一種共識,就是大家把蛋糕做得更大更良性,而不是堅持低價競爭,最后日子都不好過,也不利于安全事業的健康發展。”梆梆安全副總裁方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國家對政府和企業安全預算比例、招投標相關的要求也在不斷出臺,過去0元中標、1元中標的事情已經很少發生了,市場逐漸在向更為理性、需求合作的方向轉變。

      (作者:吳立洋 編輯:諸未靜)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