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大家紛紛選擇外出游玩,家中寵物的生活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于是去寵物店或寵物醫院寄養成了一個“時髦”的選擇。但隨著這個生意越來越火爆,節假日的寵物寄養一“窩”難求。
最近 ,小編的朋友為自家的寵物狗寄養問題簡直操碎了心,因決定外出旅游的時間倉促,不得不臨近假期才去尋找合適的寄養地點。“我家狗狗是個秋田犬,個頭比較大,所以寄養的地方格外難找。打聽了好幾家,都沒地方了。家里養狗的朋友也不愿意接受這么大的一只不熟悉的狗。”她無奈地向小編表示。
打開點評網站,小編發現天津可提供寵物寄養服務的寵物商店與醫院并不少,隨機撥打了幾家寵物店的電話。據了解,接受貓狗寄養的寵物店提供的寄養空位都不超過20個,多數維持在個位數,有商家告訴小編,大型犬照料較為麻煩,占據的空間較大,所以不會提供太多的位置。“臨近假期了,沒位置太正常不過了。”有商家對小編說。
目前市場上寄養寵物的收費標準都是依據寵物的體重而定。寄養的收費標準根據體重不同分為小型動物、中小型動物、中型動物、大型動物四個檔次。小型寵物多數30至50元一天,中大型寵物60至80元一天。
雖然生意火爆,但有些將寵物寄養過的主人表示“狗狗被寄養還是很遭罪的”。
去年將自家寵物泰迪寄存在寵物醫院的王靜(化名)告訴小編,她外出旅游回來后將狗狗接回家,發現它的精神狀態并不好。“每天窩在狹小的籠子里,沒有活動量,要不是實在沒辦法,真不樂意讓狗狗受這個罪。今年決定自駕,這樣就可以隨時照顧它了。”
小編發現,多數寵物店收養寵物后,會用不同的籠子將寵物分隔開,不同種類的寵物會分不同的房間飼養。也有家庭式寵物寄養直接把寵物放在一起飼養,不用籠子分隔。如果寵物主人有需要,店里可以拍攝寵物的圖片和小視頻,并定期傳送。
不過這樣雖然保證了寵物的自由,但更大的隱患也隨之而生。
“醫院也沒讓我們出示打過疫苗的證明,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心大,這要是傳染上其他狗的病怎么辦……”王靜說。
監管空白
到底怎樣的商家才有資格承擔寄養工作?小編了解到,目前國家并無相關明確規定。
不過,北京已經有針對寵物寄養資格的相關規定,2014年《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第43條明確提出,從事動物寄養活動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有獸醫專業技術人員;有相應的消毒廢物處理或者暫存設施設備;有與其服務規模相適應的隔離飼養器具和動物活動空間;有完善的動物防疫管理制度。
由于缺乏明確的準入條件,監管尚存空白,寵物寄養糾紛時有發生。
今年2月,王某因外出旅行將愛犬送去寄養,一星期后領養回家,卻發現狗狗感染上病毒,不久便離世。王某跟寄養平臺討說法,寄養平臺表示狗狗寄養期間身體健康,不承擔責任。雙方各執一詞。
2016年7月5日,顧客伊某將斗牛犬送到店中洗澡。送去時,寵物并無異樣,雙方約定下午5點接走。但伊某因公臨時出差,便微信通知李某寄養小狗至次日上午9點。誰知第二天開門時,李某發現寵物死亡。伊某將李某告上法庭,要求賠償15000元。
李某名叫球球的寵物泰迪狗,托付店老板王某照料,并簽訂了寄養協議,約定寄養期間為2014年5月7日至5月14日,寄養費用共200元。李某旅游歸來后被告知球球走丟。二人協商未果,李某以保管合同糾紛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王某賠償泰迪狗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誤工損失共計11500元。
文/琬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