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濟南寵物人"春節":沒空過年 一只京巴寄養兩年



      李娜與家中的金毛狗嬉戲 記者王汗冰 攝

        過去的一年,全國寵物行業消費已超1300億元。幾年間,“吸貓”“擼狗”的熱忱,如病毒般蔓延開來。

       

      李娜與家中的金毛嬉戲 記者王汗冰 攝

        過去的一年,全國寵物行業消費已超1300億元。幾年間,“吸”“擼狗”的熱忱,如病毒般蔓延開來。

      為了將寵物店堅持下去,“泡泡”和她的丈夫抵押婚房,來還店租;為了開犬舍,大齡姑娘“漠之貓”舉家換5次房,出租市中心房子,住到偏遠農村……一個個縮影折射著跌宕變革的寵物世界。

        一只京巴寄養兩年

      接受采訪時,王慧敏的屁股還沒坐熱。寵物圈里,她叫“泡泡”,是愛狗也是寵物店的名字。她剛跑了趟遙墻機場,發走了一只春節寄養在店里的金毛。再過兩天,她還要再去趟機場,替顧客接一只提前返濟的寵物狗。

      對于不少人來說已結束的春節,對于泡泡而言仍在繼續,或許也可以說,未曾開始過。她的新年是陪著店里27只寄養的寵物狗過的。全部送走,至少得出了農歷正月十五。

      新年的朋友圈里,生于1989年的泡泡和老公戴起圍裙,給店里27條寄養的狗,倒著一袋又一袋狗糧。小兩口已經連續3個年都沒過好了。“大年三十下午5點回家,吃了口飯,晚上不到8點又回到店里。”

      7年的寵物店經歷,泡泡見證著日趨火爆的寵物市場。曾有一個年輕人,常年到處飛,將一只17歲的京巴寄養在店里長達兩年。每月1000元的費用,包吃、遛和寄養。據了解,兩三年間,濟南的寵物店已從200家,翻番到眼下的400家。

        寵物人的“春劫”

        與常人一樣,泡泡春節期間,也要遭受親友的現實“考問”,甚至措辭更加犀利。

      因臟、累、不體面,逢年聚會親友都會勸她改行。常年不賺錢,把虱子帶回家,也是父母不理解時的說辭。這個年,泡泡再度沒有回臨沂老家看婆婆。一個是因為忙,再一個,婆婆至今不理解她和丈夫的寵物事業。

      這個年同樣沒過好的,還有李娜,寵物圈里,她叫“漠之貓”。這個34歲大齡未婚女青年,逢年過節,都會被親友拿她的寵物事業說事。做了11年的金毛犬繁殖,開了8年的犬舍,在親戚眼里,這些成功都敵不過婚姻和穩定的收入。

      漠之貓比泡泡幸運的是,父母全力支持她,為了開犬舍,甚至舉家從市區搬到了農村。“但每年春節,親戚們都不來我家,嫌臟,有狗味。”

      曾經有兩度相親失敗經歷的漠之貓,現在有了自己的堅持。她不會拋棄自己的犬舍,想要接受她的另一半,也必須能接受她的16只成年金毛,以及N多只小狗崽。

        其實在濟南,寵物經濟所帶動的相關產業,已不僅限于寵物護理行業,而是涉及狗咖、寵物酒店、寵物殯葬服務、云養寵等各種商業形態。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分析,寵物的角色,其實早在2010年前,就已開始從“看家護院”向著“孩子、親人”的情感性角色轉變。眼下,空巢青年、空巢老人、丁克家庭等群體,為寵物市場提供了較大的增長空間。

        為了狗,舉家從城里住到農村

      眼下濟南對寵物的接受程度,對泡泡等寵物達人來說,需付出的代價是加倍的。

        洗狗帶來的新傷摞舊傷,變形的指關節,常常整宿不能睡覺……泡泡甚至沒用廚房給家人做過幾次飯,“冰箱和廚房都是給寵物準備的”。

      這都不算最難的。3年前的換店,泡泡的房租壓力,每年從1萬元漲到10萬元。無人支持,她和丈夫不得已將婚房抵押。

      漠之貓的堅持更讓人跌眼鏡。為了寵物狗,她舉家換了5次房子,從棋盤街到閆千戶,再到紅廟,最終落腳到了村里。“自己想想也驚訝,現在用旱廁,洗澡得去村里公共浴池。”

        起初只是養養寵物狗,2007年,漠之貓干脆辭職,把愛好干成了事業。其實,舉家管理犬舍,一年收入才10萬元,還不如她曾經當金融顧問時賺得多。

      漠之貓有著自己的堅持。她的犬舍,目前已是CKU三星級犬舍。CKU,是中愛聯合純種犬文化發展中心的簡稱,是世界犬業聯盟在中國地區的唯一正式成員。

        年輕人的寵物情感寄托

      對寵物的執著源于喜愛。談起剛去世的金毛“安琪”,漠之貓哽咽了,“我爸媽哭得比親屬去世還傷心”。

        “安琪”“巴特爾”等愛狗,在漠之貓眼里,感情更加純粹。“它不會像朋友那樣坑你。”安琪手術時,漠之貓曾在朋友圈做起了直播,竟有七八百名好友留言慰問。

      “幾年前,一對夫妻為孤僻的孩子,領養了一只金毛。現在幼兒園老師都驚訝,孩子活脫脫像換了個人。”“領養金毛的越來越多,其中有五院的一個醫生。”

      有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人口紅利褪去,“空巢青年”成為和“空巢老人”一樣備受關注的群體,“單身獨居、年齡在20歲-39歲、在大城市打拼”是時代給他們貼上的標簽。截至2017年,中國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5000萬。調查顯示,在這群人中,57.9%的人表示缺乏感情寄托,41.9%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照顧和關愛。

        通過寵物,漠之貓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隊伍。暖和些,她準備和大家一起遠途,讓愛狗去看海。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