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為國強企,為民造福。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必然要求。作為國資委認定的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始終心懷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堅持制度先行,實施創新驅動,打好管理能力提升“組合拳”,努力在守住管好“大國糧倉”、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推進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
制度先行 畫好管理提升“施工圖”
制度是管理落地的軌道,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深化改革、行穩致遠的保障。為了推動企業管理能力持續提升,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強化目標導向,將“標桿企業”創建工作納入江蘇分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并成立由分公司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黨委常委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處、各直屬企業“一把手”為成員,全力以赴推動工作落實。
“標桿企業”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聚焦重點求突破。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將“標桿企業”創建工作與落實改革三年行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合規管理強化年”等工作結合,聚焦創建方案戰略、組織、運營、財務、科技、風險、人力資源、信息化等8個重點領域,完善制度、健全體系、激活機制,探索形成體現公益類企業特色、切合自身實際的現代企業管理范式。
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落地見效,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將“標桿企業”創建工作納入分公司和直屬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鼓勵轄區各直屬企業因企制宜,圍繞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高目標,開展特色創建實踐。同時,加強督導檢查,強化整章建制,固化創建成果,推動管理機制常態化長效化。目前,中儲糧江蘇分公司落實的71項“標桿企業”創建工作舉措完成率達100%。
創新驅動 打造管理提升“強引擎”
當前,中儲糧已建立了覆蓋全國90%的地級城市和13個糧食主產區95%縣的收儲網絡,集團統一指揮、分公司集中運作、直屬庫具體執行的運作機制,以及統一指揮、政令暢通、協同高效的儲備管理體系。
堅持抓改革與抓提升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中儲糧江蘇分公司深入推進分公司和直屬庫改革,成立輪換購銷中心、財務集中管理中心,實施對人、財、物各項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制定直屬企業改革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崗位評估和考核薪酬制度改革。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中儲糧江蘇分公司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目前,分公司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收官任務全面完成,轄區5家黨支部榮獲集團公司“一優四強”紅旗黨支部。
(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南京直屬庫黨建帶團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了推動管理能力持續提升,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將黨組織的主責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整改、巡察專責監督等職能監督有機融合。建立健全靠制度管權、管糧、管人的長效機制,修訂完善規章制度140余項,建立完善機制流程等80余項。
同時,堅持對標找差,構建集團公司業績考核指標、“標桿庫”創建考核指標、轄區管理指標的“2+3+N”對標體系,建立凈利潤、保管業務利潤、輪換業務利潤、分品種噸糧輪換利潤、可控費用等八項指標排名制度,并按月對標。
打好管理提升“組合拳” 筑牢糧食儲備安全“保障網”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2年,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圍繞全方位提升糧食儲備保障能力,深化倉儲精益管理,堅持輪換集中運作,強化財務集中管理,嚴格全面風險管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筑牢糧食儲備安全“保障網”。
深化倉儲精益管理是提升儲備保障能力的基礎。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創建倉儲精益管理模式,加大倉儲科技創新應用力度,并在基層開展科技儲糧“三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創新。2022年,轄區6個直屬企業被評為集團公司“標桿庫”,智能化糧庫覆蓋率100%,科技儲糧覆蓋率100%,取得“三小”創新成果30項,實用新型專利19項。
(中儲糧江蘇分公司徐州直屬庫黨員突擊隊走進一線收糧現場)堅持輪換集中運作和財務集中管理,嚴格全面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防控經營風險。中儲糧江蘇分公司探索形成“運籌+統籌、戰略+戰術、當前+長遠、品種+區域、個人+團隊、融通+貫通”的輪換集約化運作模式,實現“常年在市、錯峰收購、動態輪換、不貪不賭”。建設財務集中管理中心,對轄區直屬企業實行預算、核算、決算“三算合一”。同時,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完善風險防控監督機制,建立監督檢查“兩條線”整改機制。
以激活人力資源效能為目標,抓好干部選聘、用工管理、薪酬分配等重要環節,中儲糧江蘇分公司推動符合公益類企業實際的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在轄區落地見效。完善干部選育管用機制,推進“青年員工培養計劃”,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例超過80%,優化薪酬分配機制,全面提升科學選人用人能力,為企業發展持續賦能。(王宇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