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細心地給寵物噴上消毒水。攝影 鄒樂
寵物火化在現今不少人看來還是一件稀奇事,動物去世后,“到山上挖個深坑埋了”或“找寵物醫院幫忙處理”,是更多人的選擇,而這樣的職業目前還游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帶,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不多。近日,記者費盡周折采訪到了主城一名開寵物殯儀館的男子,探尋到了他月入8000元的幕后。
讓寵物以體面方式離開
在重慶主城某盤山公路上轉了很久,周敏終于到了傳說中小動物的歸宿地——寵物殯儀館門口。卷簾門幾乎拉到底,像是沒開門的樣子,路邊行人很少,荒涼,和她此時的心境一樣。周敏小心翼翼地從車里抱出自己心愛的兔子,就在這一天早上,它的體溫還是熱的。
撥通了電話,楊宇從卷簾門里緩緩走出,沖她招手示意。“進來吧。”他說。楊宇的身后,是一間不大的屋子,左邊桌上放著大大小小的骨灰罐,右邊桌子鋪著白色布面,上面空無一物。
30歲左右的楊宇,以前是學機械制造專業的。幾年前,他在主城開了一家寵物殯儀館,生意有些冷清。“我們這一行,社會的接受度還不太高。”他說,目前這份職業正游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帶,自己成為靈魂的擺渡人。
左側是寵物骨灰罐。攝影 鄒樂
“可以把它放上來了。”楊宇示意周敏,讓她把懷里的“東西”放到右邊桌上。此時,距離那只兔子的逝去時間已過去六七個小時,它的肢體已完全僵硬,周敏把它取出放到桌上后,眼淚在一瞬間奪眶而出。
楊宇沒有說話,默默戴上口罩,給兔子全身各處一一噴上消毒液。隨后,他拿出小梳子把兔子的毛輕輕梳理一翻,以整理它的“遺容”。周敏站在一旁,默默祈禱。
“你養得很好,很干凈,整理得也比較快。現在還有什么要跟它說的嗎?”楊宇問道。“沒有了,我就是覺得對不起它。”周敏嘆了一口氣,眼睛朝向屋外。“那我們還是做個告別儀式吧。”楊宇建議道。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從屋子下方拿出幾束塑料花,圍在兔子身旁,一個小小的祭壇完成了。
楊宇幫寵物主人留下最后的紀念。攝影 鄒樂
周圍很安靜,周敏看著這只曾給自己帶來無限歡樂的愛寵,內心五味雜陳。“好了,送它走吧。”“嗯,確定了么?還有沒有別的東西要一起火化的呢?”楊宇問道,周敏搖搖頭,獨自走出了屋里。楊宇舉起相機,幫寵物主人留下最后的紀念。
房間的后面,放著一個黑色的鐵質火化爐,楊宇扭動開關,把兔子送了進去。大約一個小時后,它變成一小捧骨灰,與現在渾身雪白的樣子徹底告別。
這是楊宇迄今為止火化的一千多只寵物之一。周敏和他接觸的大多數客戶一樣,不太說話,沉浸在悲傷之中,火化時他們不敢面對。
“如果客戶的情緒稍好一點,我們會和他們聊一些養寵物的經驗,但要注意話不能太多,有時也會適時勸他們,不要過多沉浸其中。”楊宇說道。
彪形大漢抹了把淚:要不,你下一次再來
在這間小小的寵物殯儀館里,楊宇火化過各種各樣的寵物,大至130多斤重的美國巨型犬,小至烏龜、小鳥、倉鼠……但最多的,還是貓、狗,大約占了80%。寵物的主人不一定會親自到現場來,更多的時候,楊宇是在深夜接到電話,隨后帶上撿尸袋,開車出門。
對于寵物的主人,其傾注的感情不一定會比一個家庭成員少,它們是玩伴,有時卻更像親人。所以離別,顯得尤為傷感。
楊宇曾接到一名大學女生的單子,她喂養了4年的狗狗不幸摔死了。當楊宇把狗狗的骨灰送過去時,那名女生嚎啕大哭,精神幾乎完全崩潰,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只能靠人攙扶著。因為心里太過難受,那女生請了半個月的假回家休養。
“我后來跟她聊天,想安慰一下她,她問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度過的呢,自己感覺就像家里的親人走了一樣。我告訴她,這種時候,要盡量避免一個人獨處,當你閑下來時,就會一直不停地想,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多和朋友在一起,努力轉移注意力。”楊宇說。
面對寵物的離開,會傷心大哭的不只是小女生。楊宇曾遇到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他的蘇格蘭牧羊犬從3個月大養起,一直養到了14歲,身體已經非常不好,大漢看著它每天難受的樣子有些不忍心,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考慮,終于決定把它送到寵物醫院做安樂死,叫上楊宇去收。
狗狗被送進醫院大門時,它每走上兩三步就會停下來,再回過頭看看主人,似乎已經知道自己的命運。這個漢子瞬間哭出了聲。隨后,他把眼淚一抹,充滿歉疚地跟旁邊的楊宇商量,“要不,過幾天你再來?”再次接到大漢電話是大約40天后,這一次,狗狗已經快不行了,那大漢再也無法挽留。
楊宇接到的年紀最大的狗狗是20歲左右,由一對教師夫婦撫養的。老兩口說,狗狗是學生送的禮物,他們一直當作親人對待,狗狗在世時,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歡樂。可是,它年齡大了,幾天不吃不喝,終于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楊宇從去接到狗狗的時候起,一直到火化結束,長達4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老兩口一路陪同,依依不舍,眼淚沒有斷過。作為一個旁觀者,楊宇也為之動容,忍不住噙淚。
寵物火化接受度率低 職業仍處灰色地帶
開一家寵物殯儀館,是合作伙伴劉波提出的項目,因為身處生物醫藥行業的他看到了如今越來越巨大的寵物市場。劉波負責項目推進,楊宇負責實際火化過程。在此之前,楊宇是一名機械裝備廠工人。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寵物火化目前的認知度還遠遠不夠,這是他們開寵物殯儀館面臨的一大難題。
“一般人家里寵物過世以后,常常就扔在垃圾堆里、或者就近掩埋。而事實上,很多地方是不允許掩埋的。”楊宇介紹,在曾經遇到的客戶中,就有人是因為被物管發現,從小區的綠化帶中把寵物挖出來送去火化。
楊宇所在的重慶一個寵物聊天群里,不少人聽說寵物去世還需要火化時都持懷疑態度,“貓貓狗狗也需要火化?”對于更多人來說,“到山上挖個深坑埋了”“找寵物醫院幫忙處理”,是最常見的做法。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寵物數量已達到2.5億只。如此龐大的寵物數量,在“身后事”的處理上,目前卻并沒有明確規范,處于無人管理的灰色地帶。
知情人士表示,一些人隨意掩埋寵物的尸體,既會給人類傳播多種疾病,還容易造成水源等環境污染。一些寵物醫院充當中介處理寵物尸體,既沒有相關規范的處置設備,而且處置過程也不規范,然而一些寵物墓地,則缺少相關資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興辦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附具相關材料。但對于楊宇們而言,能順利辦下這樣的資質,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們想去注冊動物無害化處理,但咨詢了工商部門,說還沒有這個項目。之前湖南有一家注冊成功的,但沒過多久也倒閉了。”劉波說,據他了解,重慶目前這樣的機構只有兩三家,但都沒有拿到火化證。
目前,火化一只寵物,他們的收費是480元起,之后按體重范圍適量增加費用。一個月算下來,除去成本,收入大概在七八千元。
有人對寵物入殮師持質疑態度,稱“不過是披著感情的外衣打商業牌”。對此,楊宇無奈地說,“我相信老人說的一句話,我們做的是積德的事,來給動物火化的人也都是有愛心和責任心的人。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動物火化的接受度也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