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寵物貓咪咪前幾天上吐下瀉,貓的主人袁先生心急如焚,他抱著咪咪飛奔至寵物醫院,被醫生告知是因食用貓糧導致結腸炎,需要定期復查并及時更換貓糧。 袁先生回憶,前不久,他新購買了一袋貓糧,打開包裝后一股異味沖鼻而來,以為這是貓糧的特殊味道,便沒有在意。可每次喂食,咪咪都十分抗拒,吃完后多次出現便血癥狀。 和袁先生有相似經歷的寵物主不在少數。
近年來,我國寵物市場發展壯大,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寵物類投訴6617件,同比增長約89.17%,其中寵物食品安全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強建議,購買寵物食品時要注意銷售者(網店)是否具有相關的品牌授權或者正規的銷售渠道等,同時要注意所購買的寵物食品包裝是否正常、標簽是否完備、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正確,產品外觀是否正常,還要注意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商家口碑,有條件的可以委托有鑒定資質的機構進行質量鑒定,出現質量問題后及時固定證據、積極維權。
“最好不要輕易更換寵物食品品牌、渠道,如更換渠道則要密切觀察寵物短期內精神、排泄情況是否有變化。不選臨期產品,臨期產品存在存儲不當的安全隱患。如收貨時遇臨期或外包裝泄漏、變質等情況要第一時間與商家進行溝通。”姚金菊說。 一名經營貓舍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活體動物糧應該根據個體選擇,寵物的體質不一樣,適合的糧也不一樣,寵物主人最好根據測評和寵物的身體素質進行選購。
來源: 沈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