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業績下滑之下,H&M又出“新招”。近日,藍鯨產經記者獲悉,今年11月快時尚服裝品牌H&M將與意大利服裝品牌Moschino合作推出寵物服裝。H&M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寵物服裝方面,接下來的設計師合作系列會有更多產品。
其實,近年來,以Zara、H&M等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集體遭遇“寒冬”,業績出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難題。為了提振業績,各品牌均采取了不同的自救策略,而此次H&M發力寵物服裝也備受業內關注。
有數據顯示,我國寵物行業正面臨快速發展時期,“寵物經濟”持續升溫,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08億。然而,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寵物行業還存在品牌知名度較低、產業低端化、行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H&M能否借寵物行業東風提振業績依然有待考驗。
寵物服裝市場的誘惑
近日,藍鯨產經記者獲悉,Moschino在Instagram中宣布其與H&M的合作系列將于11月8日推出,其中將包括寵物服裝。據了解,這將是兩個品牌首次發布寵物服裝。
近年來,隨著寵物市場的興起,寵物服裝也成為新的掘金地。藍鯨產經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獲悉,在此前的Pet Fashion Show中,Touchdog、AliceD、Cheepet、Dogismile等品牌在天貓首發近百款高端新品,款式上除了較為常見的格紋四腿衣外,還有法蘭絨睡衣、工裝風夾克、羊毛衛衣、可愛淑女裙,以及適用于特定場合的名媛舞會裙、圣誕元素的麋鹿服飾、海軍風裙子和POLO衫。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中,養寵物現象比較多,寵物行業市場正在興起,寵物服裝會成為重要的補充部分。“現在國內還沒有較大的做寵物服裝的品牌,這一細分市場有較為廣闊的前景。”
H&M相關工作人員向藍鯨產經記者透露,在寵物服裝方面,接下來的設計師合作系列會有一些產品。但是,寵物服裝只是會成為一個新的產品延伸,單獨開店的可能性不大。目前H&M還是會以童裝、青少年裝、男裝和女裝為主,線上則有H&M Home家居產品系列。
而忙于品類延伸的背后,是H&M業績的下滑以及整個快時尚行業的萎縮。H&M此前發布的2018上半年財報顯示,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該集團的含稅銷售額為1140.17億瑞典克朗(約12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上半年經營利潤為72.15億瑞典克朗(約合8億美元),同比降低33%;經營利潤率7.3%,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H&M集團門店總數增加了62家,因此H&M處于增店不增收的境地。而銷售增速停滯也使H&M的庫存規模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報告期內,H&M庫存達到了363.33億瑞典克朗(約合40億美元),同比增長13%,占H&M銷售額的31.9%。
快時尚業績寒冬
除了H&M,其他快時尚品牌日子也不好過。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ITX.BME)公布的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Zara的業績已經在大幅放緩,在截至7月31日的6個月內,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3%至120.3億歐元,毛利率為56.7%,凈利潤則上漲3%至14.1億歐元。而去年同期Inditex集團整體銷售額同比上漲11.5%至116.7億歐元,毛利潤同比增長11%至66億歐元,凈利潤則增長9%至13.7億歐元。
同時,Gap集團2018年第二財季數據顯示,集團銷售額增長8%至41億美元,毛利潤上漲10%至16.3億美元。然而其主品牌Gap銷售額卻繼去年下降1%之后再度下滑5%,已經成為集團業績的最大包袱。
對此,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告訴藍鯨產經記者,整體來講快時尚行業不是新興市場,而一個成熟的市場,不會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到達一定程度后增長就會放緩,甚至出現下滑。從目前來看,整個快時尚行業中,多數品牌業績表現不佳,在品牌本身比較多的情況下,企業要想實現增長必須排除其他競爭對手。接下來,快時尚市場將會進入一場拉鋸戰,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品牌將會騰出市場空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要想實現增長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外延式增長,即通過開店等方式擴大銷量;另外,就是通過內部優化品類結構、提價等方式,找到適合品牌的戰略模式。做產品延伸也是企業謀求業績增長的一種形式”,馬崗告訴藍鯨產經記者。
其實,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各品牌已經開始另辟蹊徑尋求自救,開辟寵物市場的新領地也許正是H&M的一種嘗試。近幾年,中國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經濟”持續升溫。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其中寵物狗市場規模1056億元,寵物貓市場規模652億元。伴隨著一只寵物的完整生命周期,寵物行業內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繁育、訓練、食品、醫療、美容、保健、保險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資本也開始積極布局寵物各大細分行業。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隨著主流新生代的人口紅利,中國寵物市場已經成為“香餑餑”的行業。從產業端和行業端來看,包括寵物用品、服務業等的寵物行業得到高速發展,在消費升級和中產效應刺激之下,寵物服裝在未來三到五年應該是一個導入期,隨著寵物市場疊加之后,用戶需求會越來越多,將處在產業朝陽時期。
“在南方市場,天氣不穩定,寵物服裝會有很大市場;而在北方,早晚溫差較大使寵物保暖也成為剛需。因為,寵物服裝作為企業的利潤補充,做產品延伸以及組合是合理的。”朱丹蓬說。
盈利能力待考
然而,H&M能否在寵物服裝市場中分到一杯羹,還有待考驗。馬崗告訴藍鯨產經記者,寵物市場雖然增速較快,但是其實整個市場容量并不大,而企業在做寵物服裝時應該做品牌上的區隔。例如H&M,可以開拓另外的品牌來做寵物服裝。
目前中國寵物行業的不規范發展也將成為企業的考驗,從國內相較成熟的寵物食品來看,或許可以給寵物服裝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一定借鑒。
業內有分析認為,與瑪氏、雀巢、皇家等國際知名寵物食品廠商相比,目前我國寵物食品行業還存在品牌知名度較低、產業低端化、電商以流量為導向導致利潤偏低、行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從寵物食品這個細分領域來說,目前有關寵物市場僅有的兩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在行業內受到一定的認可,兩家的業績也是有喜有憂。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中寵股份在8月8日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獲悉,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47億元,同比增長38.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6.38萬元,同比降幅在38.63%。
值得注意的是,中寵股份為國際寵物食品大牌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的商業模式被認為是其發展的硬傷。中寵股份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7.85億元,其中OEM模式實現6.7億元,占比85.39%,在2014年和2015年的占比也均在85%以上。
資料顯示,OEM的毛利率明顯低于其他銷售模式下的毛利率。從2014年到2016年,OEM的毛利率一直在20%上下,海外自主品牌的銷售毛利率從25%上升到了38%,境內直銷和經銷的毛利率都在35%-40%上下。
此外,寵物服裝的中高端定位與H&M大眾化、快時尚的特點也出現矛盾。程偉雄對藍鯨產經記者坦言,寵物服裝并不是所謂的快時尚,而是需要更加精致。從用戶需求來講,年輕人比較特立獨行,需要個性化,而老年人的需求則不一樣。所以主要還是看品牌的定位,時尚是一方面,性價比高是另一方面。而寵物服裝更屬于中高端消費,如果要加碼寵物服裝,需要單獨開店與原品牌區分開來。
朱丹蓬也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寵物服裝面對的消費人群主要是中高端人群,因此這一定不是一個快時尚、大眾化的行業,而是要走中高端路線的行業。
所以,對于快時尚品牌H&M來講,如何探索出一條適合行業和自身發展模式的路徑,需要市場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