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報道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四川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經濟實力走上新臺階、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對此我深有體會。”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蒲江縣壽安街道呂石橋村黨委書記、村主任白蓉華是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
近些年來,白蓉華所在的呂石橋村堅持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發展產業、建設糧油園區,探索公園城市鄉村表達,走農商文體旅融合發展道路,從相對貧困村發展成為成都市鄉村振興先進示范村,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1月14日,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白蓉華提到,此次兩會她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帶領村集體走上更加富裕的道路。
談
報告
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
推動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2022年2月,省長黃強到呂石橋村進行調研,強調要堅持順向改革,制定實施計劃,率先把低洼地段、低效園地騰退出來種水稻,在守住紅線基礎上穩妥推進退園還耕,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把水淹區真正變為良田。
隨后,在各級部門的幫助支持下,呂石橋村高標準建設蒲江低效園地改造糧經復合園區項目。2022年12月15日,蒲江縣壽安易淹區系統治理工程開工儀式舉行,統籌開展群眾搬遷安置、流域系統治理和易淹區產業轉型,實施退堤、還田、復墾等6大策略,全力打造萬畝糧經復合示范園。“把‘易淹區’變為‘逸安居’,讓百姓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白蓉華說。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白蓉華表示,要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推動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毫不放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具體如何做?白蓉華表示,要實現“一畝田、萬元錢”,努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領家鄉的人民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
談
做法
實現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
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白蓉華告訴記者,呂石橋村依托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力量,打造農業科技核心示范片區。選用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優質高產早熟水稻、彩色油菜等,兼具科技與景觀。將推動糧油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助力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要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如何提升新型農業主體的專業度?白蓉華提到,將邀請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相關專家以及蒲江縣“兩個替代”講師團對種植戶、返鄉創業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開展培訓,組織學習種植經營管理經驗,參加專業化培訓,重點學習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財務管理、品牌營銷、政策輔導等內容,構建一批以糧油生產經營為重點的農業職業經理人骨干隊伍,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最后,以“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拓展增收渠道。通過建設觀景臺、閑置房屋改建民宿,發展鄉村酒店等住宿、餐飲、文創多種業態,打造消費新場景,讓游客愿意來、留得住、住得下。探索生態價值更好轉化,實現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的高收入,真真正正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談
建議
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支持力度
推進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干部,白蓉華也注意到基層就醫如今越來越便捷和高效。為了促進基層醫療格局更加健康,白蓉華此次提交了一份《關于合理布局全省醫療資源,做強基層醫療能力、推進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建議》。
白蓉華表示,希望醫療相關資金分配可以傾向于基層醫療機構,做好基層醫療機構建設資金保障。同時進一步合理布局省域醫療物資,下沉省市區級的醫院優質資源,包括救護車、呼吸機等高值醫療設備和高水平專家,使基層醫院跟上級醫院達到同質化的水平,確保基層發生衛生應急事件后可快速有效處置。此外,還要切實做好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儲備工作。
“只有政策、資金、資源向基層傾斜,持續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支持力度,才能把基層醫療能力真正做強,進而推進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白蓉華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