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動物應急方艙計劃”負責人劉胤桐:我相信寵物管理會更加完善丨我信

      “動物應急方艙計劃”負責人劉胤桐:我相信寵物管理會更加完善丨我信

       

      劉胤桐 (農健/圖)

      2022年12月14日,送回最后一批被隔離的寵物后,“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正式“關門大吉”,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隔離轉運、方艙醫院,過去三年中人們對這兩個詞再熟悉不過,但隔離也讓家有寵物的人犯了難:我被隔離了,寵物怎么辦?

      為了家中的“毛孩子”,2022年3月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陸續設立了“寵物方艙”,用于隔離陽性或密接人員家中的寵物。北京藍凌動物救援發起的“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就是其中之一。

      “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負責人劉胤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2年,他們直接轉運寵物五百余只次,協調社區或志愿者上門喂養寵物兩千余只次。

      回顧“寵物方艙”運行的9個月,劉胤桐時常感到欣慰,寵物方艙雖小,但作用很大。“我們幫助社區工作人員降低了工作難度,也能幫助到寵物主人,讓他們放心去隔離,沒有后顧之憂。更重要的是,幫助了這些小生命們。”

      給寵物建一個“方艙”

      如何對待陽性患者和被隔離人員的寵物,始終是疫情防控的一大關注焦點。2021年底,幾經周折,一位曾經求助于劉胤桐搜救丟失寵物的朋友找到他,希望能幫忙照看一只落單的寵物——這只貓的主人“被迫”隔離了。

      劉胤桐欣然應允,這只小貓也成為了北京藍凌動物救援幫助的第一只因為主人隔離而落單的寵物。這件事在寵物圈子中很快傳開,他們陸續開始為隔離人員提供此類服務。

      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天津的一起求助。居家隔離期間,寵物因為終日不能出門遛彎“憋壞了”,有一天趁著主人開門取物資時,一溜煙躥了出去。尚在隔離期的主人只能眼看寵物狗跑得無影無蹤卻又無可奈何。主人找到劉胤桐,希望能將小狗找回來。

      人有方艙,能否為寵物也設立一個方艙,既讓寵物在疫情中得到人道關懷,又能讓被隔離的寵物主人沒有后顧之憂。建立一個“寵物方艙”的想法在劉胤桐心中萌發。

      2022年3月,北京新一輪疫情期間,劉胤桐與機構成員一拍即合,聯合北京星藍環境動物公益保護組織和北京8處有資質的寵物醫院安置點,在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協調下,發起了“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

      寵物方艙實際上不是重新建造的方艙,而是聯合具備動物防疫能力的動物醫院,經社區允許后,將被隔離人員的寵物閉環就近轉運至寵物醫院安置點。北京藍凌動物救援提供免費轉運服務,寵物隔離和食物費用則由寵物醫院收取。

      “開始規模不算大,只在岳各莊、友誼社區、立方庭等幾個大的區域轉運,一共幫助了二百多只寵物。”進入2022年下半年,更大一波疫情來臨時,“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更趨完善。

      2022年下半年的疫情中,北京藍凌動物救援全部19人都希望參與動物轉運,但由于機構只有3部寵物轉運車,只好篩選8人作為志愿者組成運轉大隊。劉胤桐介紹,8人中2人負責調度和協調,其余6人分為3組,分別駕駛一輛轉運車前往北京各個社區。“也有許多志愿者想要加入我們,考慮到可能專業不足,給動物造成驚嚇等情況,就沒有再招募志愿者。”

      轉運工作量超出預估

      與人的集中轉運不同,寵物的集中轉運往往是“多點散發”的。

      針對寵物主人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情形,劉胤桐團隊有多種方案。在一個小區出現大規模轉運的時候,寵物轉運車就停在轉運大巴旁邊,人上大巴、寵物上轉運車,團隊負責將寵物就近轉運至動物隔離場所;或者事先聯系寵物主人,人先走,將鑰匙留在居委會,由團隊上門轉運。如果是居家隔離,團隊會將籠子或航空箱放在家門口,主人將寵物放到里面后,團隊再上門收走。

      “遇到最大的問題還是怎么進小區。”劉胤桐經常需要與社區居委會或者街道辦溝通,其中最長的一次單是進小區門就花了三個小時。“如果是社區求助我們,流程就比較簡單,如果是居民求助,社區不知道動物方艙這件事,他們就需要一步步核實我們的資質。”經過溝通協調,指揮部或社區都會允許他們進入。

      通常情況下,在能與寵物主人直接交接的情況下,轉運隊伍的一個組一天能轉運10只寵物,如果寵物主人不在家,算上取鑰匙、視頻通話上門等環節,則只能轉運5只左右。

      居民需要轉運的寵物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貓、狗之外,還有龍貓、松鼠、鸚鵡、蜥蜴,甚至蛇這種非常規的寵物,遇到這種情況,團隊就需要單獨協調可以接收的寵物醫院。

      盡管如此,“寵物方艙”的工作量還是超出了劉胤桐的預估——人手明顯不足。在炎熱天氣里,穿著隔離服穿梭老舊小區搬運寵物,不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有時一個組一天要轉運20只寵物,休息不到4個小時。

      “好多求助的居民為了感謝我們直接微信轉賬,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二三十次,但我們從來沒收過。還有快遞送來了錦旗,有十幾個。也有人發微博、視頻號感謝我們。有時候親眼見到送回動物之后,主人抱著動物哭的這些瞬間,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所有的事都值得。”劉胤桐說。

      在發起“藍凌動物應急方艙計劃”之前,劉胤桐的工作是搜救丟失的寵物,“之前我們一天只能救一兩條生命,現在一天是幾十條幾十條地救”。

      當然,寵物轉運中他們也經受過一些爭議,2022年6月,一位網友發文稱寵物狗在被轉運隔離過程中死亡,劉胤桐當時在微博回應說,在寵物狗狀況不好時已詢問過主人,但其拒絕送醫,派出所調查后,也作出終止調查的答復。

      “寵物方艙”反映的一個側面是寵物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劉胤桐所說,寵物不是一個玩物,而成為了家庭一分子。但是,當前國內與寵物相關的管理和服務尚不完善。“希望之后能形成一個有關寵物的完整體系,而不是我們一直的志愿行為。”

      南方周末記者 宋炳晨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