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能機器人,如今早已是屢見不鮮,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近些年來,甚至還出現了機器人寵物。
在2020年1月7日美國開幕的CES上(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出現了一款名為MarsCat的產品,作為「世界首款AI仿生寵物機器人」,MarsCat所有的行為動作如同真貓一樣完全獨立自主,據說還可以向寵物貓一樣回應主人的期待。
還有近期在網上看到的中國制造的機器狗,可以帶出去遛彎,可幫忙拍照,遇到同類甚至還會打架。對于這個機器狗,網友們進行了非常犀利的吐槽,雖然大部分都是在說顏值。
雖然說機器伴侶寵物是近些年才開始被大家知曉的智能產品,但機器人伴侶寵物這一概念存在的時間卻是很久了,例如下面的這只藍胖子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擁有一只哆啦A夢想必是不少80、90后兒時的夢想吧。
已知的科技尖端的機器人現已初步具備與人類進行交流的能力,現實世界中“哆啦A夢”的誕生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當然四次元口袋的誕生時間還要另行計算。
如今,養寵的人數越來越多,養寵總是逃不開幾個關鍵詞:萌、孤單、陪伴、情感寄托、情感交互、家人......
據相關數據顯示,一二線城市的養寵人數占比達到了65.6%,90后,95后成成一二線城市中的主流養寵群體,他們更愿意為寵物付出,無論是感情還是金錢,例如十幾塊買來的倉鼠病了,治還是不治?一個真心愛寵物的人給出的答案是一定的。飼養寵物的樂趣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可愛的外表,還有情感投入后在寵物身上得到的反饋,例如“愛的蹭蹭”、“信任的翻肚皮”、“等你回家”等等。
那么我們說回機器人寵物,寵物行業的快速發展也讓機器人產業瞄上了這塊蛋糕。雖然現階段機器人寵物與真實的寵物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可是未來呢?
當未來的機器人寵物完成了形態與行為甚至寵物心理的仿生,能夠及時對主人的行為進行反饋,不用吃,不會生病,不用擔心掉毛,不用擔心壽命問題只需要偶爾的保養與檢修,如動畫片中的哆啦A夢一樣,做到了萌、做到了陪伴、做到了情感的交互,那么它是否擁有替代真正寵物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