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要相親了,你會給你家寵物相親嗎?”最近,微博上一條柴犬小柴在線直播相親的預告,引起了熱議,讓不少網友紛紛直呼:“寵物也相親”。
據此前從閑魚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已有超過16萬對寵物在閑魚上“相親”成功,仍有8.8萬只寵物在線“被催婚”。更令人意外的是,這種寵物相親目前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產業鏈。
寵物“相親”
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
如今,替寵物找對象也成了新潮流。小編瀏覽閑魚APP發現,在閑魚上給寵物相親的鏈接有許多,其中還不乏給兩三個月寵物訂“娃娃親”的。其中,“相親”的標價在1-1000元不等,也有少數標價超過1000元。此前,浙江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元元的銀漸層貓“啵啵”就是在閑魚APP上相親成功的,她表示,當時發布了半個多月就“撮合”成功了,其間大概還有兩三只貓的主人主動找上門。
位于上塘路的小楠湖寵物生活館·貓咖最近也剛成功“撮合”了兩對寵物,“兩對都是寵物的主人在我們發布的朋友圈上‘看對了眼’,我們幫忙‘搭線’然后找上我們幫忙‘搭線’,”小楠湖寵物生活館·貓咖負責人程晴介紹道,一般情況下,遇到有“相親”需求的寵物,寵物店便會幫忙發布在店微信的朋友圈上,如果有看中的寵物,則會拉個群讓主人們自行聯系對接。
據程晴介紹,最近“相親”成功的兩對寵物都是英短貓,雖然品種相同,但是在敲定的價格上卻相差頗大,一對成交額為2000元,而另一對花了600元。對此,程穎表示,寵物“相親”成功需支付的費用一般都是主人們協商約定,有些主人會根據寵物的品相和品種來選擇,相對貴一點價格在幾百到幾千的都有。
“萌寵”相親需謹慎
隨著養寵陣營不斷擴大,萌寵也被玩出了“新花樣”,網絡“征婚”、直播連麥“相親”等各種新形式的頻出,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眼球。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養寵物人數已達6120萬,增幅達8.4%,其中,90后已經成為中國養寵物的“主力軍”。對此,浙江工業大學注意力經濟學教授則認為,寵物是社交的媒介,很多年輕人熱衷于此,是對創新事物的一種好奇,屬于消費的一種新鮮感。
同時,在寵物經濟進入消費前沿的背后,暴露的問題也隨之變多。國大城市廣場的MIGOpet負責人方穎表示:愛寵的同時也要樹立與傳播正確的養寵理念,為寵物“相親”配種時需謹慎,要全方面了解對方寵物的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