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貓遛狗,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心頭好”。年輕人不僅在網絡上各種“云吸貓”、“云擼狗”,很多人也忍不住誘惑,親自成為了“鏟屎官”。
在微博上,一個“養貓前后的相冊對比”的話題火了。養貓前自己的朋友圈全是自拍,養貓后朋友圈全是自家“毛孩子”的自拍。
“哈哈哈,養貓的快樂,只有鏟屎官才知道吧”、“養貓之后就不要想相冊里面都是自己的自拍了,里面都是貓”、“養狗以后wb全是關于小狗狗!男朋友出鏡也是因為狗狗很可愛”
男朋友的地位遠不如家里的寵物,在有些女孩子心目中,男朋友只是為了給自家小可愛拍照的“擺件”。
尤其是對于獨居青年來說,貓狗等寵物,已經不只是寵物這么簡單,而是已經成為了自己的生活伴侶。為了養寵物,有人甚至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有網友表示:“再苦再累不能苦了自家的‘孩子’”,還有人說“工作這么辛苦,還不是為了給自家‘主子’一個體面的生活”。養寵物雖然快樂,但是開銷也不小。
有數據顯示,中國養貓狗的“鏟屎官”,每年都要在單只寵物上,平均花費6600元。平均下來,平均每個月的開銷都在500元以上。
“養貓之前和養貓之后,完全是兩種生活,養貓之后家里熱鬧了很多,有了更多的生活氣息,但是花錢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快了,貓糧、玩具、看病,零零碎碎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位網友感嘆道。
一邊是可愛的“毛孩子”,一邊是“不富裕的錢包”,年輕人為了養寵物精打細算,開始在寵物市場上興起了一股“實用主義”。國產品牌的高性價比貓糧等寵物產品,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
在年輕人的“潮流前線”小紅書上,大量“養貓平替”、“養狗平替”等熱貼將國產品牌列為主要推薦。
在市場端,唯品會的國產寵物品牌,開始迎來銷量大爆發。比如說今年8月的唯品會“萌寵專場”活動,國產品牌衛仕的銷售額暴漲了超過500%。
全階段貓糧,貓多維片、化毛球片等寵物產品銷量大漲。其中90后、95后消費者,貢獻了將近6成的銷售額。
不得不感嘆,國貨正在全面崛起,開始展現出真正的價值。不僅是服裝領域在崛起,寵物市場也開始迎來國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