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見過兩邊隔得老遠的蜘蛛網嗎?就是那種在兩棵樹之間或者更遠的蛛網,我第一次見的時候都驚呆了,我在想,這跨度那么大,蜘蛛是怎么把第一根蛛絲給扯過去的呢?
難道說這蜘蛛不老實,表面上只會爬來爬去,到了夜晚就背著我們能飛會跳得,又或者只有變異蜘蛛才能搭建那么遠的蛛網?
其實,蜘蛛跟我們人類一樣,每只蜘蛛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種類的蜘蛛都有它自己的架絲技巧。
先說說那些膽子大的蜘蛛吧,它們會爬到一個很高的位置,然后從屁股里抽出一根游絲,讓它飄啊飄啊,自己找附著物,這根搭建絲飄飄蕩蕩,附在哪里全憑方向。
不過說到這里我插一句啊,曾經有同學問我啊,說這蜘蛛不是肚子吐絲嘛,怎么現在又成尾部了。我在這里更正一下,正經小蜘蛛都是尾部吐絲的哈,說肚子吐絲的人可能是西游記看入迷了啊。蜘蛛肚子上是有突起的部分,不過那可不是它吐絲的,那是它的紡織器,上面有很多紡織管能和體內絲腺相通,絲腺會通過尾部的孔眼噴出來。
咱們再說回來,當這類蜘蛛的游絲飄到一個附著物上呢,蜘蛛就會收緊,這第一根絲就拉起來了!不過,選到一個合適的附著物還是要靠運氣的,俗稱廣撒網,就等這個好的上鉤了!
還有種跟我一樣的小蜘蛛,就比較踏實,這類蜘蛛呢會先選個高一點的位置,在一端牢牢的固定好自己的蛛絲,然后吭哧吭哧地爬到自己選好的另一端,最后把這根蛛絲收緊固定好。
這樣第一根絲就算搭建好了,隨后蜘蛛就開始在這根絲上來回吐絲加固了,接下來它又會單獨拉出一根稍長的絲,并爬到這根絲的中間位置往下一躍。拉出了一個y字形,一個大致的框架就出現了。
根據這個框架,蜘蛛會根據情況增加一些放射絲,這種絲是蛛網的拖絲,用作固定蛛網,黏性比較低但很強韌。接下來就可以一圈一圈的編織它的緯線了,緯線一般叫交捕絲,黏性比較強,用來捕捉獵物。中間那塊兒呢就是用來休息的輔助螺旋絲。
但最初架起來的線一般是沒有黏性的,只是作為腳架或休息使用。等整個網的預設結構做好了,蜘蛛就會踩著放射線和輔助螺旋線開始相反方向的黏性螺旋,同時把原來的輔助螺旋線回收吃掉,或者揉一個球放在放射線上,一般30分鐘左右蜘蛛就會會編成一張圓網。
那既然蜘蛛網黏性那么高,那小蜘蛛會不會自己也被黏上呢?
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會發生的,蜘蛛會在自己的腳上涂一種油脂,這種油脂能幫他避免這種丟臉的事情發生。而且蜘蛛經常用來休息的,往中間的那部分蛛絲,還有它經常來來回回的那幾根脫絲,是沒有黏性的。
另外,蜘蛛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技能,那就是盲織,就算你把它眼睛都封住了,它還是能織網,而且這織網的本領也是天生的,就算有鳥兒或者人類把它的蛛網給破壞了,蜘蛛也會不厭其煩地去修補,就算是被破壞幾十次也不會拋棄它的網。
本期所講的小蜘蛛啊,也讓我聯想到了身處在社會的我們,這網不正是咱們在人際交往中的親情、愛情、友情一樣嗎,我們也需要去細心經營自己的網,用心修補,才會更長久。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