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寵物醫院應該算不上暴利行業。 主觀感受會欺騙人,但數據不會。下面這份來自《2019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的數據,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寵物醫院想掙錢,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容易。 上游的醫療器械提供商+中游的服務提供商+下游的服務支付方,構成了寵物醫療行業的完成產業鏈。 在這個產業鏈的上游,由于國內研發實力較弱,進口的藥品廠商如輝瑞、拜耳等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 而在醫療設備、耗材方面,西門子、雅培等跨國巨頭憑借技術實力占據了壟斷地位,尤其是在檢驗類設備、耗材市場,專注動物診斷的美國愛德士占據市場支配地位,對寵物醫院有絕對的議價優勢。 上游的藥品、醫療設備等議價能力不足,對處于產業鏈中游的寵物醫院的前期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 這導致大部分寵物醫院僅配置了B超、手術監護儀等常見設備,像大型CT、MRI等的價格往往在數十萬甚至在上百萬元,一般的寵物醫院根本無力投入。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寵物醫院的數量近2萬家。但這2萬家醫院并非平均分布,而是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梯次分布。 經濟發達的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寵物醫院數量超過千家。 在這些省份中,經濟發達的城市,寵物醫院的數量更是遠超實際需求,呈現嚴重的內卷局面。 以鯨準研究院對北京三元橋地鐵站周邊三公里內小區的調研為例,在北京三元里地區,約有28.5萬人居住,3.21萬只貓狗,理想的寵物醫院數量應該是19家,但是該地實際的實際的寵物醫院數量為33家,超出近一倍。 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之下,寵物醫院為了活下去,大多都開展了多元化經營。 除了給貓狗看病,它們往往還兼著銷售寵物用品、寵物洗澡美容、保健、寄養等業務。 這個方面,可能是大多數普通人感到寵物醫院暴利的直接原因。 目前,處于我國寵物醫院第一梯隊的新瑞鵬、瑞派寵物等連鎖機構,占據的整個市場份額僅有10%,整體的市場滲透率很低。 市場上的大多數玩家大多數都還屬于是單店經營的街邊小診所,這些個體診所的整體從業者素質相對堪憂,直接導致許多消費者覺得寵物醫院很坑。 人才供需比約為1:7。優質醫生資源則更為稀缺。 不可否認,不少寵物主在去寵物醫院看病時曾經遇到過一些收費、服務亂象,但這并不是正常狀態。大型連鎖的寵物醫院在硬件、人員、土地租賃等方面的開銷,也會導致其服務價格比一些單體小診所更高,但相對而言服務也比較有保證。 從整個行業來看,寵物醫療行業雖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整個行業面臨著劇烈的競爭,遠遠談不上暴力。 最后,如果覺得給寵物看病貴,不妨試試給寵物來一份寵物保險兜底。支付寶搜“寵物小醫保”,免費領。一、寵物醫院處于寵物醫療產業鏈中游,議價能力受限
二、寵物醫院數量溢出,競爭壓力巨大
三、醫院連鎖率差,從業人員參差不齊,行業亂收費現象嚴重。
總結:
寵物醫院是暴利行業嗎?
先說結論:寵物醫院應該算不上暴利行業。主觀感受會欺騙人,但數據不會。下面這份來自《2019中國寵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