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迎春兔子、戰疫必勝……花樣饅花變不停!膠州女子一雙巧手看花網友眼


      憨態可掬的圣誕老人和雪人,俏皮喜慶的迎春兔子,栩栩如生的花籃和果蔬,鼓舞人心的戰疫主題造型……近日,膠州一網友制作花樣饅頭的視頻走紅網絡。其發布的369個視頻,主題豐

       

      憨態可掬的圣誕老人和雪人,俏皮喜慶的迎春子,栩栩如生的花籃和果蔬,鼓舞人心的戰疫主題造型……近日,膠州一網友制作花樣饅頭的視頻走紅網絡。其發布的369個視頻,主題豐富,栩栩如生,引來一眾網友點贊。12月23日,記者聯系到該網友,采訪了其一雙巧手背后的故事。

      饅頭造型“別出心裁”,創意十足引網友點贊

      “我在山東青島,做了三個小時饅頭,為家鄉祈愿祝福,戰疫必勝。”近日,網友“@會做饅頭的小胖墩”做花樣饅頭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還未切開的饅頭表面上鑲著梅花竹子,竹枝翠綠,花朵鮮艷,顏色十分艷麗。隨著女子緩緩切開饅頭,饅頭內部鑲有“戰疫必勝”字樣,再切開一層,“中國加油”字樣又顯現了出來。

      隨即,記者翻閱該女子其他作品,發現其制作的饅頭造型主題豐富,色彩鮮艷,花樣繁多。例如,圣誕老人和小雪人造型的饅頭,白嫩嫩圓鼓鼓的臉上點綴著笑臉,帽子圍巾都十分逼真,可愛感十足;手里抱著蘿卜,戴著帽子穿著外套的迎春兔子,憨態可掬;饅頭被做成了花籃形狀,棕色的竹籃里盛著顏色艷麗的花朵,像極了真實的花籃。除此之外,還有錢兔無量、聚寶盆、扒皮芒果、大捧花束等等栩栩如生,精致到讓人不舍得吃的饅頭造型。

      “高手在民間!”“能把饅頭做成這樣太厲害了!”“好看到不舍得吃!”如此創意十足的饅頭紛紛引來網友點贊評論。記者在評論區發現,有許多網友留言想要學習手藝。對于網友的熱情,作者也給予回復并分享了許多花樣饅頭制作過程的視頻。還有很多網友留言咨詢相關購買信息,有的是想訂來結婚使用,有的是想給孩子過生日。

      369個視頻弘揚傳統手藝,好手藝“得從心里出”

      “我是今年正式開始玩抖音的,之前都是偶爾發一個,現在基本上是一天發一個,幾乎都是當天做了當天發。馬上圣誕節了,我就做了圣誕主題的花樣饅頭,快過年了,我做了兔年主題的,現在大家都在全力戰疫,我也做了戰疫主題的饅頭。看到大家喜歡,我也很高興。”12月23日,記者聯系到了網友“@會做饅頭的小胖墩”仉嫻女士,她向記者講述了視頻背后的故事。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發布了369個視頻,幾乎全部是關于花樣饅頭的,主要是為了讓更多的網友了解和品嘗這門傳統手藝,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飲食文化。”仉嫻說,她今年30歲,家住膠州市九龍街道小后旺村,家中經營著一家饅頭店。“我是2015年嫁到婆家后,開始接觸的花樣饅頭。我家的饅頭店已經20多年了,我公公婆婆先做的,現在我們全家都在做。”仉嫻說,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做一些傳統的湯米花卷,樣式有小、小豬、小等,以白面為主,后來看到市場上出現更為復雜的花樣饅頭,她也開始嘗試,自己在家摸索,從一開始的貼點小綠葉,慢慢地做到現在。

      說起被網友熱議點贊的手藝,仉嫻表示,有的手藝是在家里學的,也有的是出去學習的。“我之前也是花樣饅頭的小白,就是多看、多做,對我來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得從心里出。別人教你的,都是基本的簡單的,要做出更多花樣,就要自己琢磨。”

      客戶遍布全國各地,春節將至訂單增一半

      記者采訪得知,花樣饅頭好看好吃,但是做起來并不簡單。“以那個戰疫必勝的花樣饅頭為例,那個算是比較有難度的,先用調好色、揉好的面拼成字,然后將字之間的空隙用白面填上,再用面圍起來,做成一個饅頭。從開始和面算的話,到成型需要一個半小時,還要醒發兩個小時,饅頭太大,醒發不好就壞了,蒸還要一個小時。”仉嫻說。

      據仉嫻觀察,在青島,花樣饅頭是最近四五年流行起來的,去年開始做這種花樣饅頭的店也多了起來。“這個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口感和口碑。我們自己家是一個門店,但是客戶卻遍布全國各地。“除了膠州及周邊的市區、城陽、即墨、平度等,南到廣東、北到黑龍江都可以發,河北安徽貴州等都有客戶。”仉嫻告訴記者,自己家的店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她和助手曾經一天做了7套花樣百歲饅頭,一套包含十幾個。

      “進了臘月門就開始忙,臘月十五之后最忙。現在雖然距離過年還一個月,但是已經收到不少過年的饅頭禮盒訂單。因為過年買饅頭的人多了,與平日里相比,最近訂單比平常增加了一半。”仉嫻說,受疫情影響,工藝復雜的花樣饅頭銷量不大,但是過年擺供用的面等饅頭,銷量并不受太大影響,最多的時候一天做三四千個。

      饅頭“遲到”退錢送“禮”,讓每一個客戶不留遺憾

      “我的客戶,多數是老客戶。”除了好看和好吃,將服務做到位,也是仉嫻所看重的。在這期間,她和客戶之間的互動也是暖意滿滿。

      記者采訪得知,不久前,有個日照的客戶從仉嫻店里訂了一個饅頭花束,給自己的嫂子過生日。“不知什么原因,快遞有點遲緩,當天中午他們過生日,饅頭是下午3點到的,而且饅頭花束已經摔壞了,人家客戶不大愿意,因為這事,我把錢退給他們。但是,我還是覺著特別不好意思,過生日圖的是吉利,花摔爛了,雖然客戶什么都不說,但是我還是決定免費送給人家點東西。我了解到,客戶是開廠子做買賣的,第二天我給他們補發了一個聚寶盆、錢兔無量饅頭,還送了兩個小福袋饅頭。客戶很滿意,說以后還會定我們的。”仉嫻說。

      此前,一個青島的客戶訂了一個老人過生日的花樣饅頭。在發的時候,仉嫻發了一個“健康長壽”的,客戶收到后表示老人不想要“健康長壽”,想要一個“生日快樂”,仉嫻說老人更適合健康長壽。“后來客戶告訴我,他說家里比較特殊,老人不想要帶壽字的,我一聽怪不好意思,就單獨給他們補發了一個生日快樂。沒有耽誤老人過生日,也沒影響一家人的心情,家屬對我非常感謝。”每當收到客戶的感謝和認可,仉嫻心里也滿是欣慰。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