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安徽兔”被選為2023春晚吉祥物!

      “安徽兔”被選為2023春晚吉祥物!

       

      “卯門生紫氣,歲報新春。”1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式發布官方標識和吉祥物形象“兔圓圓”,這個“萌萌噠”的春晚吉祥物瞬間俘獲萬千網友的心。可少有人知道,這只擁有4顆上門牙的“兔圓圓”其原型正是“安徽模鼠兔”,被選為春晚吉祥物的背后,有著一段來自安徽的珍貴故事。

      “兔圓圓”的原型是“安徽模鼠兔” 

      發掘于安徽潛山

      兔年來臨,你心中的春晚吉祥物長啥樣?

      在集納了無數受眾的喜愛傾向、經過系統翔實的大數據調研畫像后,萌萌軟軟的“兔圓圓”誕生了。活潑的萌萌態,亮亮的大眼睛……這是春晚40年歷史上,首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創的總臺春晚吉祥物IP。

      不過,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這只萌萌大眼兔和普通兔子略有些不同:常見的兔子有兩顆長且外凸的牙齒,也就是俗稱的“兔牙”;可“兔圓圓”的上牙卻整齊排列著四顆。這是為啥?一切還要從“兔圓圓”的原型—— “安徽模鼠兔”講起。

      “安徽模鼠兔”,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動物,生存時代為距今6200萬年的早古新世。1971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中國古哺乳動學開拓者之一李傳夔先生,在安徽省潛山盆地發現化石,并命名為“模鼠兔”,意思是類似于兔的動物。其化石現收藏于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包含部分頭骨和下頜。

      安徽模鼠兔化石

      目前,國際上公認“安徽模鼠兔”是現今最接近兔形類祖先的動物。“兔圓圓”標志性的四顆門齒,就是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的典型特征。

      正是李傳夔等老一輩古生物學家,帶領科研團隊在祖國大地山川戈壁上奔走幾十年,一步步將空白逐一填滿,才使我國擁有了近乎完整的兔演化化石證據。因此,“兔圓圓”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生肖兔,更是凝結中國科學家求索精神的中國白兔“祖先”。

      “安徽模鼠兔”

      名字中為啥有兔還有鼠?

      很多人好奇,“安徽模鼠兔”的名字中既有鼠又有兔,那,它到底是兔還是鼠呢?

      我們日常所說的兔是兔形目的統稱、嚙齒動物等同于鼠類,兔形類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目,它和嚙齒目一樣,個體小并且在許多特征上相近。因此,最早人們把這兩類動物放在一個目中。

      安徽模鼠兔復原圖

      就在安徽省潛山盆地楊小屋化石點發現“模鼠兔”化石的同時,李傳夔團隊也發現了“東方曉鼠”化石,這為嚙齒動物和兔形動物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證據,并進一步證實了嚙齒動物和兔形動物是同源的。1984年李傳夔先生依據中國的實際材料,提出了“鼠兔同源”的觀點,1987年指出東亞是嚙齒類和兔形類的起源地。后來的一些形態學研究為這一結論提供了新的證據,同時現代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也普遍支持嚙齒類和兔形類具有最近的親緣關系。1995年,李傳夔先生因這項成果獲得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安徽多個博物館

      有 “安徽模鼠兔”化石模型     

      在省會合肥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也能看到有關“安徽模鼠兔”的化石模型。此外,在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潛山市博物館也可以看到安徽模鼠兔的仿制標本,而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楊小屋化石點,正是安徽模鼠兔的發現地。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里展示的“安徽模鼠兔”的化石模型

      “市民可以在館內的潛山化石展品區域,找到安徽模鼠兔的相關化石模型。”據省地質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古生物研究資源豐富,尤其在潛山、懷寧境內的潛山盆地發現的20余個化石點,挖掘出50多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包括11種爬行動物、1種類和42種哺乳動物。

      這些化石的發現,為世界古新世哺乳動物群增添了新的內容,大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新生代初期哺乳動物發展歷史的認識。這其中,最有意義的化石首推東方曉鼠和模鼠兔,它們分別代表了嚙齒類(鼠)和兔形類(兔)的祖先類型。 

      帶著歷史信息又充盈現代氣息的“兔圓圓”,將在辭舊迎新的除夕之夜,在春晚舞臺上給全國人民拜年,全世界也將看這只“安徽兔”!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