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它們是世界上最溫順,體型也最小的鱷魚--揚子鱷。
如果一條全身滿是干泥的揚子鱷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你可能誤以為它是玩具雕塑。
長期發呆有益健康這種養生方式,揚子鱷是絕對的擁護者。
這不,在湖州長興的揚子鱷省級自然保護區,即將結束冬眠的8400多條揚子鱷,正在以一種白天發呆,晚上回洞睡覺的生活方式,來宣泄鱷魚本鱷不想結束冬眠的小情緒。
按照往年慣例,二月二龍抬頭揚子鱷會結束冬眠,不過今年冬天下過幾場雪,冬眠時間大概率會推遲十天左右。
趴在洞口發呆不下水的揚子鱷,身上都是從洞里蹭來的干泥巴,模樣是真的有點丑。
它們不下水的原因,主要是嫌棄現在的水溫不夠高。如果超過了10℃,揚子鱷就會徹底結束冬眠,自覺去河里游泳。
好在,浙北這兩天白天氣溫還是挺高的,身為冷血動物的揚子鱷也能感受到春的召喚,白天出洞發發呆的小伙伴越來越多。
比如這兩條,不知是男是女,疊起來的樣子,看著像是在孕育下一代。
“不要想太多,它們只是單純地在曬太陽。”保護區工作人員對小時新聞記者說:“揚子鱷交配是妥妥地‘地下工作’,大家想看也看不到,再說交配那也是冬眠徹底結束后的事,現在還不是時候呢。”
保護區也是景區,平時是有游客來參觀的,很多人覺得鱷魚很可怕,但其實揚子鱷攻擊性低,性情也很溫順。
如果把人比作貓,把揚子鱷比作老鼠,兩者狹路相逢,“老鼠”絕對逃得比你快。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當今全球23種鱷類中最為瀕危和受到生存危脅的物種。
1979年,我省在長興建立揚子鱷保護區,2007年5月經省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在歷經4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種群的數量已從最初的11條增加至8406條。
明天是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本周末驚蟄將至,浙江山野正是萬物復蘇,出游踏青的好時節。
新聞記者也從省林業局了解到,目前浙江有野生動物(陸生野生脊椎動物)790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192種,像中華鳳頭燕鷗、華南梅花鹿、黑麂等都是以浙江為主要分布區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有高等植物6100余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5種,其中不乏耳熟能詳、聞名于世的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天目鐵木等明星物種。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