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視頻剪輯 王鵬
7月30日,安徽涇縣一名村民在池塘邊洗碗時,遇到一條揚子鱷。村民李小姐介紹,從去年開始,這條揚子鱷便經常在池塘邊出現。專家解釋,這條揚子鱷有可能是人工繁育后放生的,其性情溫和,對成年人不具攻擊性,但小朋友遇到仍要注意安全。
7月30日,安徽宣城市涇縣琴溪鎮雙坑村一名女子在池塘邊洗碗時,一條1米多長的揚子鱷游到岸邊停留。“嚇我一大跳,多少天沒出來了,聞到菱角菜的味道就出來了。”女子對著揚子鱷說,“沒得吃的啊!”之后,揚子鱷很快離開了。
遇到揚子鱷的,是雙坑村村民李小姐的小姨。李小姐向記者介紹,從去年開始,這條揚子鱷經常在池塘邊出現。“村民殺雞殺魚洗菜的時候,它聞著味道就來蹲守了,也不傷害人。有人給它扔點雞屁股,它就很開心了。”李小姐說,“一開始遇到它比較驚訝,現在習以為常了。”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這條揚子鱷為什么如此親近人類,它是否具有危險性?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龔世平教授在接受極目新聞采訪時表示,揚子鱷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外動物,目前其野外自然種群數量極少,出現在雙坑村的這條揚子鱷很有可能是人工繁育后放歸野外的。
“如果是這樣,那放歸野外之前,它是在人工馴養的條件下生長到一定年齡的,小時候和人類接觸的經驗,讓它不會特別怕人。另外,揚子鱷本身的性情就不兇猛,在鱷魚中屬于比較溫和的種類。”龔世平介紹。“村民們在池塘邊殺雞殺魚的時候,會產生血腥味。鱷魚對血腥味是非常敏感的,它認為此處有食物,就會靠近。如果有人曾經給它喂食,那么它也會產生條件反射,當投喂食物的人來到池塘邊的時候,揚子鱷就會游到岸邊。”
龔世平提醒,揚子鱷體型較小,且性情溫和,對成年人來說不具有攻擊性。但對小朋友來說,到池塘邊玩耍仍然需要注意安全,遇到揚子鱷不要靠近。
據了解,雙坑村系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涇縣的片區之一,此前曾開展過多次野外放歸活動。2021年5月,雙坑片區曾開展了一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20條安裝了衛星追蹤器的揚子鱷被放入雙坑片區核心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