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狗,叫中華田園犬。
它們是中國本土的優良犬種之一,肩高約40-55厘米,體重約20-25公斤,與狼的外形非常相似,嘴短、額平。地域分布很廣,是中國的漢族祖先們經過幾千年農耕社會背景下的產物,傳統稱呼為"土狗",南方叫"草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或"笨狗" 。
然而因為受到大量被引進的外來犬種的沖擊,中華田園犬也就是“土狗”或者大黃狗,現在受到了歧視,甚至到了快要絕種的境地。
中華田園犬的祖先和其它犬種類似,也是源于東南亞狼,它的地域分布很廣。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糧食為主,所以才造就了土狗體型中等毛長適中、肉食性不強、飲食偏雜食、放得粗不嬌貴的特點。
在經過中國祖先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自然及人工篩選后,中華田園犬的性格比較溫順,不容易主動攻擊人類、可以群居、地域性強、容易飼養、忠誠度高、不易生病,即使是生病了,大多也能自己找藥治愈。
所以,土狗被廣泛用于農村的看家護院和早期的狩獵。
相傳秦始皇在一統中原過程中,始終牽著一條大黃狗。就是這種狗,曾令秦朝丞相李斯臨行刑時哀嘆道:“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蘇東坡也曾詞云“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這里的“黃”指的就是這種用于行獵時的大黃狗,原名就是中華田園犬。
狗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百度百科·TA 說的作者“刀墓手札”曾回憶道:
“
我出生于一個半山區的小山村,自記事起,家中就養了一條大黃狗,可以說,這條大黃伴我渡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大黃非常仁義,這在農村叫通人性。
每至逢年過節時,家中殺豬宰羊,便將肉類放于院中的矮桌上,每當此時,大黃便臥于桌旁,面對滿桌的豬肉豬骨頭,大黃沒有一絲非分之想,你不給它,它絕不會動上一口。
它趴在這里只是看護這些肉,提放鄰居家的貓來偷食吃,當母親向它拋去一塊骨頭時,大黃便會靈敏地在骨頭落地之前,將骨頭叼在口中。
在我大約十歲左右的時候,大黃突然不愛理人了,總是流淚并伴有嗚咽之聲,母親悲傷地說“大黃快死了”。
直到有一天,大黃不見了,我和姐姐找遍了村里的每一個角落,卻再也沒有見到大黃。
幾天后,鄰居告訴母親說,大黃死在了離村很遠的一片樹林里,母親帶上我和姐姐在樹林中找到了大黃的尸體。
時值深秋,大黃的身上幾乎落滿了樹葉,我和姐姐失聲痛哭,死死地拽住大黃不愿放手,母親也是暗自垂淚,最后我們將大黃埋在了它去世的地方。
稍大后,聽村中老人講,土狗能感覺到它自己的死期,通人性的狗在知道它大限降至時,為了不令主人傷心,大多數土狗都會找一個隱蔽的地方,自己默默地死去。
原文刊載于百度百科·TA 說,作者刀墓手札
部分文字有刪減
隨著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喜歡寵物的人追求外來品種,中華田園犬現在漸漸被人們遺忘。
今天,我們想邀請你在評論下方說出你和中華田園犬的小故事,并抽取評論點贊最高的第7名送出小度智能音箱一臺!
希望一起留住關于中華田園犬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