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決定好新年假期出去旅行后,我‘雙11’那天就預定了樓下寵物店寄養服務,價格是6天1200元,這還是通過熟人打了折的結果。”家中養有一條大型拉布拉多的付女士,在下決心給自己和家人放個長假之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安排即將“獨自在家”的“主子”的生活起居。幸運的是,一方面她獲得了親情價(通常假期的寄養價格遠高于此),另一方面是恰好寵物店還剩最后一個“床位” (第二天就爆滿了)。
和她情況相似的Kimi(化名)就沒有那么好運氣。她的金漸層貓咪因為太過敏感的關系,寵物商店不敢接單,除非Kimi接受一天988元包下一間獨居貓舍。權衡之下,Kimi只好放棄出行計劃……
越來越多的寵物飼養者在外出度假期間開始選擇寄養服務,這情形就像微博里一條熱梗所描述的:假期出行掏空的不是身體,而是自己的錢包。對于眾多家里養有各種“主子”的“鏟屎官”而言,錢包癟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為了讓 “主子”們也能有個安逸的假期。在很多人看來,假期熱門的寵物寄養服務,似乎映襯出“寵物經濟”的火爆。不過,寵物經濟產業鏈的真實情況,或許要比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信息復雜得多。
不心疼錢的“鏟屎官”
每逢五一、十一假期之前,我們都會在朋友圈看到類似“坐標××,求代養,有償”的消息,這甚至成為很多同一地區鏟屎官們之間的社交方式。
按說好友偶爾上門照顧寵物是一種成本最低、也相對放心的方案。但對于很多在一線城市打拼生活的年輕人而言,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周邊缺少親友,或是靠得住的同事。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每天“兩點一線”工作生活,缺乏必要社交活動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寵物經濟其實是一門“千億元級別的孤獨生意”。
好在人情交際之外,一直有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寄養是目前最主流的選擇,盡管鏟屎官們的貓咪和狗狗在寵物店只能得到一個很小的空間,但寄養價格通常并不比鏟屎官們在外旅行時的酒店便宜。
“這幾年因為養了它,假期已經很少去外地旅游了,周末如果去周邊自駕游也都會帶著它。我家狗狗不在屋里上廁所,每天早晚都必須帶它出去轉轉,所以也不可能把它自己放在家里。”付女士告訴懂懂筆記,今年新年假期狗狗每天寄養的價格為200元,這還是老客人的優惠價格。付女士了解到,像拉布拉多這樣的大型犬假期的寄養價格,大概是每天300元上下。付女士表示,“說句玩笑話,這價格已經快要趕上我們出去住的快捷酒店了,但是寵物店寄養服務會很貼心,每天會遛兩次,狗糧也是狗狗平時愛吃的。”
貓咪同樣如此,今年國慶黃金周里,部分寵物店專門為貓咪的寄養劃分了不同等級:從最普通的幾十元到最高等級的大型陽光房,最貴的一天價格可能將近400元。不過,并不是所有主人都愿意將自己的貓咪寄養在寵物商店。尤其是一些高冷稀有的貓咪品種,對于人和環境的要求似乎更高一些,當周邊環境以及接觸的人突然出現較大變化,甚至會讓這些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弱的貓咪出現生病情況。而“上門喂養”,則是因為這種情況而衍生的新服務類型。
北京的劉雨在家里養了三只貓咪,其中一只“金吉拉”生性膽小,不喜生人。“前一段搬家之后,它整整一天一夜沒吃沒喝也沒上廁所,平時家里來個朋友也會悄悄躲起來。之前還出現過一次閉尿的情況,前后治療花了5000多元,我現在都不敢輕易給它換環境。”于是,今年國慶期間,劉雨就專門委托了上門喂養服務,每隔一天會有人給貓咪換水加糧和鏟屎。“主要就是鏟屎,我家有兩個貓砂盆,這方面得勤快一點兒。換一次價格是80元,這次假期8天掐頭去尾的話,總共需要三次,200多塊錢也還算經濟實惠。至于信任和安全,因為家里用的是密碼鎖,而且還有攝像頭,再加上上門服務的是一直去的門店,所以安全不是主要問題。”
目前經營一家貓舍的李思,在今年國慶節期間接到最多的“單子”,就是上門給各家貓咪鏟屎喂食。李思表示:“假期里的委托量很大,我自己實在是跑不過來了,最后只接了20單,而且都是那種相互比較熟悉距離比較近的。他們都是我的老客戶,家里的貓基本也是從我這買的,所以彼此都比較放心。”
李思的多數客戶要求是兩天上門一次,也有三天一次或者一天一次的,“我假期這些天平均每天跑10戶人家。而且最近這幾年都是這樣,一個春節一個國慶,這兩個長假期間都是最忙的。”
當然,除了用各種方式讓 “主子”們留守之外,攜寵出行也成為不少鏟屎官的選擇。帶著寵物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駕游,也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快意之舉。前面提到的付女士,平時周末就會經常帶著自己的狗子來一次短程自駕游,“帶寵物出去的話,最優先考慮的就是住宿問題,絕大部分酒店是不允許寵物入住的,所以只能選擇民宿、農家樂甚至房車營地這種地方落腳。”這一風潮也成為很多民宿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途家的一份市場數據顯示,如果有民宿允許游客攜寵物入住,愿意攜帶寵物出行的家庭出行比例將上升到89.3%。
無論是寄養、上門喂養還是攜寵出行,這些新型消費形式誕生的大背景,都源自國內寵物經濟的快速崛起。而在這股大潮中,賺到錢的商家卻并非大多數。
寵物經濟“寵”了誰
寵物經濟的產業鏈有多長
寵物繁殖
繁育、交易
寵物生活
干濕口糧、營養補充、零食
玩具、服飾、住所、清潔用品
社交、運動、禮儀
寄養、委托看護
寵物醫美
洗浴、護膚、造型
體檢、減肥
診療、預防、絕育
寵物保險/后事
疾病、傷殘、丟失、亡故
去世寵物遺體處理、墓地
根據SaaS服務商有贊聯合寵物行業白皮書發布的《社交電商|寵物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養寵用戶從7355萬上升至9915萬,24%的用戶月收入超過1萬元,平均每年為單只寵物花費達到5561元。而從新生代“鏟屎官”們的人群分布上來看,生活在一線城市的“90后”年輕人是消費絕對主力。數據顯示,整個2019年寵物消費市場中,寵物犬消費為1244億元,比去年增長17.8%;寵物貓的消費為780億元,增幅為19.6%。
相關消費產品的高增長促進了國內寵物電商的發展。趕在今年國慶黃金周之前,寵物電商平臺波奇網正式登錄紐交所。不過,雖然身處高速增長的中國寵物市場,但海外投資者對于波奇的信心似乎并不高。上市首日,其10美元的發行價在開盤不久后便遭遇破發,最終收盤僅有6.5美元,跌幅高達35%。
一邊是國內快速發展的寵物經濟環境,一邊是市場對中國寵物電商第一股的“冷遇”。這一現象的背后,凸顯出國內寵物領域一眾玩家面臨的業務局限,以及國內整體寵物市場發展的尷尬。
拋開寵物“工具型存在”的過往,國內消費者真正開始大規模飼養寵物的時間并不久,寵物產業仍然存在滲透率較低的問題。根據海外研究機構的數據,截至2019年,國內寵物擁有率為22.8%,而這一數字在美國和英國分別為68.9%和45.0%。
此外,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約有80.0%的寵物主人是第一代寵物擁有者(美國約為40.0%)。而在單只寵物的花費上,美國寵物擁有者在每只寵物身上的平均支出約為中國的兩倍(截至2019年)。
對此,相關電商行業分析師對懂懂筆記表示,“滲透率低這個情況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方面說明國內寵物經濟市場發展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市場蘊含著巨大潛力。這也是波奇寵物在上市時用來為自己背書的一項。”在這位分析師看來,市場潛力這個因素就像一塊畫在半空中的大餅,愿景究竟什么時候能實現,實現之后你是否又能如愿吃到?“其實誰也不敢保證,特別是在波奇這類國內的行業龍頭目前營收結構非常單一化,且市場競爭力并不強的情況下。”
根據懂懂筆記的調查,國內寵物市場鮮有大型平臺能夠成功登陸資本市場。2008年創立之初,波奇是以寵物社區的形式面世,隨后拓展了自己的電商業務。基本的商業邏輯就是通過社區獲取流量,然后再通過電商進行變現,這有點類似寶寶樹和最初的小紅書。目前,電商業務是這個寵物社區加平臺的營收主要來源,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組成部分。
根據波奇此前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其整個2019財年的營收為7.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2%。其中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為寵物商品銷售,在過去的兩個財年里,該項收入的占比均超過99%,幾乎是公司的全部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波奇的電商營收并不主要來自于其自營的波奇商城,而是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渠道。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及2020財年,波奇寵物自營的波奇商城產生的產品銷售凈收入占比分別只有28.6%、31.3%。也就是說,其有七成收入都來自于第三方平臺。作為貓舍老板娘,李思每個月都會購買大量的貓糧和貓砂以及驅蟲藥等,她表示,“我是波奇的老用戶了,每次購貨都去波奇買,但我從沒在它們的官方商城下過單,我都是在淘寶的品牌旗艦店購買。”
如果將波奇放到整個寵物電商市場環境下,我們通過簡單對比可以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美國寵物電商巨頭Chewy目前市值超過250億美元(其也是波奇寵物發展的藍本),在美國寵物電商市場占據了超過50%的份額。與波奇狀態不同的是,Chewy提高用戶粘性的手段是會員訂閱,其自動訂閱業務的銷售額占總營收68%。相比之下,社區則是波奇重要的引流方式,上市時期其也著重強調了自己的社區屬性。
國內寵物經濟的巨大機會
社會的發展讓這一代年輕人對寵物有了更多需求,寵物市場的發展也是某種意義上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整體來看,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寵物養護的規范性上,國內寵物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這個快速成長的賽道也充滿了無限的機會,小到李思那樣的貓舍主人,大到波奇寵物這樣的垂直寵物電商平臺,都是這一時代風口中的參與者
的確,互聯網社區是一個能極好提高用戶粘性且具有良好商業化前景的存在。
例如現在的B站、小紅書,它們都是資本眼中最炙手可熱的存在。但雖然一出生就是垂直寵物社區,但波奇在社區經營上卻沒有太多亮眼的地方。根據其官方數據顯示,目前社區內有350萬月活用戶,860個KOL。可以說,對于一個擁有12年歷史的互聯網社區而言,這樣的數據并不好看。如果做一個簡單形容,這只能算是一個稍微熱門點兒的貼吧的活躍水平。
對此,相關電商行業分析師表示,“自營電商并不是什么好生意,特別是這種相對垂直的領域,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下,想靠自營電商盈利幾乎不太可能,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小紅書選擇放棄自營電商業務的原因。”
在分析師看來,波奇雖然有做自有品牌,但占比并不高,絕大多數銷售還是以現階段市場上的主流品牌為主,“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自營渠道的優勢,完全依靠第三方渠道,獲取的利潤是非常低的,賺的只是批發和零售的差價而已。”這位分析人士強調,“關鍵是波奇在寵物電商這個垂直領域的占比并不高,所以在渠道
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降低毛利率來獲取銷量,也就是以價換量。”這個觀點可以從波奇的招股書中得到證實。數據顯示,其2019財年的毛利率為20.6%,相較于2018財年的25.4%下降了將近5%,而這一數字在2020年財年第一季度,已經下降到了18.1%。
相比較之下,Chewy的毛利率卻是逐年上升的,其毛利率已經從2018年不到20%上漲至現在的超過25%。如果要趕上Chewy的步伐,顯然發展平臺自有品牌是一個大方向。從電商的競爭力角度來看,Chewy在自有品牌上頗有建樹,擁有Frisco、American Journey和Tyle's三大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的SKU從2015年的僅僅40個,增加至2018年的近1800個。這些自有品牌已經成為其平臺用戶最主要的訂購目標。
波奇寵物目前擁有 “怡親”和“魔咖”兩個自有品牌,其自有品牌的SKU數約為2130個,約占SKU總數的11.9%。未來如果加強線下連鎖門店的拓展和優化,鞏固全渠道網絡的資源優勢,波奇或許有望借此提升自有品牌的收入和利潤空間。同時,市場涌現的新需求如寄養服務、上門服務等,或許也有可能成為這類大型寵物平臺新的盈利方向。
責任編輯:陳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