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有閑,貓狗雙全”,這屆年輕人定義人生贏家有了新標準。從主食到零食,從智能家電到美容護理,養寵物比養自己還用心。有人因為跟風,“負債養寵”,月消費過萬;有人學習和寵物“通靈”被騙近 5 萬,甚至花 40 萬只為“復活”愛寵;當然也有年輕人嗅到商機,學習各類專業課程,把寵物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國慶期間,寵物寄養行業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現象,價格堪比快捷酒店;618當天,主播僅憑寵物直播帶貨,日銷售額就可達到 3000 萬;寵物美容師、寵物攝影師、寵物偵探、寵物訓練師、寵物殯葬師等一批新職業來襲,小動物撐起2065億元大市場,“它經濟”正成為資本爭搶的新風口。
關于寵物的新消費名詞層出不窮,哪些是硬需求,哪些又是營銷噱頭?寵物高消費到底是不是花樣氪金?新興的寵物職業可以當作事業嗎?本期節目邀請兩位嘉賓,寵物寄養行業創業者@陳俊凱,《寵物行業白皮書》主編@劉毅。讓我們一起擦亮雙眼,避避坑,排排雷,精打細算養寵物吧。(文末附寵物消費大實話哦。)
【本期主播】
丁玨汭,澎湃新聞湃客財經欄目編輯
【本期嘉賓】
@劉毅,澎湃新聞湃客優質財經創作者、《寵物行業白皮書》主編
@陳俊凱,《精打細算》特約盤算人、寵物寄養行業創業者
年輕人,先養好自己還是先養好寵物?
“有錢有閑,貓狗雙全”,這屆年輕人定義人生贏家有了新標準。從主食到零食,從智能家電到美容護理,養寵物比養自己還用心。有人因為跟風,“負債養寵”,月消費過